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义教课标”)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解决学校体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新版义教课标构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学实施等要素,这些要素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即课程目标设置基于核心素养、课程内容针对核心素养、教学情境与方法利于培养核心素养、学业质量与学习评价以考评核心素养为目标,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实现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中需落实的最根本的目标,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作为更为有效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根本教育目标的途径,对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该文结合当前体育课程教学宗旨和体育课程教学现状探析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策略,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首要的课程体系,望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浅显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办,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承办,重庆市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等协办的"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研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于2017年12月21-23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  相似文献   

4.
周峰 《体育教学》2023,(5):36-38
本文对“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及“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进行了概念界定,并研究了其内涵、建设要求及建设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应该在实践教育情境中体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育人价值,培育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体现课程改革高层次设计的基本要求,开发适宜的课程平台、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学环境、改变学习方式。此外,各地各校要建立教师发展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从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体育教育专业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如何构建体育教学模式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高校体育教育要强化体育教学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指引下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顾雪兰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8-129,131
学校体育课程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进行变革,需要紧紧围绕体育课程的特征与体育教学实践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分析指出:核心素养在个体未来发展中至关重要,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模式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多元角度方面进行重构,在体育课程实践中需要从个体、学校和社会等多场域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7.
<正>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灵魂。本课程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换言之,本课程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王晓亮 《体育风尚》2020,(1):151-151
本文以体育核心素养内容着手,通过分析当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而探讨了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策略,希望对初中体育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能力等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强化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体育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培养进而发挥以体育人的教育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清新课标下青少年健康行为的核心内涵、明晰健康行为培养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数量与质量难以平衡、健康行为评价内容与方法滞后、体质健康监测调控系统有待完善、体育教师的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及青少年健康行为培养的场域亟需拓宽是当前青少年健康行为培养的困境所在。基于此,提出青少年健康行为培养路径:优化教学模式,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质效双提;明确评价目的,健全健康行为评价内容与标准;构建监测系统,夯实健康行为监控的技术支撑;提高教师素养,发挥健康行为的榜样引领作用;强调整合思维,拓宽健康行为培养的时空场域。  相似文献   

10.
<正>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品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离不开优质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要素构成。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美好的童年记忆",基于学校精神"以贤为范,超越自我"以及学校"定制课程"核心理念——"让孩子遇见最美的自己",学校体育组从体育与健康定制课程的适应性、补偿性和发展性3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学忠 《灌篮》2021,(2):130-130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新概念,“核心素养”是教育部于2014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被首次提出,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大高校对于自身体育课程需根据这一教育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确保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鉴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旨在提高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卢杰 《中华武术》2023,(5):65-67
随着我国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学校和家长都越来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知识传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小学课程中,体育大课间就体现出了积极重要的意义。小学体育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健康意识、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等,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应从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让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时机,采取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让学生掌握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及健康的心理,进一步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健全完善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成为体育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人员,树立完善人格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体育课程在大学生人格完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体育教学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故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建构了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学业质量要求。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实际上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精神长相、行为习惯、认知倾向与价值追求等方面不断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的重构:从传统的追求动作铸型、体能训练的体育价值向追求参与运动、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并在课程结构中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途径不仅包括体育与健康课,还有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和体育社团活动等。"显然,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  相似文献   

16.
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是学校体育和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对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文献计量、逻辑分析等方法归纳和梳理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的相关文献,旨在为我国学生发展体育核心素养提供经验与范式,并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研究表明:当前关于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相关概念研究、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现状研究、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研究、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研究、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国外相关研究等6个方面。当前我国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研究方面还存在缺乏大量数据验证支撑、对于不同学段体育核心素养衔接不够系统、体育课程目标不够细化、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不够健全等问题。对此,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体育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强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实证分析,加强不同学段体育核心素养衔接,明确体育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完善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保障体育核心素养政策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部于2018年1月印发《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7年版)》]。《标准(2017年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内容、教材编写建议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性质中提出"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体育界出现3种"素养"理念:"体育核心素养""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体育核心素养"在与教育界保持一致的努力中,延续了以往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路线,试图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多个维度,以构建体育核心素养体系,该理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身体素养"以世界的眼光结合认知论的理论架构,重构我国体育的基本结构和认知,其解释力已经超出以往我们对体育的认知范围,对突破体育学术研究边界具有重要意义,该理念已被《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所采用,进入实际操作领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则对体育学科如何衔接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进行探索,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到教学的所有方面和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尽管以上三大理念都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它们共同形成了当前我国体育改革和体育教育改革三股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力量,之间的分歧与争议有利于形成新的学术讨论焦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各国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趋势。每个学科有各自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体育学科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而足球作为一项团队型竞技项目,在校园足球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足球教学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有哪些作用,值得深入、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体智能发展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环节,而核心素养也是小学体育学科中的培养核心。将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与体智能培养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体智能课程中实现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而如何使体智能课程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体育教师共同研究,使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实现优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