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通过对克莱普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机制的比较得出,克莱普冰刀蹬冰技术原理体现在通过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来改变下肢各关节的发力性质;通过冰刀结构的改变来揭示速滑蹬冰技术动作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核心是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速滑腿部动作,着重分析滑行中足部和冰刀部位细微动作。主要结论为:摆动腿着冰时间(从冰刀接触冰面到刀刃完全放平)为0.1s,着冰处靠近支撑足,从录像片未观察到着冰时足艰与冰刀座有分离现象;从足艰(蹬冰腿)开始抬起到足艰与冰刀分开最大距离(此时冰刀仍然是全刃着冰)的时问为0.05-0.067s。这正是克莱普冰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采用克莱普冰刀在这段时间能仍然在全刃蹬冰,延长了蹬冰时间,提高了滑行速度。此时的蹬冰主要是依靠足尖。这种情况也预示了蹬冰足蹬离冰面的最后一段时间伸展踝关节的重要性,提高伸展踝关节的速度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大蹬冰的力度而提高滑行速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蹬冰技术动作是典型的爆发式动作,逐渐加大用力的蹬冰方式无法实现再加速作用。克莱普冰刀蹬冰动作下肢肌群的工作特点与传统冰刀蹬冰动作的肌群工作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式冰刀中更好地利用了小腿的能力,增加了蹬冰力量。  相似文献   

4.
由蹬冰技术浅谈克莱普新式冰刀的优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从速滑蹬冰技术的结构特点,阐述了新式克莱普冰刀在蹬冰角度、蹬冰腿膝关节的伸展幅度等方面的优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 1996、1998年度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男、女运动员短、中、长距离运动成绩对比与研究 ,分析出冰刀革新后对速滑运动成绩提高的幅度和超出以往成绩提高的规律 ,主要表现在途中滑单圈速度上 ,这是冰刀改进后促进新技术作用所在 ,关键在于克莱普新式冰刀的刀跟与冰鞋能随着蹬冰角度自动脱离和还原 ,有利于延长蹬冰距离 ,避免后程用刀尖蹬冰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该文论述了匀速是速滑运动取得最佳成绩的手段;说明了直道动作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指出直道滑跑中一急步的重心运动规律成S状;克服滑动摩擦,空气阻力和利用冰刀成弧度的这些条件,分析并提出了直道滑跑的基本规律。又以生物力学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了蹬冰各阶段的合理技术。文章指出:蹬冰的用力方向与滑进冰刀成90°角,为最佳蹬冰方向;在重心成S状,接近直线的前移阶段中,是一滑步中前进速度的最佳阶段;自由滑进是滑步中唯一休息阶段,又是长距离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阶段;单脚支撑蹬冰采用逐渐加大用力法蹬冰,对重心的加速运动起到了储备能量的作用;又指出双脚支撑蹬冰是不可忽视的,它具有较强的直线性及对一滑步的速度起到了再加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克莱普冰刀与传统冰刀在结构上和滑跑技术各阶段动作的定量对比分析,功率效应测试和蹬冰方法与产生速度的因素研究,揭示了速滑冰刀器材的创新将速滑世界纪录全部刷新的奥秘所在,同时也揭示了对速滑技术发展树立了又一里程埤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8.
今年,挪威速度滑冰代表队在我国访问比赛时,我国运动员直道明显存在着两个主要缺点,一是,开始蹬冰时肩部领先,左右摆动;其二是,身体总重心和冰刀着冰向滑行方向前移不够充分。弯道滑跑除类似直道缺点外,向左的倾斜度和侧蹬冰也都存在着一定缺点。分析现代直道蹬冰技术,它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9.
陈民盛  刘彤  程湘南 《体育学刊》2006,13(1):108-110
通过对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机制的比较得出,clap式冰刀蹬冰技术原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来改变下肢各关节的发力性质;二是通过冰刀结构的改变来揭示速滑蹬冰技术动作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其核心是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速滑直道蹬冰中重心位置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速滑直道蹬冰过程中重心位置的动态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在水平面内(冰面),重心滑角随蹬伸过程的延续而逐渐减小,并且重心点内倾逐渐加大且向滑行方向前移.在矢状面内(滑行正侧面)蹬冰后期重心也明显前移.  相似文献   

11.
对8 名国内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二、三跳起跳技术影片解析结果表明,第二跳起跳时所获得的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小,这与起跳蹬伸时机晚和蹬伸不充分有关,同时与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紧、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第三跳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多,但也获得了较大的垂直速度,这与起跳时着地角小和起跳角大及着地过程中脚扒地速度慢有关,同时与摆动腿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8 名运动员第二跳距离百分比偏小。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posture during sprint star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the modification of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blocks during sprint start on three dimensional (3D) joint angular velocity. Nine trained sprinters start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starting positions (bunched, medium and elongated). They were equipped with 63 passive reflective markers, and an opto-electronic Motion Analysis® system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3D marker trajectories. During the pushing phase on the blocks, norm of the joint angular velocity (NJAV), 3D Euler angular velocity (EAV) and pushing time on the block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crease of the block spacing induces an opposite effect on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joints of the lower and the upper limbs. The NJAV of the upper limbs is greater in the bunched start, whereas the NJAV of the lower limbs is smaller. The modifications of NJAV were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joints in the different degrees of freedom. The medium start seems to be the best compromise because it leads, in a short pushing time, to a combination of optimal joint velocities for upper and lower segments.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其实质是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的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两步”起跳  相似文献   

14.
时目前我国3名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进行同步研究发现,宋爱民存在腾空时间短、重心高、右脚着地早、上下肢扭紧差,最后用力阶段重心向投掷方向移动速度快、左右脚在垂直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力较大、力量的向前行较好;孙太凤缓冲时间较短、右腿蹬伸充分、垂直方向和向前的力量较大;李艳凤过渡阶段上下肢扭紧好、身体后倾角度大、右脚着地对地面冲击力大、左右方向的力较大、力量在左右腿之间移动幅度大、没有转化为向前或者垂直方向的力量,向前性差,蹬伸不充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摄像与录像解析的方法对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人体重心的运动特征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对比研究。沙滩排球扣球起跳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相比 ,人体重心运动特征表现为 :起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小 ,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大 ;加速蹬伸阶段人体重心上升位移短 ,垂直腾起速度小 ;人体重心腾起角小  相似文献   

16.
程龙  李洪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201-202,205
在相关参考文献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推论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游泳教学中漂浮滑行技术原理及动作结构的研究,结果说明:漂浮滑行是人体水中平卧展体,重心浮心平衡理论与人体状态反射效应的有机结合,认识其中奥妙并掌握科学的动作结构对于游泳教学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高网球加力控制技术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大击球力量又不使球出界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也是提高网球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在挥拍方向(力的方向)和拍形(力的作用点)的基础上加大球的旋转强度,无疑有助于这一个问题的解决.在讨论击球时拍对球仍有时空存在的基础上,认同了球拍对球有包卷作用.实践也证明,包卷动作有利于网球加力控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沙滩、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时相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手段对沙滩、室内排球扣球起跳时相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沙滩排球上步扣球起跳阶段依据人体下肢肌肉工作形式以及重心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划分为5个部分,即加速缓冲、减速缓冲、等长制动、加速蹬伸和减速蹬伸。其中沙滩排球加速缓冲与减速缓冲时间均过长,不利于缩短起跳时间,影响沙滩排球扣球的起跳效果。另外,沙滩排球扣球起跳的加速蹬伸时间占起跳时间的比重太小是影响在沙滩上起跳时间结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成绩在 6.30 m以上的 6名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过程中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优秀女跳远运动员摆动腿髋的水平速度与水平速度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着板时,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与起跳脚水平速度呈高度负相关;起跳过程的缓冲阶段中,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呈上升趋势,同时垂直速度持续升高,占腾起垂直分速度值的53.1%。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九运会女子铅球的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影像分 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滑步阶段,左腿有效摆动不足, 右腿蹬伸力量、速度不佳。脱离身体重心运动速度而片面要求滑步阶段的运动速度越快越好是 不合理的。在过渡阶段,右髋向投掷方向的前移不够,不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回升。最后用力阶 段,技术还不稳定,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之间的组合应该因人而宜,而不宜采用固定的理论模 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