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速度耐力跑运动员乳酸耐受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 ,旨在讨论以提高机体乳酸缓冲能力和无氧酶活性为主要目标的乳酸耐受训练 ,以及以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和机体耐酸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最大乳酸耐受训练。结果表明 ,通过乳酸耐受训练可以最大程度地动用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 ,使之尽可能最多地消耗糖原以利用超量补偿原理增加糖原储量 ,尽可能最多地使用无氧酶以提高其含量与活性 ,尽可能多地生成乳酸以提高大脑皮质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同时还论述了应用这两种方法时在训练思路、训练强度、间歇时间安排上的主要差异 ,以及蕴于其中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析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需氧氧化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原则.分别从练习强度、练习所持续的时间、训练的密度、训练的总量等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张炜 《中华武术》2021,(2):83-83,84
一、110米栏的体能特征110米栏属于田径项目中的体能类速度型项目,同时又对运动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栏间跑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协调性,对成绩至关重要。110米栏的日常训练主要包括速度训练(平跑和过栏速度)、专项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从供能特征来看,110米栏运动时间短,功率输出高,主要依靠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提供能量,在训练和比赛间歇以及运动后的恢复阶段,主要靠有氧代谢补充磷酸原系统(ATP-CP)储备并清除乳酸和代谢产物。因此,从人体的能量供应角度来看,110米栏属于磷酸原系统直接供能,有氧氧化补充能量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4.
试论武术项目供能特点及其训练的科学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项目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3大类。各类武术项目的供能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供能方式在武术不同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同。针对武术各项目的供能特点,对武术训练科学化进行探讨,提出武术科学化训练应该建立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模式、科学安排3个能源系统在训练中的供能比例、重视非乳酸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加强机体耐酸能力的训练、发展结合技术的速度耐力训练、散打训练应增加发展耐力素质的内容等武术科学化训练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400米和800米等中长距离的项目训练过程中,糖酵解系统供能所占的比例较大,是训练的核心部位,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环节,如:在400米跑过程中,磷酸原系统供能占20%~25%,糖酵解系统供能占55%~65%,有氧系统供能占15%~25%。800米跑磷酸原系统供能占30%,糖酵解系统供能占65%,有氧系统供能占5%。从数据上来看,糖酵解系统供能具体重要地位,在速度训练过程中,糖酵解的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乳酸的产生速度,堆积程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00m训练的论述,指出提高动作速率关键在于提高步频,加强力量训练,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和肌肉放松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罗旭明 《体育科技》2010,31(1):50-53
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情况下完成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氧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无氧耐力,无氧耐力的运动表现为速度耐力。速度耐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短跑成绩,比赛最终的名次。采用文献资料法,就短跑运动员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速度耐力的能量供应系统,探求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研究表明:短跑的速度耐力是以糖酵解供能为基础,影响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强弱的是运动员机体的糖酵解供能的优劣,而速度耐力取决于短跑运动员肌肉的糖酵解能力、抗乳酸能力以及脑细胞耐酸性的能力,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的控制训练负荷和间歇时间,能有效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樊军 《中华武术》2015,(3):16-18
短跑100米是属于极限强度的项目,对技术要求特别高,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起动力,是一项要求力量和速度较高的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由无氧代谢方式供能为主。在短跑比赛中,出现后程减速,动作技术变形现象,主要是因为无氧代谢能力下降,机体产生疲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心血管系统和运动器官机能下降的结果,因此,在100米速度训练中,应着重发展无氧供能系统,提高速度及速度耐力。它要求全身配合,快速反应,灵活性高,强度大的激烈的运动项目。以下是笔者在平时训练中的粗浅的训练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速度性练习强度的控制 依用进退的原理,速度性练习主要运用磷酸原系统供能,那么训练就当然是通过速度性练习来提高其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要提高其供能能力,就要充分动用其供能系统。因此,在进行此练习时对运动强度的控制,主要以充分动用此供能系统为原则,即:①要尽全力运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了400米跑的主要疲劳因素———乳酸对运动能力的作用及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在推迟疲劳产生中的作用,并结合运动实践提出了:在400米跑专项运动训练中速度训练应和速度耐力训练一样成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跑的实质就是"拉长的短跑",全面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体能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从训练角度看,既需要良好的平跑速度,又需要具备长时间保持高速奔跑的速度耐力,与有氧耐力素质更是密切相关。从营养供能角度讲,其供能特点是以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为主,有氧代谢系统、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共同参与、混合供能。因此,在注重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营养的供应。一、科学的训练手段中跑成绩取决于运动员正确的技术和战术、充沛的体能以及合理的速度分配能力。因此,可以将中跑项目训练的特点概括为:速度素质是核心,速度耐力是重点,耐力素质是基础。  相似文献   

12.
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一关很重要.广西体育运动学校举重班选材由初选和复试两个阶段组成,由学校选材小组进行测试,其中有形态机能测试、生理生化指标测试、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测试,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后方可入学试训.针对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围绕"打好基础,全面训练"这个主要任务,抓住技术与速度这两个重要环节进行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对800米跑供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根据供能特点来调整与控制训练负荷,使训练达到良好效果,得出高校运动员800米跑,必须根据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着重发展该项目的主要供能系统。同时,进行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时,都必须注意提高无氧酵解功能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中长跑速度素质的理论基础及训练方法中长跑运动中的速度素质应包括绝对速度与速度耐力,后者亦可划于耐力素质。但随着中长跑速度的提高,特别是"高速度持续跑"理论的提出,很多学者认为依靠糖酵解供能为主的高速度运动(速度耐力)应为速度素质的范畴。训练实践证明,单一追求最大速度训练,即使获得了最大速度的提高,其速度转化为速度耐力的比例也是很少的。因此,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根据项目特征采用特殊的速度训练方法与手段。一般来讲,运动员既需要磷酸能速度,又需要乳酸能速度,这两种速度的同时改善才能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当训练和恢复达到最佳组合时,持续训练将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因此,一套理想的训练模式不仅要保证运动员足量的恢复,更应保护运动员机体功能系统不受过度疲劳的伤害。比如,当运动员能在更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训练提高水平时,恢复间期就应该缩短一以下是根据不同训练要求进行分类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对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和科学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篮球运动中的供能特点,从新陈代谢和能量供应方面着手,指出篮球运动中的供能主要以ATP-CP系统为主,辅以乳酸能系统和有氧化供能系统,同时,在对提高篮球运动中人体供能系统供能水平方面提出了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动是对机体的刺激形式之一,机体各系统对此会产生各自的应激反应。免疫系统的反应亦是这一系列反应的一个方面。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因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以及机体的训练水平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8.
1武术散打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原因及种类 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武术散打疲劳是指运动员在进行踢、打、 摔等动作时引起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分析武术散打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出现疲劳的成因,可以很好的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钟少婷  张显魁  韩春远 《精武》2012,(9):32-32,34
通过对400米运动员能量代谢特点和影响运动成绩的关键段落的理论剖析,提出具有专项针对性的速度耐力突破训练方法。结果表明:(1)400米跑前半程主要是无氧非乳酸系统,后半程主要是无氧糖元酵解系统的供能,运动员的速度是核心、速度耐力是关键、高强度的有氧能力是基础;(2)400米速度耐力训练应重点选择在200-300米左右段落的次极限强度和极限强度的间歇训练法或重复训练法。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可以结合技、战术练习进行,以保证体能训练的时间和效果。教练员和教师应该将不同的技战术练习按照供能特点进行分类,在训练中进行相互组合,达到发展运动员体能的目的。发展不同供能系统的关键是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教练员在训练中必须予以科学的安排和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