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殷商时期中国武术出现了多种不同技术层面的习武内容,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兵器和甲骨文,为我们提供了殷商时期大量珍贵的武术文化信息.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新的视角:殷都武风的兴起与武术活动的发展;"巾帼--妇好"映射殷商重武传统;军事、战争是殷商军旅武艺全面发展的动力;冷兵器特点凸显殷商武术文化的厚重四个方面展现了殷都武术文化对丰富我国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火器的使用和进步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冷兵器时代和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军事需要主导了武术的发展。一种新技术在发展后通常都是首先应用于军事。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使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战争。火器在军事中取代冷兵器占有主要地位以后,使用冷兵器的技术也在军事中推动了它原来的价值。此时武术面临床两种选择,或彻底地消亡,或在它原来较为次要的社会价值中寻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存在的依据和发展因素,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武术以具技击色彩的健身运动和具健身特点的对抗性竞枝运动的形式出现,不仅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需要和健身需要,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自卫的部分技术需要和心理需要。更具体育性质的武术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3.
温力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141-143,14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武术科研的基本思想方法。为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需要,武术而被不停地创造和发展着。武术的产生是基于人们的自卫需要,在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军事需要对武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火器的发展是武术直到明清才得以“集其大成”的原因。武术概念的形成是有条件的。今天任何形式的武术都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中国冷兵器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中国冷兵器发展到最高峰,且此时火药武器第一次出现,此后冷兵器渐渐走向衰落。对北宋时期及北宋之前冷兵器的研究,将对中国冷兵器的发展有全面的掌握,从而为武术学科的全面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是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其基本意蕴是军事冷兵器技术。宋代以后,随着火器逐渐配备部队,"武术"开始大面积地向民间转移。这种转移与武举制实施的共同作用,促使了民间习武热情的高涨。义和团运动爆发、武举制废除以及体育救国思潮兴起后,下移民间的军事冷兵器技术,即武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而随着武术运动、竞技武术等"新编武术"的出现以及对民间武术的强力挤压,武术界对"新编武术"的批判声音日趋强烈。在这一过程中,又出现了"传统武术"这一词汇。另外,需要提及的是通过对武术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还意外发现了中国武术发展的"二元互补结构"。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叉的构造和类型,叉的源流,叉作为兵器、劳动工具和杂技艺术的发展情况,叉的发展演变和创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叉起源于6000年前的远古时期,在生产生活中、冷兵器时期的战场上、民间武术中,百戏的杂技和戏曲中等多领域中发展成熟至今,尤其在杂技艺术领域的发展,光彩绚丽。  相似文献   

7.
清末时期火器的广泛使用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初步分析了从冷兵器时代传统的军事作战方式对武术的依赖到火器的广泛使用对军事武术的强烈冲击,以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致使武术逐渐从军事武艺向竞技化道路过渡,清末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推动了武术向国际化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康天成 《武当》2013,(3):35-35
伴随人类最长远的五大天真文化——语言、音乐、绘画、舞蹈和竞技,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是同步的。但唯独在古竞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武术文化却明显落伍了。人们常常找出的理由是,冷兵器时代转向热兵器时代后,武术失去了实用价值。这种提法,其一流于表面化,其二军事实用性与竞技文化并非一回事。如果要简明的找出边缘化的原因,以下两方面值得注意:其一,武术文化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正确而极有包容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9.
春秋大刀武艺兵器文化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相关史料,对武术春秋大刀的历史原型三国时期关羽人物所擅长的兵器进行了考证,研究认为:晋代《三国志》史料中未有关于关羽习练和使用大刀的记载;元代《三国演义》小说奠定了关羽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明代《三才图会》中有“关王偃月刀”的正式记载,并有刀谱和技法流传后世;清代已经有民间习练关羽春秋大刀的史料记载;关羽春秋大刀的形象经过长期的历史不断加工演绎而成。文章通过研究春秋大刀兵器的演变历史,发现春秋大刀兵器的发展并非简单的形制改变,而是一种兵器文化的嬗变过程,更反映了社会与武术和军事武艺兵器三者之间的文化互动。  相似文献   

10.
苏光 《搏击·武术科学》2011,8(9):30-32,112
北宋时期在中国兵器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处在一个冷、热兵器交替使用的开始阶段,在研究北宋军队兵器之前,先深入了解北宋之前各朝代军队作战兵器的发展,以正确认识北宋军队兵器发展历史。解读北宋时期的历史,了解北宋军队中的新生武器——火器的应用,以及北宋时期统治者对军队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从而解读此时期军队中兵器的发展,对以后军队兵器装备和武术器械的发展进程的影响,我们可以探究中国古代兵器在现代社会生活领域中是否依然具有使用价值并继续发挥其作用,是否依然对现代化的军队武器装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兵家著作现今存世较多,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兵家的这些辩证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对当时及后世武术影响甚大,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冷兵器时期,武术与兵家武艺相互交融与促进。今以武术与兵家间渊源关系、发展、变迁和分野为考证对象,进一步揭示武术的本质,为当前武术发展提供充分理论依据,以促进武术可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社区武术锻炼具有教育性和高校武术教育具有社会性的角度出发,以高校武术教育和社区武术锻炼的互动发展为主线,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客观上分析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已经具备了互动发展的必要性,目标的一致性,条件的互补性。同时进一步探析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枪是中国武术当中主要的长器械之一,富有“百兵之王”的盛誉,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战场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格斗兵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枪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进程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从商周、先秦战国时代的殳、戈、戟、矛到枪的形成,从唐代到宋、明、清各时期枪的形制、特点、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梳理;以及唐代以后枪术的发展与演变,从“兵枪”到“游枪”、从军事用途的减弱到民间社会的盛行等进行介绍,客观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枪“从无到有”、“从有到丰”的脉络历程。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传统社会中武术发展的“尚抑”之律进行梳理阐析,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权变动的历史进程中总是隐现出对“武”的“尚抑”之律,即政权建立初期对“武”抑制,随着政权的稳固逐渐尚武,从而又推动政权更替的历史规律。而民国时期却对这一规律进行了完全的颠覆,在建立初期就呈现出强烈的尚武之风,表现在:武术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武术社团组织掀起尚武高潮;在杀敌救国的战场上成为抗敌利器和强心之剂;对国术理性科学的研究成为一时之尚。这给当代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带来启示:关注“武”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力学校教育、服务军队建设等最关键、最根本的价值和作用——以武健文,上升国家文化战略高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武术力量;以武育人,汲取历史经验助力体教融合,为学校体育事业注入民族基因;以武铸魂,弘扬新时代尚武精神,顺势应时铸造强军之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历史角度对十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和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十世纪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更迭的时期,对武术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中国社会在这一阶段由尚武转向尚文,武术受其影响,加快了它的平民化进程,走上了与前大相径庭的发展之路。十世纪也由此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讨武术与军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借鉴的关系。研究认为,政府政令是促进古代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军事需要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武术器械体系的发展演变,兵书战策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民间习武与军事武艺的双向交流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殷人尚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商时期中国武术出现了多种不同技术层面的习武内容,频繁的军事战争进一步推动了商代社会武术技能的提升。通过对安阳殷墟出土兵器、甲骨卜辞及相关文献的综合梳理,以新的视角揭示了殷人尚武活动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浅谈宋代武术的“十八般武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可见宋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宋朝历史320余载,可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高度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宋朝也是我国武艺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而武术器械作为演义武术发展的重要元素,研究在这一时段"十八般武艺"的演变,对认识宋朝武术在中国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力图清晰地刻画出宋朝武术器械的更替,从而更加生动地描绘出我国武术器械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明代武术发展与明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代是中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军事的需要为武术发展提供了最大驱动力,武举制的推行和武学的建立为武术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保障,日本刀法的传入促进了中日武技之间的交流。随着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术也在这一时期最终完成了它的平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秦汉社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武术的发展.统一的国家为武术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对外对内的战争是推动武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则为武术提供了理论和物质的支持;先秦的侠客遗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汉尚武之风的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