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对疫情后浙江省小型健身工作室的运营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小型健身工作室面临的问题,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如何促进浙江省小型健身工作室融合智能科技以得到更高质量的发展,并提出促进策略。主要存在如下困境:课程产品研发懈怠,会员多元需求不匹配;师资培训及保障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固守传统模式,智能化运营亟须普及。提出策略:强化健康功能,定位需求研发课程产品;利用政策红利,结合“适调性销售”加强人才培养;普及智能健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博览》2020,(4):14-14
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深入,居家健身成为百姓的一大刚需。不少运动健身机构在线下健身房暂停营业的背景下,纷纷在各大社交网站、直播平台上推出相应的健身课程。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诸如"居家防疫健身""健康运动计划""流行健身舞蹈"等内容,以课程指导、视频教学、在线直播等形式火热上线,在稳定既有客户群的基础上,一时间收获了不少新粉丝与新用户。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体育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大量体育赛事被迫取消或延期举办,健身和体育培训被迫暂停营业,大众体育消费急剧下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群众健康意识增强促进体育消费、体育产业政策持续推动“、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助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实现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优化路径:政府推出新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激活市场;多措并举促进体育消费;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推进体育产业复工复产;扩大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后疫情时代下,全民健身新的功能、任务与路径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认为,从侧面思考,疫情有可能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的拐点,对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全民健身是积极防控疫情的良策,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手段,是形成终身体育的环境,是提高身心健康的基础。全民健身有利于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满足健身健康需求,推动实现体育强国梦;协同学习型社区,推动科学健身型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健身意识,构建家庭式健身环境;完善在线健身教学,促进居家自主健身学习。全民健身的实现路径:高举疫情科学防控和全民健身体育思想;建设科学健身型社区等相关软硬件基础设施;发挥体育科研人员的力量,激发全民健身意识;建设在线体育课程,提高居家健身安全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智能健身是指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广泛嵌入健身活动所衍生的具有在线、智能、交互等特征的健身新形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实证研究等方法,阐释我国智能健身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境况,并提出促进对策。研究认为,智能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健身成本,提高健身质量,促进全民健身均衡化发展。我国智能健身大致自2014年起始,主要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目前在受众群体上逐步从年轻群体向全民化扩展,在形态上从软件向软硬件融合发展,在功能上从健身辅助向健康管理演变,但智能健身仍受制于健身效果难达预期、健身体验尚待提升、健身市场驱动不足、智能技术规制缺位等问题。提出促进智能健身发展的对策:继续夯实技术支撑,提升实效性;优化内容供给,提升体验性;促进市场开发,提升驱动力;严格规制措施,促进有序化。  相似文献   

6.
"区块链+健身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业态,是数字化时代体育健身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以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文献归纳法等基于上海角马私教APP的案例对区块链技术进行理论阐释,探讨区块链底层技术在上海角马私教APP中的贡献,挖掘区块链在整个健身产业中应用的困境,提出区块链赋能体育健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策略。研究认为:区块链在体育健身产业中的应用面临着新技术投资力度不够,科技化赋能健身产品不足,智能健身群体覆盖率不高,专业化健身指导服务缺乏,技术发展不成熟,健身产业应用壁垒多,区块链监管不到位,复合型人才匮乏等困境,需赋能"新基建",加强统筹规划和完善监管体系;深化区块链植入场景,保障其高效落地;线上线下模式相结合,加快健身产业转型和升级;构建区块链健身产业"云平台",提升健身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优化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政策的不断推动下,体育产业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产生了大量新型的以健身营销类APP为代表的体育互联网产品.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健身营销类APP发展过程中拥有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APP功能便捷性强且内容丰富,但核心竞争力不足,运营模式尚不成熟;国家政策扶持,健身市场需求旺盛;市场竞争激烈,线下健身场所拒绝使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APP个性化功能建设,健全用户健身反馈机制,优化APP运营模式,合理配置线下健身资源等发展对策,从而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健身营销类APP的良好发展,为健身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新基建大背景出发,探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体育健身消费领域的数字化应用与发展路径,从平台构建、有效供给、模式创新、协同融合、科学决策等方面进行阐述。主要结论包括:(1)通过构建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将业务运营、物联网、智能分析等功能进行系统整合,有助于俱乐部与用户间交互模式的创新;(2)体育健身消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可从产业融合、科学决策进行改革,采用全新的组织业态和互联网精神整合产业链,通过资源交互共享与跨界整合打造复合型的体育健身消费生态系统;(3)通过对体育健身行业数据的存储、共享、分析与个性化推送,实现健身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基于价值共创通过交互迭代实现健身消费模式的不断创新,更好满足民众的体育健身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案例,为高校健身健美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全新的教学设计,并结合实证研究来验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课程模式进行再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20,(5):18-20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和以网络为媒介的线上教学优势于一体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研究立足中学体育课堂,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予以实践,结合案例分析发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使体育学习过程更完整、使体育学习评价更多元、使体育学习方法更多样、使体育学习效果更高效。因此,研究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共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拥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模式把线上资源和线下教学结合在一起,促使高校健身健美课程模式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构建主义以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体育舞蹈课堂中运用混合式教学,从而形成混合教学新模式,一方面能够将传统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的优点保留下来,另一方面能够与互联网教学的优点结合,使体育舞蹈课堂呈现出更完美的教学效果,推动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结构朝着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5,(9):753-75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全民健身视角下的竞技体育公共服务进行探讨,认为:1)竞技体育公共服务是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满足高水平竞技运动员、教练员的需求,更应该要满足普通大众开展竞技体育的需要;3)全民健身是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核心目标;4)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从目标、健身和内容等方面引导全民健身健康发展;5)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和谐发展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任波 《体育科研》2017,(3):73-7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基于“互联网+”战略视角,剖析全民健身发展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主要结论:“互联网+”战略下全民健身发展的机遇为政策利好、技术驱动与创新、体育资源整合和再配置、全民健身需求大、互联网人群庞大;挑战与问题主要为如何吸引优秀体育人才、完善行业监管、保障用户体验、提升用户粘性、增加线上场地;对策建议为加强全民健身网络平台建设、开展全民健身大数据挖掘、探究全民健身多元化经营模式、培养全民健身复合型人才、建立全民健身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体育课的线下实体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之挑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学新常态。针对“疫后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的双重背景和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某高校省级精品培育项目《健康体适能》课程为例,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综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优势,结合该课程“以体育德、以体益智、以体强体、以体健美、以体促劳”的培养目标,探索疫后高校《健康体适能》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并在体适能实践教学中提出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为疫后高校相关体育课程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助力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案例分析、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科技助力智能健身的发展机遇以及乐刻运动对科技助力智能健身的实践经验与相关启示。研究表明:O2O健身模式、IOT智能设备、SAAS管理系统、大数据等科技都助力了智能健身的发展。乐刻运动更是利用O2O平台、大数据、新零售模式、智能运动设备、连锁+融资模式成为我国业内科技助力智能健身的典范。基于乐刻运动的案例分析,借鉴其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启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突破智能健身发展瓶颈;硬软件迭代升级,夯实智能健身发展基础;调整服务产业结构,延伸智能健身服务价值链;精准定位消费人群,实现健身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网络体育健身视频成为体育抗疫的"急先锋",对其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推进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针对典型群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使用与满足理论适用于网络体育健身视频研究,并有着较强的解释力;2)信息需求、社交需求、好奇心的满足感正向影响网络体育健身视频用户的积极情绪获取;3)积极情绪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体育健身视频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实践启示:1)提升网络体育健身视频信息质量;2)优化网络体育健身的社交功能;3)开发网络体育健身视频的眼球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当前智能健身产业"热"的驱动因素,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智能健身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果与结论 健身消费需求升级、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创新、政府支持引领、社会资本密集投入是当前智能健身产业"热"的驱动因素.重营销轻内容、技术研发不够成熟、过度投资引起投资潮涌、个人数据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8.
媒介技术与健身需求交互建构是5G时代"移动互联+全民健身"的生成机制,供需主体同向共变是其发展状态,多元要素系统融合是其演进趋势,并最终在实践中生成"数字化健身共同体"形态。直面5G时代"移动互联+全民健身"机遇与挑战,探索突围路径:完善体育科技伦理体系,以"人民性"作为衡量技术发展的标准;制定针对性政策法规,协调政策激励与过程监管;做好顶层设计,引导数字健身平台与体育实体产业协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引进社会力量与新型人才共建全民健身事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国民“小康情结”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小康社会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中国小康社会的理念,是滋生全民健身体育的沃土;中国迟来的小康社会进程,延缓了全民健身体育的步伐;民众逐渐步入小康生活水平的现实,是催生全民健身体育的温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是全民健身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发展全民健身体育中,思想观念的更新与物质条件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应当注意克服“小康即安”、“无病即康”的社会意识,防范社会竞争对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创新全民健身体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解析全民健身数字化转型内涵,探究上海全民健身数字化转型成就、实践经验,并提出启示。上海全民健身数字化转型成效:加速体育场地设施智能管理转型,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工作功能释放,推动体育赛事竞赛规模稳步攀升,丰富科学健身指导内容服务选择,提供全民健身文化宣传平台支撑,实现体育健身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实践经验:建设逐层细化推进机制,塑造价值共创发展格局,强调数据管理发展依托,突出平台建设落地举措。启示: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搭建协作网络,丰富参与主体;推进平台构建,健全信息系统;创新情景嵌入,扩大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