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此文对2008年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中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巴西、意大利、美国3支队伍中比赛中的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接应二传在进攻过程中总体的进攻效果以及在不同位置的进攻效果,并将中国队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与其他3个国家的接应二传的进攻效果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今后中国女子排球队接应二传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2伦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基本情况、得分手段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平均年龄正处于竞技排球黄金阶段,身体形态、网上高度及绝对弹跳力方面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均具有优势。发球上,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得分均是采用跳飘及上手飘,但得分效果不及交手队;拦网上,得分均是来自拦前排强攻的球;扣球上,快攻是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得分的主要手段,而交手队主要以前排强攻得分为主,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前排强攻得分效果与交手队相比,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对200眸男排世锦赛优秀接应二传与我国接应二传在身体基衣特征以及发球、扣球、拦网、一传、二传和防守等各项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接应二传在身高、体重、年龄等身体基本特征以及主动进攻得分能力上均低于世界优秀接应二传队员;而在非得分技术能力方面与世界强队相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辛骥  赵凯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4):82-84,9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波兰、德国、意大利、巴西、荷兰六支球队的进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与同位置对手进攻间的差距,以及在扣球进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提高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女排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RSR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RSR评价方法,对2002年国内女排甲级联赛前8名队中的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并结合所在球队的RSR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女排甲级队接应二传综合能力作用明显,与全队的整体成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文章阐述了接应二传的RSR能力与全队成绩的关系以及对比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20,(6):530-53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9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前六名各位置的得分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数据分析,旨在发现6支队伍在比赛中的进攻风格、进攻体系的差异及6支队伍的得分强点。结论:波兰男排的得分能力领先于其他5支队伍;塞尔维亚队的副攻进攻能力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意大利队的接应倾向于保障而其余5支队伍则为进攻型接应;意大利队的二传得分占比居于6支队伍之首;波兰、巴西、美国3支队伍得分比较平均,无明显薄弱环节。对中国男排的启示有提高主攻手的强攻能力、提高副攻的进攻能力和拦网判断能力、注意对接应二传的专项能力的培养、提高二传的局势判断能力与场上阅读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真正注意周苏红是在李艳受伤后,那时的她还略显稚气,俨然一个大孩子的样子,可命运却很会捉弄人,在国家队还派不上用场的她却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自由防守人。场上的前滚后扑、漂亮的鱼跃——慢慢地,她被磨得渐渐失去了棱角。大家能看到的只是她额头的汗水。那时,我习惯把她和李艳一起称做“拼命三郎”。周苏红在浙江队司职接应二传,场上偶尔能见到她犀利的扣球和灵活的穿插跑动。可是,当时国内接应二传的人才不少,江苏队的邱爱华,经验丰富,跳发球和后排攻颇具威力;八一队的白云咄咄逼人;加上天津队客串接应二传的李珊;周苏红想在这个位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 2 0 0 3年第 10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 6场比赛的录像统计分析表明 :比赛中接应二传运动员的进攻次数明显增多 ,进攻战术打法以强攻为主 ,后排进攻的运用比例大大增加 ,扣球攻击性强 ,得分率高 ,失误率低。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已成为队中进攻的核心人物 ,是现代排球比赛中的主要强攻手  相似文献   

9.
排球场上脚步动作直接影响着技术动作的效果,接发球、二传、防守、接应、保护、扣球、拦网等,都要在各种脚步动作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因此,在青少年排球训练中,要抓好主要技术步法训练。训练方法有:1接发球接发球不仅是比赛的关键,同时也是二传和进攻的基础。训练方法:1.1原地跑小步,  相似文献   

10.
世界排球运动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比赛对抗更加激烈、攻防更加快速、打法更加多样、队员能力愈发突出、队伍要求更加全面,接应的进攻次数明显增多,优秀接应二传已成为队中进攻的核心人物和主要得分手。  相似文献   

11.
排球场上脚步动作直接影响着技术动作的效果,接发球、二传、防守、接应、保护、扣球、拦网等,都要在各种脚步动作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因此,在青少年排球训练中,要抓好主要技术步法训练。训练方法有:1接发球接发球不仅是比赛的关键,同时也是二传和进攻的基础。训练方法:1.1原地跑小步,然后根据教  相似文献   

12.
《体育风尚》2024,(1):11-16
<正>北京时间12月12日19:30,深圳澳洲虎中塞龙华女排在主场龙华文体中心迎战浙江·西塘姚庄女排,并以3-0(25-23、25-19、25-23)战胜浙江女排。深圳澳洲虎中塞龙华女排首发为主攻布拉戈耶维奇、石冰彤,副攻王思佳、刘泽宇,接应斯科尔滕,二传陈馨彤,自由人赖湘程。浙江·西塘姚庄女排则派出主攻倪梦洁、陈曦悦,副攻王艺婷、曾洁雅,接应丛晓慧,二传郑锦怡,自由人叶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攻击技术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比赛中扣球和拦网作用的主成分分析计算,找出其在扣、拦环节上应挖掘的潜力,并将这些潜力运用百分位数法做出等级评价标准,从而得出今后在扣、拦训练时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30 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无氧能力与其它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优秀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国男排在第12届亚洲男排锦标赛各场比赛进攻效果的分析,总结出其特点即:主攻手与亚洲各队相比能力较强,但发挥不稳定,失误率较高;副攻手扣死率最高,失误率最低,在进攻中主要起牵制作用;主二传二次球的扣死率较高;接应二传在进攻中担任重要角色,占进攻总数的22%,但发挥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二传分配球是组织进攻最重要的一环,目前世界强队都非常重视提高二传分配球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通过对第11届女排世界杯赛中中国队与其他4支强队(意大利、美国、日本、巴西)的4场比赛进行二传分配球技术统计分析,结合国际排联公布的数据,对中国女排二传手魏秋月在世界杯赛中的分配球进行分析,并与其他4支队伍的二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优势及不足,为完善发展二传训练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队员的身体形态和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届队员各指标与前两届无显著性差异;女排选材呈现出高大化的特征;主力和替补队员的身体形态指标没有差异,替补队员比赛场次少缺乏经验;主攻HB最高;副攻除了HS低于主攻外,各指标均优于其他位置;接应二传平均年龄最大;二传和自由人各项身体指标均低于其他位置。  相似文献   

18.
‘98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总体进攻及发球效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98世界男子球锦标赛19场比赛的总队进攻及发球效果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当今世界男排强队主要进攻特点,即进攻区域的分配前排以4、3号位为主,后排以1号位为主,前后排相结合立体进攻已融为一体;世界强队的进攻扣球得分率高,而失误率低,反击能力强;接应二传已成为主要进攻选手;跳发球已成为世界强队的主要发球手段;占发球总数50%以上,而且威力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坏消息     
汤淼在俄参赛受重伤6月16日,中国男排主力接应二传汤淼在热身训练中遭受重伤。在训练中,他的头撞到了墙上,原本就有伤的颈椎再度严重受伤。汤淼已经在俄罗斯完成第一次手术。医生为了缓  相似文献   

20.
排球赛场运动员根据分工可分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二传和自由人5种职责,不同职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负荷特点不同,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也不同.主要运用统计法和测试法对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点和专项身体素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不同,或者说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具有位置特征.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时,应该考虑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确定不同位置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