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我国的数据安全治理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分析总结国外相关措施,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经验借鉴。从政策、法律、制度、行业等方面分析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进展,剖析目前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保护法律体系、数据安全监管、国家数据主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数据安全治理措施,总结得出其主要经验包括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和数据安全顶层设计、强化法律规范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加强行业和企业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安全治理规则与标准等。据此提出“十四五”时期完善我国数据安全治理工作的建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安全治理的法律体系;设立数据保护专职机构;在企业层面强化数据安全机制;重视数据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数据安全治理处于起步阶段,总结国外相关措施经验,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参考借鉴。从政策、法律、制度、行业等方面分析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进展,剖析目前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保护法律体系、数据安全监管、国家数据主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数据安全治理措施,总结得出其主要经验包括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和数据安全顶层设计、强化法律规范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加强行业和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安全治理的规则与标准等。据此提出“十四五”时期完善我国数据安全治理工作的建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安全治理的法律体系;设立数据保护专职机构;在企业层面强化数据安全机制;重视数据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个人数据跨境流动在促进数字经济全球化与数字产业升级的同时,对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安全格局下探索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体系的优化路径,有助于保障数据安全与数字人权,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方法/过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律及政策分析等方法,基于对新安全格局下个人数据跨境流动内涵和法理基础的厘定,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和监管内容三个面向,比较考查欧盟、美国和中国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模式的制度演进。[结果/结论]基于对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模式变革趋势的总结,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监管体系优化构想,包括加强数据跨境监管力度,保障数据流动安全有序;提升数据监管治理精度,促进数字经济安全发展;拓展数据监管合作深度,构建全球数字共治格局等。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在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涌现了大量数据安全问题,深入分析该问题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数据的价值,助力数据安全治理。[研究方法]借助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对政府数据开放流程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中存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数据储存中的过程风险、数据开放后的数据滥用及安全事故后的影响失控等数据安全隐忧,而后综合分析上述问题在价值理念、制度规则、运作流程及保障体系层面的产生原因。[研究结论]针对以上症结,应采取强化观念指引、完善制度规则、创新体制机制及提升技术水平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消解数据安全隐忧。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治理,控制其内在风险已成为全球共识,考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设计,对于完善我国人工智能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明确人工智能监管的概念和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监管设计,总括出人工智能监管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人工智能监管的全球竞赛已然开始且法治化程度不断加深,以技术风险分级进行人工智能监管成为主流趋势,我国也应当加强人工智能监管的顶层设计,采纳分级分类的监管思路,并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揭示数据跨境流动研究主题与动态,分析现有研究的特点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探讨未来的研究思路与发展趋势。[方法/过程]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以国内外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研究文献为对象,从研究缘起、法律规制、治理模式、监管制度、数据主权等对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理论基础、应用实践等主题进行提取,对其研究脉络与方法进行分析整合。[结果/结论]数据跨境流动治理呈现出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理论体系研究不足;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家和组织构建了特征不同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制度;在理论层面,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规则等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在实践层面,政策与法律、规则与监管、风险与安全等议题是研究者急需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剑  戚湧 《现代情报》2023,(9):85-97+164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作为当前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对数据的安全治理能够促进数据真实完整记录、安全实时开放共享以及高效交易运用。政务数据是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数据开放的核心资源,当前政务数据在运用、共享等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和需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和时间戳、密码学、智能合约等功能特性能够为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提供新的路径。[方法/过程]针对政务数据安全治理的需求和技术契合,基于区块链跨链机制,从体系要素、体系流程等角度构建了基于区块链跨链机制的政务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并基于6个核心业务在交通运输政务领域展开应用实践。[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体系能够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背景下提升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价值,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政务数据价值,让政务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提高数字政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从原则的角度,调查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开放数据的原则支持,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制度构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国际组织和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为例,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网站内容的调查,获取一手资料阐述开放政府工作组、阳光基金会、八国集团、开放知识基金会提出的开放政府数据原则,评析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的开放政府数据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原则的制度建设。[结果/结论]明确开放政府数据原则适用的范围和形式,成立专家组着力推进开放政府数据原则实现、推动开放政府数据原则应用的国际合作、在已有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推动原则实施、设置违反开放政府数据原则的处罚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社会信用数据治理的管理和应用呈现割裂化、多元化以及效能低等问题,以数据要素的治理经验为基础提出使用标准化的信用数据作为信用治理的新客体,并归纳出信用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重塑信用治理的架构与运行逻辑。[方法/过程]指出我国信用治理的现状与困境,结合数据要素的治理经验与流转逻辑,提出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重塑信用治理的框架与运行逻辑,并重点论述机制与制度如何推动信用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结果/结论]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的支持下,能够形成以信用数据为流转核心的新型信任治理机制,以此为我国实现数字政府,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对碳数据安全治理进行研究,阐明其面临的安全风险。利用区块链赋能碳数据安全治理,实现碳数据的链上治理,有利于奠定和完善“双碳”战略数字底座和数字体系。[研究方法]首先,阐释碳数据的概念体系和面临的自身安全风险和利用安全风险;其次,探讨区块链参与碳数据安全治理的内在理论逻辑;最后,基于规范分析方法建构碳数据安全治理的法律规制体系。[研究结论]针对碳数据面临的自身安全风险和利用安全风险,区块链的应用有助于构建碳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整体可从宏观维度的规制理念、规制体系和具体路径以及微观维度的具体规则设置两个层面构建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解析国家数据主权概念及发展背景,探索以美、欧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国家数据主权战略,为我国数据主权战略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研究、政策和法规等资料进行剖析,明确数据主权概念、背景与主要数据主权战略模式与路径,为我国数据主权战略及治理体系构建提供有益参考。[结果/结论]我国数据主权战略应确立明晰的国家数据主权发展战略及路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数据主权战略治理体系并加强多边国际合作,增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的组成部分,随着数据科学研究的兴起,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政策研究有待深入。[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美国U.S.News前50名大学的科学数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从“涉及对象”“保护方法”和“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等角度梳理政策重点和空白点。基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从“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和“实施层”四个主要层次,构建了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内容框架,并分别讨论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与科学数据安全相关的各个主体的职责。[结果/结论]高校科学数据安全内容贯穿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相关主体包括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执行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省级地方的政府数据政策展开调查,旨在明确我国政府数据治理的总体布局和实践路径,进而提出未来发展方向。[方法/过程]通过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对现有政策依据文献调研得出的政府数据治理概念框架进行内容映射,发现我国政府数据治理形成覆盖协同建设政府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合作构建政府数据社会化开放系统、全局搭建政府数据资产化利用机制三大维度的总体布局。[结果/结论]由此,本研究提出我国政府数据治理,一方面要基于已有的政策方向从对接国家数字战略、明确基本内涵、构建动态复杂系统、树立全面布局理念等方面加强政策内容的扩充;另一方面则积极发现政策中的局限,促进政策面向政府数据治理的设计体系化、地区路径协同优化、政府数据治理显性化予以拓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从生命周期视角归纳科学数据安全分级管理实践,为我国科学数据的分级管理和安全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将科学数据的生命周期分为数据获取、数据存储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发布与共享、数据销毁5个阶段,调研国外科学数据管理平台与高校在各阶段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数据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从制度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技术设施层构建分级管理框架。[结果/结论]科学数据的分级大多基于数据的敏感性和风险性,并据此设定数据的访问规则和操作规范等管理措施;在数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通常从物理、技术和管理3方面保障各等级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深入探究“五眼联盟”与东盟在网络安全治理领域不对称合作的特点及成因,对中国与东盟及其他国家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治理合作,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研究方法]从“五眼联盟”与东盟在网络安全治理领域的合作现状出发,归纳双方合作不对称性的主要特点,剖析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论]为避免不对称合作引发网络安全合作治理的不可靠性和不可预测性,中国与东盟在地区网络安全治理中应以共识性理念为基础完善合作治理的规范,从地区需求出发设置合作治理的议题,以实现制度合作为目标提升合作治理的效率,建设稳定高效的主体间地区网络安全合作治理机制,促进网络和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在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基于国家安全和执法等目的访问数据引发广泛的担忧。研究跨境数据流动中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的博弈与合作,有助于把握政府访问数据机制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对内与对外治理规则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探讨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的理论溯源、现实矛盾与监管发展以及为我国提供的借鉴。[研究结论]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关涉公私与公公两对关系,欧美还存在数据权益分配不均、不同利益相互冲突的现实矛盾。尽管欧美间通过发展政府访问数据监管以促进跨境数据流动互信,然而,双方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数据跨境双向有序流动,中国应在隐私与安全之间取得平衡,跨国公司亦应探索多元路径以应对政府访问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目前,国内反恐情报主要集中在立法、执法及合作机制等领域,对国际反恐融资情报领域研究则较为薄弱。[方法/过程]阐述了国际反恐融资情报体系的形成及特征,论述了组织系统“情报决议—情报政策—情报合作—情报执行”和管理系统目标导向、一体化运行、监测领域、第三方组织、反恐融资制裁等内容,并分析了运行支持系统。[结果/结论]国际反恐融资情报体系发展对于我国反恐融资情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系统推进我国反恐融资情报体系顶层设计建设,深化我国反恐融资情报体系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大力推动我国反恐融资情报体系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个人数据信托是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成长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治理模式,实现了个人数据治理功能从注意义务到信义义务,从机构治理到合作治理,从输入端控制到过程控制的转变,对于个人数据及其数据资产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渠道。[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阐述了传统个人数据治理的困境,解读了个人数据信托属于治理问题还是法理问题之争的要义,重点分析了其功能、模式和发展策略。[结果/结论]提出制定与个人数据信托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明确数据信托标的物、建立独立且专业的数据信托监管部门和制定数据信托机构失信的问责机制等策略,为我国个人数据信托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江盈 《情报探索》2023,(8):94-102
[目的/意义]针对现有数智空间治理的现状与隐患,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统计分析、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法,对我国数智空间治理相关政策展开调研,从发文时间、发文主体、行业关注及政策主题内容等方面梳理政策相关隐患,并提出完善建议。[结果/结论]在发文主体与行业关注方面,尚未引起重视的部门和行业或应及早布局;在政策主题方面,现有政策不足以应对应用场景转换引发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旨在科学分析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影响因素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方法/过程]首先利用数据科学的方法从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研究文献热点关键词中提取相关变量,随后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并为仿真模型编写方程、赋予参数,最后对模型的仿真效果进行灵敏度检验,以此探寻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相关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结果/结论]数据活动网络安全保护能力、智能算法准确性、数据滥用与泄露量是影响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的三个重要因素。综合分析后提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性科学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