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试论运动训练科学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国际体育竞技的特征是运动员水平越来越接近、比赛越来越激烈,而如何得到科学技术的最大"帮助"是当代运动训练的惟一选择.近代运动训练科学范式是建立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简单性范式基础上的,它对加深人类对运动训练本质的认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传统运动训练科学范式日益显示出其自身难以逾越的局限性.通过对近代运动训练科学范式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对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论述,提出实现运动训练科学范式从简单性向复杂性转化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从范式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得出以下结论:运动训练学理论范式包含的6个维度,即理论框架、历史背景、研究取向、实践成果、代表人物、学术传统.通过对出版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专著、运动训练学教研室的设立以及课程的开设、体育期刊的创办3个因素的考察,确定1981年至今为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系统化发展阶段,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为系统的深入、细化阶段,在理论研究、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调整.  相似文献   

3.
“实证”与“理解”是科学研究的两大范式,这两种范式在当前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都得到应用。体育界对这两种研究范式的不同看法,造成了它们之间处于对立的状态。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标准,质疑“理解”范式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实证范式把人“物化”了,得到的结果是冷冰冰的数据,且忽视事实意义的丰富性。在两种研究范式对峙的过程中,人们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范围逐渐清楚。体育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体育科学研究中这两种范式都不可或缺;体育现象的复杂性又决定了需要整合这两种范式,实现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体育学研究范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期以来,在体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范式的争论,这两种研究范式各有其方法论原则和特点。研究认为,对于体育这一复杂现象,任何一种单一的研究范式都无法从本质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把握,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将改善体育研究这种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整合的综合研究范式,实现体育研究方法论的根本性转换。  相似文献   

5.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两种重要范式,受自然科学对数量化、精确化、标准化的影响,体育科学研究中量的研究处于显要位置,质的研究则非常少.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对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相关期刊、博士论文中质的研究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国外质的研究使用比较广,国内质的研究范式使用较少;传统的研究范式仍然根深蒂固,质的研究范式是对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的挑战.从是否需要研究假设、能否做到完全客观、质与量方法的优劣之辩三个方面论述质的研究的缺失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制约,并对如何使用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应用和国际交流等5个方面分析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认为,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应拓展学科国际视野,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学科研究范式,加强学科成果转化,强化学科价值应用。提出:“运动训练学”可对应国外的“Sports Science”和“Trainingswissenschaft”,是以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为目的、整合运用竞技体育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体育科学下属学科门类;“科学化”是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必然趋势,我国运动训练学将从学科诞生5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开启科学化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对体育学的理解都可以归及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一文化思潮上,这两种思潮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从科学精神层次来看,体育学是科学,这是对体育学的低层次理解。从人文精神层次看,体育学是人文的,这是对体育学的高层次的理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从对立走向融合是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论以科学应用为取向的体育科学研究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科学研究与运动训练紧密结合的角度出发,认为:应构建两种体育科学研究模式。即一切研究从具体训练问题开始,以训练问题解决结束,实施科学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训练方法的研究模式;多学科合作与利用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9.
运动系统是非线性复杂系统,是以运动主体为核心建立在训练与竞技过程中的诸多因素的多样化统一。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及生理学与心理学理论,对运动的一般原理与训练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运动训练中机体代谢、运动技能、心理系统作了复杂动力学的初步分析。指出运动中宏观模式的有序性,受役于相应子系统微观变量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力量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如何科学地进行力量训练,一直是教练员、运动员及科学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国外最新的原创性力量训练研究成果,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动能力与训练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茅鹏 《体育与科学》1999,20(2):23-25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智慧分为:纯粹理性、实践理性、技艺三大类。运动是技艺,训练工作在实践理性的指引下进化着。由于“简单论”在自然科学界具有崇高声望,其理论解释便被纳入“简单论”的框框,成为训练理论领域的“简单论”,由于“简单论”只适用于简单事物,并不适用于作为超级复杂巨系统的人体训练,这种“简单论”反成为技艺和实践理性发挥和发展的阻力,运用哲学的有关成就和自然科学关于复杂事物理论研究中的最新成就,结合训练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在理论创新中努力克服“简单论”,具有促进体育发展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的发挥,有赖于体育领导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延伸和渗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渗透是我国世纪之交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运动训练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延伸的必要性在于认识运动员的社会属性是提高个人运动技术水平的前提条件,国家、地区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高有赖于对社会环境的深刻认识,运动训练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必须得到社会学的阐释,必须关注和及时解决运动训练领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的延伸涉及到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社会环境、运动员社会角色、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运动训练领域中的社会问题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渗透是我国世纪之交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运动训练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延伸的必要性在于认识运动员的社会属性是提高个人运动技术水平的前提条件,国家、地区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高有赖于对社会环境的深刻认识,运动训练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必须得到社会学的阐释,必须关注和及时解决运动训练领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的延伸涉及到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社会环境、运动员社会角色、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运动训练领域中的社会问题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运动训练中几个重要心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应用于运动训练中,促使运动训练中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广大教练员越来越意识到要在日趋激烈的竞技运动中获胜,心理训练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心理训练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供运动训练工作者从事心理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动用文献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建立体育锻炼学的条件,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关系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体育锻炼学体育科学体育中的地位进行探讨,指出: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同处体育运动的应用技术层次,构成完整的体育运动技术系统。体育锻炼有着相对独立的运动形态和理论、方法体系。体育锻炼学是探讨体育锻炼理论与方法的一门体育应用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时间学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波 《体育科研》2004,25(5):33-37
在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运动训练时间学及其它相关时间学研究资料的前提下,对运动训练时间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运动训练时间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培养体育科技人才的渠道比较狭窄,体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少,体育科技成果贡献率低。提出了培养高级体育科技人才的新途径即把培养体育科技人才的范围扩大到普通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与体育相关的科研机构,利用这些党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利条件,培养新型的体育学科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训练演变的历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在古代,运动训练与医学初步联烟;(2)在近代,运动训练向科学训练过程;(3)在现代,科学在运动训练中大量运用,科学训练不断发展。历史证明,科学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以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进行运动训练手段、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由某一不科领域的专家或教练唢动用科学技术理论具体实施。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训练模式。凭经验摸索或通过模仿别人的方法进行训练的作法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20.
继太极拳“模块学练法”学练模式在学校体育取得成功后(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笔者将其引进社区体育,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该学练法打破了社区太极拳传统学练的框架,能较好地解决社区太极拳学练中学与练的问题,使学员学得快、记得牢、乐意练,学会后能长期坚持习练,能有效提高太极拳的学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