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胜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376-378
按照“文化”的一般定义把“体育文化”概括为三个层次:表层是运动形式(包括身体运动形式及所使用的场地、器材等物质形态);中层是体育体制(包括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教学训练体制等);深层体育观念(包括身体观、运动观、价值观、方法观等)。巾此演变而来的体育文化、终身体育、身体文化、身体娱乐、竞技与体育等概念术语具有学术上的不同含义和实践上的不同功能,只有准确界定他们的概念,才能在体育文化实践中广泛交流和应用,并正确指导人们从事和接受不同的体育文化活动,以避免因含糊不清的概念给体育文化实践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上位概念的分析,得出“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文化活动过程中由体育工作者、学生和其它教育工作者共同创造的,以不同形态存在的特质所组成的一切事物,’的定义,理清它与“文化”、“体育文化”、“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依据人类进行身体教育时所需的支撑条件,将体育文化分为:体育智能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规范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体育”概念的逻辑学分析,指出体育的文化本质.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和划分中国古代的各种身体活动,从体育文化的3个层面作进一步剖析,得出中国古代身体活动仅是体育萌芽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体育作为身体最直接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身体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身体从宏观角度可分为“生理身体”和“文化身体”。生理身体是体育的实践者、创造者和受益者。而文化身体则又是体育文化的基础与实质、标志和象征。  相似文献   

5.
依托体育美学和体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倡导开拓体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中华民族自源文字是目前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图画象形文字,对具有代表性、处于原生态的东巴文的研究成果众多,但未见从身体运动的角度探讨其形成过程的文献。对东巴文中有关身体运动的动词进行分类研究是初步尝试。借助体育科学中的人类动作发展理论,解释身体动作对文字形成的影响,有助于厘清一些有争议的重要学术假说,为田野调查的实证工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刘永 《体育科研》2017,(4):29-36
以文化态身体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体育、身体、幸福之间逻辑关系的演绎,以文化哲学研究范式的符号化指向,提供了“幸福体育”的阐释路径和基本理论架构;通过对体育中身体赋权概念及其路径的分析,建立了身体赋权连接幸福意义系统的模型。认为:(1)幸福的具身体验是一种意义系统的描写,“幸福体育”可以通过体育中身体的文化符号行为来建构;(2)身体赋权通过“自我意识、超越、群体与组织意识”等符号化意义系统连接了幸福体育所蕴含的要素,并解析了其赋权策略;(3)身体赋权存在超越符号的反动的意义系统,体育中的痛苦与冲突等体验,可以体悟和建构形而上的美学化幸福体育。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电子竞技的体育属性。运用逻辑思辨结合经验案例分析,论证“技术具身”理论之于电竞文化的作用路径;并从参与身体交互的3个主体中归纳“人-机”式、“人-机-人”式和“人-机-媒介-人”式三重身体交互,表明电竞通过界面突破身体边界,进一步凸显身体间性关系并拓展身体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身体育”的概念,从电竞对竞技观念的承载、身体的竞技方式和身体的文化表达展开对电竞体育属性的思考,并以体育的“四体演进”反思电竞的发展。交互技术的发展促使利用电竞来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可能,未来仍需解决电竞的教育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对自身身体形象的追求是不同的.本文探讨了体育消费文化语境的内涵;回顾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身体形象的审美规训.在此基础上提出:(1)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身体是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条件,体育消费活动是女性身体形象认同的重要路径;(2)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进行体育消费应该以“健康”作为根本目标,重新认识“健身房”和进一步解放自己的身体,走出体育消费的误区,对身体形象的价值观认识应该得到突破和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9.
“养生体育”是由““养生”与“体育”两个词构成的,分别代表着两个概念。从两个概念的本质规定上看,“养生体育”显然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错误。因为,“养生”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人们养护生命、促进健康长寿活动的概括表达,也称作卫生、保生、摄生、道生等。而“体育”一词的使用在我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体育一词在含义的解释上虽然有一个演化过程,但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长寿的思想一直是我国体育理论界所公认的体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如我国的体育理论教科书中写道:“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作为广义体育组成部分的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它们虽在具体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增强体质,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最终目的这一层次上讲,“体育”与“养生”是不存在差异的。将“养生”与“体育”两词连用,显然是同义反复。  相似文献   

10.
4 求真的目的是探索规律 竞技体育的本质特征是“有严格规则的身体游戏”。身体游戏是自古就有的,而用严格的规则来规范各种自发形成的身体游戏是人类科学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竞技体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期。在古希腊,竞技体育曾经达到过令人赞叹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探究身体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西方的身体哲学,对身体修行进行探索和思考。研究认为:身体修行所表达的“身体”可被看作心——自我的实践场,它是自我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生命实践之本体,是人类将理想的自我建构为现实的自我的结果,更是人类反映自我精神诉求的一种方式。修行是一种实践,它是人类将想象的自我变为现实的自我的一个过程。在修行的过程中,人类对身体注入了其自身自我想象的因素,使其具有“超身体”的意义,其一切行为都是在为使理想自我的现实建构服务,其内驱动力来自对理想自我的精神信仰。在当代社会,体育是最佳的身体修行,它使身体在外在磨砺和内在颐养的结合中实现自我提升,旨向的是“天人合一”的大美身体;中西方体育在身体修行形式、修行特征和修行重点上存在差异,可以预见的是中西方体育如果在未来实现和谐统一,将会使身体修行方式走向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内外兼并,并有助于实现人身与人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进才 《体育与科学》2003,24(6):32-33,36
本文在转述对体育文化概念的多派理解后,提出应该依据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体育进行文化学的分析。文章对“体育文化”以及与体育文化相关的“体育文化模式”、“体育文化冲突”、“体育文化交流”和“体育文化丛”几个概念给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化时代体育文化的功能及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二重性的研究,提出:首先,在全球化时代,体育文化的本质功能应该进一步体现为服务大众和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其次,虽然竞技体育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它过多的融入了许多“非体育的东西”,因此,体育文化在新世纪应该“学会放弃”,回归本质。最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并不是呈现对立的文化姿态,由于它们彼此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人们对体育文化需求的多元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之间呈现的是一种互动和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休闲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休闲与休闲体育和休闲体育文化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关系。三者有着共同的前提与指向,休闲体育、休闲体育文化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高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的提高,大众体育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和人们休闲素养的变化,“休闲体育”正在成为一种庞杂的“休闲体育文化”。正确地认识休闲体育文化,科学地构建一种持续高效、优质的当代中国休闲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传媒话语权下对女性体育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媒的声音遍布全球的每个角落,伴随传媒技术的提高,传媒对女性体育文化的影响和控制日趋加强。传媒是文化变动的、延续的载体,体现在女性体育文化领域方面,传媒运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工具,通过对文化的出版、播出、整合、构建,使女性体育文化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塑造。事以利弊而区之,从广度上来说,当代传媒正推动着女性体育文化为更多的人所认知,而与此同时,当代传媒的发展却给女性体育文化的健康、深度发展造成危机,女性原本薄弱的体育意识得不到强化。受社会父权制的影响,在收视率、点击率等因素的操纵下,媒体中有关女性体育内容的占有时间、占有版面少之又少。在网络传媒等传播体育文化的版面,女性以“足球宝贝”、“球星女友”、“赛车美女”等相对男性处于辅助地位的角色频繁、醒目出场,性感、漂亮、美丽的身体文化俨然成为女性体育文化的象征,女性体育文化正被传媒扭曲、利用和淡化。面对传媒话语的强权控制,本文对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私人空间的承认与保护,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千差万别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结果。当代私人空间的拓展,对当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私人空间的拓展优化了体育文化生存空间,使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工具属性,而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私人空间的拓展又对体育文化本身进行重构,拉近体育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促使新体育观念的形成。最后,私人空间的拓展使身体叙事成为可能,体育文化中身体意象空前丰富,唤起人们被压抑日久的欲望、快感与冲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和谐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  陈中林 《体育学刊》2007,14(2):41-44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中孕育着内在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4个方面: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国际社会关系的和谐。但现实中,对这一和谐精神破坏与背离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金钱利益导致物欲横流,生态环境失衡引发竞技体育可持性发展的危机,暴力行为侵入体育圣地,强权政治将竞技体育作为扩大影响力的工具。种种阴影侵蚀着现代竞技体育和谐理念的根基,但在崇高的竞技体育精神的指引下,人们以各种方式呼唤现代竞技体育“和谐家园”的回归和“绿色体育”蓬勃兴起,以期在竞技运动中实现体育全面的教育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西方体育精神的完善和补充,都有助于现代竞技体育和谐内涵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在对社会“乐”文化与农家“乐”文化辨别分析的基础上,对蕴藏在农家之中的“乐”文化元素及体育健康功能干预下的农家“乐”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健身功能融入“农家乐”载体是实现城乡体育文化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时代“乐”文化价值的社会探索。通过对农家“乐”文化的分析,探索了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康文化所需的硬、软件资源条件的互补,进而为缩小城乡体育差距提供了认识路径的思考;农家乐融入体育健身功能,能够有效挖掘与丰富农家“乐”文化,使之更加具体化、明晰化,具体表现为乐体、乐心、乐情、乐融、乐归、乐俗、乐伴等方面,即农家“七乐”文化。通过农家乐融入体育健身功能的发展建设,对我国当今社会普通百姓的“乐”文化的追求提出了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演绎和归纳等方法,剖析了体育文化的定义、内涵以及体育文化的多元并存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竞技体育文化价值的和谐回归;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由“社会需要”向“个人需要”的转型;“人文价值”人类未来体育文化价值的崇高理想;“幸福体育”人类体育文化价值的最终回归。  相似文献   

20.
试述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与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游戏理论研究先驱胡辛加曾说:“文化是以游戏的方式产生的,文化一开始就是游戏着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游戏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它的趣味性、竞争性对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以其促进人们身体机能发展、增强人们身体健康、掌握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明确目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涵和引人入胜的竞赛因素,成为开发青少年智力、体力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游戏法”也就成为体育教学中重要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二、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体育游戏蹊★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