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获取、消化外部知识并对外部知识进行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即吸收能力)已成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知识转换视角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企业吸收能力提升模型,并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知识转换,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吸收能力.该研究为企业提升吸收能力、保持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吸收能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合作企业吸收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亚信科技的产学研合作实践为样本,探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维度提升影响吸收能力的组织内外部因素。研究表明,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外部优势知识资源,同时积极有效配置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推进社会支持体系和企业内部支持体系相结合,对吸收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吸收能力的提升积极有效的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路径。并以宝钢和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为案例,对宝钢和上海交大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探讨了双方合作模式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逐步发生演化。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行为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企业的视角,基于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229家创新型企业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企业产学研合作行为及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发生主要不是受R&D投入能力的直接影响,而是与企业R&D吸收能力和外部政策环境支持程度直接相关;(2)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普遍受产学研合作程度和政策环境支持程度的显著影响;(3)行业类型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软件业,企业规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无显著影响.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若干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霞  赵丹萍  何悦 《科研管理》2012,33(2):33-39
以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为背景,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广东省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广东省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技术效率不足,其主要原因来自于纯技术无效率。进一步对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表明,企业吸收能力、政府对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资助力度、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战略的开放度是影响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整合社会创新资源,进行产学研合作是中国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捷径。不同的企业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其绩效存在着差异。从吸收能力理论的视角认为这些差异来源于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差别,即吸收能力是产学研合作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变量。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本研究利用珠三角企业的客观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层多元回归结果表明△R2显著,调节作用存在。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象,探讨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吸收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广度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深度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吸收能力抑制产学研合作广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度对双元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2014年长三角地区228个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产学研合作要素、合作机制与合作绩效的关系,找准了提升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有效路径。发现:(1)"提高学研方科技成果转化率→选择合理的合作模式→提升合作绩效"是提升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关键路径;(2)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行为对合作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内部要素中,企业吸收能力、学研方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学研合作程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合作行为均显著正向影响;(4)外部要素的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绩效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的动态发展依赖其知识吸收能力.在回顾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及吸收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集群吸收能力的概念,从知识吸收能力角度探讨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  相似文献   

10.
技术溢出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旭  朱秀梅 《科学学研究》2010,28(9):1435-1440
诸多研究认为,技术溢出是集群内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而企业创新环境和吸收能力是技术溢出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构建了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环境与企业创新绩效等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对长春市软件产业集群的97家软件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集群内,技术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影响,且两者之间关系受到企业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环境的正向调节作用,另外,企业吸收能力对集群企业间技术溢出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郭京京  郭斌 《科研管理》2013,34(12):17-25
本文深入考察了产业集群中知识属性对企业技术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知识属性对于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学习策略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知识缄默性对产业集群企业深度优先的技术学习策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缄默性和知识异质性对集群企业广度优先的技术学习策略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知识缄默性与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波  肖迪 《科学学研究》2011,29(1):84-90
 随着集群企业,特别是高品质集群企业,外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集群企业迁移的内在机理。已有研究放松了集聚效应的潜在假设,提出了集群企业迁移理论,认为区域层面的资源有限性和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决定了集群企业的迁移动因与去向。在区域层面,资源禀赋有限性带来的拥挤成本,以及知识积累路径依赖所带来的知识本地锁定风险,驱动集群企业迁移。在企业层面,集群企业的异质性决定了集聚效应的非对称分布和竞争效应,从而驱动集群企业的迁移。基于以上认识进而对区域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升级的“腾笼换鸟”政策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四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集群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胜钢 《软科学》2004,18(5):5-10
中小企业集群一直是集群研究的主流。然而不少国外学者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公司参与并主导的产业集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基于集群的外界联系和参与企业的性质将集群的研究领域分为四类,详细分析了各类集群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所处的价值链环节将开放型跨国公司集群进一步分为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研和119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对集群企业获取知识资源的网络途径、知识资源对模仿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组织学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现阶段,集群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本地政府、商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对于知识资源的获取具有主导作用,知识资源获取越多,集群企业的模仿创新能力则越强,但这种关系受到了集群企业学习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骅  李雁 《科研管理》2011,32(6):157-164
考虑技术创新的距离衰减效应,分析企业主导型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将集群划分为单龙头和多龙头主导两种类型,分析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时空间距离对各自产品市场和创新投入的影响,最后分析博弈的决策条件和决策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晓娟 《科学学研究》2008,26(4):874-879
 集群中知识的流动具有选择性和不对称性特征,集群企业并不能均等地共享“产业空气”带来的溢出效应,进而形成了企业间创新绩效的差异。实证研究显示,集群知识网络开放度、网络中心度、关系质量和关系稳定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关系强度仅对集群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知识来源与企业创新:基于DE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企业创新知识主要来源于内部知识生产和外部知识吸收,不同的知识来源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企业创新知识生产函数进行评测。结果表明,样本企业的创新知识生产效率整体上并不高,只有4604%的样本企业处于效率前沿面;同时,企业创新知识生产还存在弱规模报酬递减。样本企业在知识生产的所有投入要素上都存在一定的冗余,其中,外部知识特别是从产业集群、大学等研究机构获取的知识浪费严重;内部交流方面,也有超过一半的知识没有被充分利用;而在产出方面,专利产出严重不足。此外,本文还发现除了产业类型外,企业规模、产权类型、目标市场和品牌等对企业创新知识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创新扩散系统要素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明晰了产业集群创新扩散系统要素、创新性资源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三者间的关系,构建出基于创新扩散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概念模型,分析了创新扩散系统各要素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陈钢  高杰  杨红焦  孙林岩 《软科学》2008,22(1):16-21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思想,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流程、学习与发展等4个方面构建了综合测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绩效的记分卡;记分卡涉及企业战略及组织间的协调能力、计划及执行能力、物流效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中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企业调研,获得206份有效问卷;利用调研数据,比较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在物流与供应链各方面绩效上的差异;还构建了记分卡上物流与供应链绩效4个方面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54家中国电子信息企业2001年至2011年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而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