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健身现状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以河南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指出了河南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的改进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为高校开展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江西 18所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内容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大学生 15项体育健身内容需求程度的统计分析 ,提出建立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体系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庄巍 《体育师友》2009,32(4):70-71
健身计划是在对锻炼者健康状况、体能水平、运动能力进行诊断和测定的基础上,为实现健身锻炼目标而选择的状态转移的通路,是对健身锻炼整个过程的理论设计,是人们进行健身锻炼实践的重要依据。大学生能够编制一份适合自身实际的个人健身计划,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制定个人健身计划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略作分析,旨在为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课余锻炼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依托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与群体竞赛和运动训练等体育教育实践,以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目标一致性,高校应把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和开展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紧密结合。通过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整体效果较差、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满意度较低等问题,从高校体育管理机制、组织运行、实时监督、实效性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的长效机制与坚实平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现今高校的体育教育着重于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对健身意识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拟就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健身意识,健康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邹师 《体育与科学》2001,22(3):56-59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余暇体育健身模式类型,探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余暇体育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口径宽、弹性大、内容丰富、空间广阔、自主性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模式,基本反映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种类和特征,并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多变性、综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在各高校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文章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究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发展对策以及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体育活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学生是“全民健身”的庞大参与群体,通过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能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为全面了解与掌握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状况,对浙江省6所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探索某些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选择了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学院、浙江林学院、温州大学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样本600人。6所高校,每所100份,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22份,回收率为87%。有效问卷49…  相似文献   

9.
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涵义、终身健身意识的涵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论述了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施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培养的途径、方法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龙洋 《体育世界》2010,(3):92-93
随着全民健身的热潮进一步深入,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引起一各高校的重视,许多高校在课堂中减少了竞技项目的内容,增加了健身价值高,实效娱乐性的项目。现在健美操已走向了社会,特别是以娱乐健身为目的的大众健美操,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而且符合大众健身健美操协调发展的需要。它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有全面的健身价值,是一项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而且符合大学生的生理特点,所以健身健美操是深爱高校大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本文将从身体,心理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健身健美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及健心、娱乐、社交功能认识较深;在余暇体育活动选择上,男生以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的项目为主,女生以运动量小,隔网对抗、身体接触少的项目为主。提出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建立余暇体育俱乐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121健身纲要"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依据“健身纲要”的精神,在高校创建了“121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即每周上4学时体育专项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朝阳活动3次。要求学生每人掌握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专项技能、身体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养成,培养了一批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体育骨干,促进了整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健身健美过程中饮食的营养搭配及摄取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美运动是锻炼肌肉最为有效的体育项目。研究表明,该项目对饮食具有严格的要求,科学的搭配和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对于当代大学生健身健美、增进健康、改善形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健康肌体、满足肌肉生成、达到健美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
九运会对广州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九运会是21世纪我国的首次竞技体育大比武,促使了广州市民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活动正在成为市民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九运会给广州及各地的全民健身运动注入了资金和活力,场馆建设迈进了一大步,大众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九运会营造了一种体育化氛围,影响着市民的体育现念和体育行为;九运会有效地促进了市政建设、交通便利、环境改善,使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与生活休戚相关,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并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各民族的节庆活动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集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进程中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从美学角度进行审视,具有顽强不息的生命之美、民族团结的和谐之美、经济生产的发展之美、多元共融的艺术之美、原根文化的自然之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影响江苏省大学教师健身认知与行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和月收入的大学教师,在体育健身认知方面予以了一致性回答,然而在体育健身行为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体育中独树一帜。稷下学宫的建立。孕育了齐文化丰富的养生思想。“天人合一、形神统一”,“静心、调志”,“节食慎居”的生活养生观强化了现代“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健身理念,使齐文化养生的丰富内涵服务于现代人的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育需要动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和平 《体育学刊》2005,12(3):83-85
用集对分析法对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学生的体育动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需要的动机男女有别,男女生体育动机主要反映在调节情绪、娱乐、强身健体3个方面,其它方面女生在保持体态、得到学分较突出;体育动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调节情绪、娱乐、寻求刺激、强身健体、交往5个方面,差异性体现在得到学分、防病治病、保持体态、防御自卫和发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汉城市圈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现状、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充沛的余暇时间,但用于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武汉城市圈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行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居多;参与运动休闲项目主要是以羽毛球、散步、篮球、乒乓球为主,但男女各有偏重;选择休闲场所时首先考虑的是就近原则和经济支付能力;参与运动休闲的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多变;休闲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主观因素是: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余暇时间的多少;客观因素是:场地设施、经济条件、校园体育氛围。  相似文献   

20.
竞技运动与体育所追求目的不同和人们对它们的混淆认识,导致竞技运动在作为体育手段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