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辜德宏 《体育科学》2022,(2):12-20+38
为更好地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其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作用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认为,社会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主要有:培养多层次竞技体育人才、传播竞技体育精神和文化、推进竞技体育的专业化发展、优化竞技体育的产品结构、拓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体育的生根发芽。作用不足主要表现为:参与的运动项目和发展领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果和效力方面相对偏弱、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有待提高、参与竞技体育发展过于追求利益而淡漠人才培养。研究建议,社会和市场力量主动提升自身治理能力,积极参与竞技体育治理,以转变竞技体育治理格局;扩大体育社会组织规模,优化参与发展的布局,提升参与发展的效力;扶持体育小微企业发展,按基层需求及区域特点,凝练参与发展的优势;健全激励以及约束机制,营造良性有序竞争环境,规范参与发展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的条文进行解读,对“竞技体育”章的立法进行评析,就“竞技体育”章实施所需的后续配套立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将全面促进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法治的发展。设置单独的“竞技体育”章实现了我国体育立法的延续和创新,确立了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基本定位,明确了国家对竞技体育训练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培养运动员的原则,运动员优待制度、帮扶政策、注册制度,国家队选拔原则等诸多内容,并进一步强调了竞技体育竞赛开展的基本原则和体育竞赛基本管理制度。“竞技体育”章新增的运动员权利保护、体育运动水平等级制度、职业体育、赛事组织者权利保护的规定是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的全面实施还应进行配套性立法,建议制定国务院行政法规《职业体育条例》,制定部门规章《体育运动水平等级管理办法》,并对部门规章《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3.
北京冬奥会成为中国围绕冬奥平台展开外交、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国际大家庭的闪光点。“冬奥外交”是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赓续与发展。新中国体育外交生动反映了在新中国赢得生存、谋求发展和走向强大的连续过程中体育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展示国家形象、构建命运共同体中的卓越贡献。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国际国内一盘棋,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关系的建立,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新中国体育外交促进中国外交实现了服务发展的使命。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将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体育外交制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球体育公共产品,影响国际体育规范、主动推进全球体育治理,创新体育外交体系、探索建设体育外交学新学科。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系统分析体育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路径。研究认为,激发体育消费活力能够筑牢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能够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育与科技深度融合能够促进更高水平自立自强,强化体育文化交流能够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体育共享发展能够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上述五点构成了新时代体育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五条脉络,是未来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功能,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社区体育的改革与创新应建立在对社区体育需求与基层治理环境的变动性理解之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区体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该研究从社区体育治理变迁入手,分析复杂性社会的到来为社区体育治理带来的新挑战,提出数字赋能背景下社区体育治理逻辑的生成方式:(1)通过扩大智慧体育服务内涵,实现社区体育治理由“普惠式”向“回应式”转变。(2)实现人员精细化管理,促进社区体育治理由“整体整治”向“整体智治”的转变。(3)通过服务技术下沉,提升国家对社区体育治理的覆盖力及影响力。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从重构智慧体育社区治理主体关系,完善智慧体育社区治理架构,优化智慧体育社区治理机制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数字赋能视角下智慧体育社区建设的实践策略及优化路径:重塑智慧体育社区治理理念,实现由“治理体育”向“体育治理”的转向;优化智慧体育社区结构,由“碎片化”治理转向“网络化”治理;创新智慧体育发展路径,实现社区智慧体育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相关的若干争议、热点予以辨析,审视其深层、结构性问题,厘清有关认识和理论,并就“双减”背景下体育中考介入的困境及再定位进行探讨,旨在为体育中高考改革的决策和推行、“双减”政策在体育相关方面的落实及体教融合提供理论资源。认为:(1)体育“应试教育”及其改革取向指向地位考试、素质素养教育、体育锻炼及“良性负担”“对冲”说,均存在认识误区或偏差。其中,体育中高考改革难以促成“减负”,这也提示特定“体育锻炼”效应介入“双减”面临理论困境。(2)体育中高考改革的调适和定位应置于当下社会-价值视域及“双减”背景之下:其一,体育中高考改革应谨防在某种舆论压力与“既定目标”下的推行,谨防非必需或极限-竞技化的运动能力作为教育及人才评价的核心指标,以及谨防改革的有限效应对社会伦理价值的僭越和碾压;其二,在“双减”背景下对体育中考改革予以定位,需谨防体育在中考改革压力下成为一种新的负担,以及谨防“双减”背景与体育中考导向下学校体育的矮化和生物化。提出:“双减”或“减负”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应超越体育升学考试的导向和限制,体现学校体育的实质和育人价值,这也是对“体教融合”及“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的切合和呼应;应防止在体育中高考与“双减”或不当“减负”观双重作用下催生和助长学校体育“生物体育观”。  相似文献   

7.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体育的因素和社会的因素。人的因素,即人的体育需要、体育条件和体育意识的统一,是内在的、根本性的因素;体育的和社会的因素是外在的、条件性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体育,政府社会体育管理和公共服务具有巨大能动作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对其影响巨大。经济对社会体育发展具有基础和制约作用,政治发挥着导向作用,而文化则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升国际体育仲裁话语权是增强我国国际体育治理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我国国际体育仲裁话语权,一是要着力提升我国当事人、仲裁员的参与度;二是要加强国际体育仲裁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培育“超级仲裁员”;三是要以建设好CAS上海仲裁中心为抓手,加强与国际体育仲裁院的联系;四是在涉及体育案件的媒体传播中,要坚持以客观性、法治性为原则,少一些“阴谋论”的假想,树立中国良好法治形象。最后是以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为契机,通过研究体育仲裁的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我国体育仲裁与国际体育仲裁的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需要应对的问题发生变化,有效培育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社会和市场力量,并使之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应对的关键。在梳理新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培育的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培育路径,应在培育目标上实现强政府与大社会共存、领域分离与作用互补。在培育的技术手段上,主要从政策激励、技术帮扶、管理革新、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研究建议,进行相关政策性和技术性帮扶,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其专业引领和规范引导作用,激发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认同,转变人们的消极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当前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在分析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与学界研究基础上,论述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体育课程的思政来源与思政内容体系,并提出了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旨在重新找回育人价值,开辟了“以体育德”新路径。在体育课程思政中,体育是“思政”之源,知识是“思政”之基,技能是“思政”之要,其思政内容体系可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健全人格五个维度进行构建。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思政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场景构建、话语体系创新、教师卓越发展五个方面采取路径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的重要主题将是如何满足人们对体育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我国体育治理的新成员,已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政府缺位、市场失灵、需求增长以及现代化治理背景下,迎来了参与治理的发展良机。然而其存在的弱主体性、弱正外部性、偏向性生长等困境,严重滞阻了其参与治理的实效性。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需要从补缺式供给模式向定制式供给模式转变,提高与政府的相互依赖程度,强其主体性;从专业化与精细化两个方面加强自我发展,强其正外部性;政府则从“工具主义”向“合作治理”的模式转型,构建体育社会组织生长的良好制度环境,纠正其生长偏向性,超越困境,提高治理绩效,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社会治理理论阐述了体育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体育运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也存在一些体育团体管理混乱、组织者道德缺失甚至违法乱纪等现象,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本文结合社会治理理论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不道德体育行为进行约束和治理,建议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以善治,构建完整的体育理论体系,加强道德约束,净化体育运动环境,凝聚创造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是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重视青少年体育并将之作为政府优先发展事项,逐步建立起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体系,促进了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治理碎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借鉴英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治理经验,得出以下启示:健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加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推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结构;重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监督评估。  相似文献   

14.
周凤桐 《体育与科学》2012,33(4):97-99,120
通过对体育强国这一概念的理解,理清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指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的不协调之处,认为要促使两者的协调发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此外还要促进体育环境的公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的建设,鼓励多元参与竞技体育运动。找到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平衡和协调的发展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与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现代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亟需提升自身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通过自我控制、调整、规划的一系列方法帮助俱乐部实现经营目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无疑将成为重要的治理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的现实意义进行梳理与剖析,并从俱乐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运行机制、内部监督、信息沟通4个方面对俱乐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了包含内部控制环境建设、风险评估机制、内部监督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以期为促进职业体育俱乐部持续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对新时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发挥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相关要求。研究认为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竞技成绩下滑、运动项目的结构性缺陷、创新驱动不足、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后备人才萎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体制、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推进竞赛体制改革、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强化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大力弘扬竞技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结构性改革的特征显著,体现在从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的体制结构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组织结构转变、从金牌至上向展现综合实力的复合型目标结构转变、从服务国家的单一价值向满足社会需要的多元价值结构转变。面对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竞技体育存在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结构亟待优化,运动项目结构发展不均衡现象依然突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结构还未形成,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后备人才的组织结构不协调等问题。新时代的竞技体育要尽快补齐结构性短板,打造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构建多层次竞赛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均衡协调的运动项目发展新格局,发挥竞技体育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维护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的良好形象,针对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负面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体育明星的荣誉和责任二者的关系中,对推动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树立正面形象、发挥榜样作用,履行诚信文明竞赛、坚持国家荣誉为本等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的社会责任进行审视,明确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履行社会责任和避免不良社会影响的途径和举措,纠正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思想和行为的误区和偏差,促进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审视了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从组织管理、资源环境、社会背景、意识观念和政策法规等维度对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阻滞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强化组织管理,推行社会化运行;优化社会综合环境,树立同步建设、配套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适时加强资源环境建设与完善;强化意识观念,注重思想引领;强化法制化建设,注重制度保证等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