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意义]以学术论文代表作遴选和评价为目的,探索论文创新性定量测度方法,为代表作评价提供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方法/过程]对创新概念进行解构,将创新测度指标分为差异度和收益度;使用引用句更客观、丰富地表征文献内容和创新点;将词频统计与词向量相结合,将文本内容与引文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面向代表作评价的学术论文创新性定量测度方法。[结果/结论]对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论文及其相关论文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与被引频次、仅基于文本内容和仅基于引用网络的创新性测度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合理有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术论文代表作的创新性测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揭示期刊声誉与高影响力论文的关联,探讨高影响力期刊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期刊科学地理解与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定义期刊影响力区间,分析一组大样本高被引论文及刊载期刊在不同影响力区间的分布情况,并比较期刊高被引论文刊载量/率区间差异和高被引论文引用层级区间差异。[结果/结论]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高影响力区间期刊上,但无论论文引用层级如何,仍约有2%~3%的高被引论文刊载在影响力居后的50%期刊上;而高被引论文期刊仅占期刊总量的53%,其分布也呈现高影响力区间聚集效应,且刊载量或刊载率越大,高被引论文期刊聚集程度越高。最后提出在不同的评价情境下,辩证使用高影响力期刊指标。  相似文献   

3.
苏林伟  乔利利 《现代情报》2019,39(4):143-152
[目的/意义]探索国际合作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及影响力水平。[方法/过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个学科领域186 474篇高被引论文为基础研究数据,以高被引论文总数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本国家/地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科技文献产出、产出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我国进入ESI学科所属高被引文献的国际合作情况及影响力特征。[结果/结论]国际合作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科研产出影响不同;国际合作强度与成果产出影响力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合作对我国大部分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部分学科领域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总体影响力却低于我国自主研发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针对多种学者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结论非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共识度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组合评价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定义本年度总被引次数、上年度总被引次数和前年度总被引次数的概念,结合H指数和总被引次数构建一套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权TOPSIS方法、VIKOR方法、Heronian算子、DEMATEL方法和幂算子对学者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计算5种不同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结果;最后,设计考虑共识度的信息融合方法,计算学者学术影响力组合评价结果。[结果/结论]选取26位国际模糊决策领域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发挥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点和弥补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缺点,可以避免人为选取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操纵的可能性,还可以使得最终的组合评价结果相对更为可靠,因此能够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创新是科技成果的本质特征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厘清科技成果创新性测度的基本问题,可为优化与改进现有研究、辅助同行评审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知识单元理论,从新颖性与有用性维度对现有科技成果创新性测度与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具体包含新颖知识单元、新颖知识单元组合和知识单元转移扩散的影响力4方面。[结果/结论]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当前研究存在浅层知识单元测度指标过度使用、有用性维度知识单元未充分挖掘、专家评审相关定性评价数据利用不足等方面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挖掘使用细粒度知识单元与新型数据源、提高对有用性维度指标的关注度并促进其与新颖性维度指标相结合、充分利用专家评审数据等科技成果创新性测度的优化和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从语义功能角度探究不同类型关键词在学术文本中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识别领域热点主题和技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关键词的词汇功能进行识别,将关键词分为问题类和方法类;其次,构建关键词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分别采用K-M曲线和Cox回归对关键词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次数与问题类和方法类的关键词生存时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期刊等级、是否基金资助、作者合作规模和参考文献数4个因素与方法类关键词的生存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问题类关键词生存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索论文被引次数是否和论文内容即概念组合方式有关。[方法/过程]选取WoS数据库中的免疫学科,抽取其中高、中、低被引频次三种论文集合的主题词,分析各集合主题词频次分布的集中离散趋势。分别构建主题词共现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属性的分析,了解三种论文集合在概念组合方式上的异同,衡量非典型组合与新颖性的关系。[结果/结论](1)不同被引频次的文献集合在主题类型的分布和主题词分散程度上有较大差异。(2)高被引和中被引论文集的主题词共现网络具有小世界性,低被引论文集的主题词网络不具有小世界性。(3)高被引论文集的主题词共现网络比较紧密,且主题词非典型组合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两种论文集。低被引论文集的主题词网络比较松散。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其主题热度、主题之间联系密切程度以及主题之间组合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8.
魏明坤 《现代情报》2021,41(1):152-157
[目的/意义] 学者是学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学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对学者学术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也是每位学者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变化的学者学术影响力测度方法,以中国引文数据库(CCD)为统计工具,利用SIF测度模型对2019年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学术影响力演变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SIF测度模型弥补了h指数在评价学者影响力的不足,对学者学术影响力演变测度具有适用性,揭示学者学术生涯的学术影响力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引入IMRD架构对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细分与归类,有利于挖掘各类关键词的潜藏信息,丰富论文创新性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从而提升评价指标的精确性、科学性。[方法/过程]应用文本处理技术和LDA主题模型提取论文的关键词,根据IMRD架构将论文的关键词分为Topic关键词和Method关键词,结合两类关键词的相似度和相似论文数量等因素计算论文相似值,继而根据关键词的类别特征分别构建Topic关键词学科热度值、学术潜力值及Method关键词创新性的数学模型。最后,整合论文创新性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论文创新性评价指标。[结果/结论]以CNKI数据库中“篇关摘”含有“自然语言处理”的中文期刊论文为实证对象,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创新性评价指标能有效区分具有不同创新水平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在长三角一体化和“双一流”背景下,对长三角8所“双一流”高校工程学科研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各自的优势与差距,旨在对高校工程学科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构建工程学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高校工程学科研竞争力的表现。[结果/结论]近十年工程学科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多变量控制系统、深度学习、多代理系统、物联网等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一区发刊占比最高,论文质量最高,科研影响力较高;8校生产高被引论文的能力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1.
俞立平 《现代情报》2021,41(1):137-143
[目的/意义] 学科核心期刊载文量下降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有必要在此背景下分析论文篇幅与被引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 本文提出篇幅影响因子的概念,采用普通回归与分位数回归,基于CNKI引文数据库,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17 275篇经济学期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学科期刊载文量下降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篇幅影响因子与论文篇幅无关;论文篇幅与被引无关;关于论文篇幅与被引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待改善;建议将载文量作为CSSCI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随着Web 2.0网络背景下科学交流模式变化以及“破五唯”评价的提出,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方法/过程]以科学交流为视角,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划分出原生影响力、Web 1.0影响力以及Web 2.0影响力3个维度。以国内数据为基础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权法以及TOPSIS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该评价模型具备创新性与可行性:以科学交流为全新视角,使得评价工作贯穿学术论文影响力产生的全过程,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有利于综合评价体系的丰富创新;3个维度影响力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综合影响力,其中Web 1.0影响力作用最强,Web 2.0影响力作用最弱;不同学科论文影响力具有差异性,被引适用性以及来源期刊质量是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尹莉 《情报探索》2020,(4):9-15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引文分析中引入情感分析后对论文排名的影响。[方法/过程]提出一种引文情感分析方法,确定引文文本中的情绪,并使用监督分类器为每个文本句分配一个分数来确定其情感倾向,利用C4.5决策树对引文的极性进行分类;提出一个考虑定量(引用次数)和定性(情感分析)因素的论文评价指数pc指数,并基于该指数对论文进行了排名。[结果/结论]C4.5决策树对引文的极性进行分类,获得了较为准确的结果;pc指数对朴素算法进行改进后获得了对被引论文的影响力新的排名,排名对于较小的语料库影响不大(只有4篇论文排名发生了变化),而对于更大的语料库,预计影响会更大。  相似文献   

14.
宋玲玲 《现代情报》2017,37(10):137-143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术测度测算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期刊的学术矩阵参数和学术迹,实证探索研究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学术测度方法对期刊各类学术成就进行量化评估,充分展现期刊整体学术水平提供了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并深化了学术评价的直观性和全面性。[方法/过程]以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10种核心科研期刊为研究对象,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集10种期刊的可被引论文数、零引论文数、h指数、总被引数和h域引文数5个独立数,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术测度测算它们的学术矩阵参数和学术迹,实证探索研究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通过学术迹的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发现它们的学术迹整体呈发散状走势,有效学术贡献的累积期至少需要2~3年;学术矩阵的各项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期刊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主要从总学术贡献、发文的即时关注度、学术潜力爆发期和整体发文水平等方面对期刊学术成就差异进行总结。这对于学术期刊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及科研影响力起到了客观且正确的敦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论文发表时间和所属学科的不同会对论文在后续的引文产生稀释效应的影响,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引文也代表了不同的学术价值。从时序动态的视角设计一种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消除稀释效应的影响并能够体现不同时期的引文价值。[方法/过程]引入参考文献集合的篇均被引次数作为论文集合的基准值,消除由于发表时间和所属学科不同造成的稀释效应,进而再对不同统计时间点的被引次数赋予不同的权重,用以表征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引文的不同价值。[结果/结论]以四川大学为例,选取ESI学科和研究人员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指标可以对学术影响力发展趋势不同的研究实体进行有效的区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测度与揭示不同国家被引和未被引作者科研合作社区结构和规模特征演化,为作者选择科研社区与合作伙伴、挖掘合作关系、增强合作交流和探测合作社区主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中美英管理学领域2000—2014年的论文数据,全面计量分析了中美英被引和未被引作者合著网络的结构特征、科研社区规模与数量随作者数量阈值增加的演变特征及差异。[结果/结论](1)中国(港澳台地区除外)被引和未被引作者科研社区结构和规模差异极小,都形成了超级科研合作社区,而美英被引和未被引作者科研社区结构和规模差异较大,表明中国被引和未被引作者的科研合作偏好较为一致,倾向融入大规模科研社区进行科研合作。(2)当作者数量阈值不断增大时,中美英被引作者科研合作网络中逐渐形成数量极少但规模较大的超级科研社区,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规模科研社区,分布规律呈现出典型的马太效应,并且网络结构呈现出稳定且极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及其对影响因子贡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及测度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度。【方法】以CSSCI数据库中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内容和外部特征,界定论文被引响应时间、研究内容新颖性和研究主题内容等七个影响论文高被引的特征因素。【结果】 60%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作者具有较高影响力,高被引论文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到一年,70%以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内容不具有新颖性,TOP 5%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平均为27.12%。【结论】虽然参考文献数量与论文高被引不具有显著关联性,但高被引论文倾向于引用影响力较高的期刊,而且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针对海量科技文献新颖性评估需求,从科技论文研究问题与方法视角出发,利用科技论文摘要与相关引文文本,构建科技论文的评述画像,用于辅助科技论文新颖性评估。[方法/过程]提出一种综合“自评+他评”内容的科技论文评述画像方法。该方法基于期刊论文结构化摘要文本解析问题和方法等句子,以单篇期刊论文为目标文献,将施引文献中引文句子作为引文数据集并分类后,可视化呈现科技论文的自评和他评内容。目前科技论文评述画像分为两种:一是按照引用问题与方法等分类并可视化,二是按照自引他引及情感分析进行分类可视化。[结论/结果]构建的科技论文评述画像能够从论文作者与引文作者的双重视角综合展示目标论文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引他引及情感分析信息可有效辅助科技论文新颖性评估。  相似文献   

19.
陶文倩  潘云涛  王海燕 《现代情报》2024,(4):114-126+153
[目的/意义]探索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形成模式,有助于完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理论体系,也对如何提升我国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引入“动态情境”概念,基于主题演化的动态过程视角,探索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形成模式。将主题演化的动态情境根据粒度由细到粗分为3个层次构建。对第三层次进行模式提取,第一层次、第二层次辅助进行模式分析。以基因编辑领域为例进行模式探索。[结果/结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形成的一个主要模式和两个次要模式。主要模式是“继承—继承”模式,即论文选题围绕领域的核心问题并实现递进性突破从而形成影响力;次要模式是“混合—继承模式”与“混合—混合模式”,指论文选题关注领域长期交叉分裂的主题路径,具有促进领域内核心问题突破的潜力从而形成影响力,或者在后续衍生的主题路径内形成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以被引次数作为科研评价重要指标的片面性,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国内科研评价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方法】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源,选取部分中文核心期刊文献作为样本,对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同时结合部分实例和数据,探讨被引次数评价方法的片面性。【结果】被引次数评价方法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引即为被否定;错误或谬论被引次数偏高;高被引与高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综述型论文被引次数高;开辟新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高;利益驱使性引用。【结论】不能仅依据被引次数来评价,最好的评价方法是小学科同行评价。另外,国内的学术评价不该仅靠外国的数据库指标,而应更注重中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