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于1988年由中科院组建。CERN的建立是我国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工作的一次飞跃,它克服了单个生态站监测和研究的局限,使得在国家尺度开展生态学对比研究和综合研究成为可能,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更全面、系统的科学数据。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CERN的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CERN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我院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联合、合作、共同发展的成功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1欧洲核子中心概况及相关合作项目1954年,包括比利时、丹麦、原联邦德国、法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和南斯拉夫在内的12个欧洲国家达成一致,开始联合在瑞士日内瓦和法国的边界上建起了欧洲核子中心(CERN,法文Conseit European pour la RecherchéNucleaire缩写),于是一个伟大的粒子物理研究基地诞生了。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CERN已拥有20个欧洲国家为其成员国,成为当前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有3000余位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在此工作,主要从事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研究。目前世界上的高能物理实验约有一半是在CERN完成的。此外,CERN也在先进技术教育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CERN)的建立与发展是研究欧洲超国家层面科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案例。本文主要考察CERN前20年(1954-1974年)间的科研运作模式及相关的制度调整过程,描述了CERN为协调各国在其中的科研活动和解决组织内外科学家的矛盾而进行的一系列科研机制改革;继之,通过对CERN论文合著和平均合著论文作者数的计量分析,考察了机制改革的作用和科研团队的变化情况,发现平均合著论文作者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以中性流实验联合体——CERN第一个大型科学联合体为具体案例,探讨了不同国家的科研团队在CERN相互融合成为大型科学联合体的进程,并分析了其组成成员、领导结构、以及联合体对科学家创造力的影响。本文认为,CERN运作模式的改变,是"国家科学"和"超国家层面科学"这两种不同层面的制度化科学形式相互协调、相互磨合的结果,这是一种以科学国际主义为主导、同时兼顾国家科学发展的科研运作模式:当这两种科学发展形式相遇后,起初由于不同文化、语言、地缘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缘故,形成了一些带有显著国家或地域文化特色的科学家小组。但CERN通过机制改革,把这些科学家小组转变为多个以科研任务为导向、超越国家意识的科学联合体,中性流的发现则充分体现了这种机制改革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授权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年度趋势、专利类型、技术构成、申请人、生态系统类型等角度,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1-2011年授权专利进行了分析,以了解CERN技术创新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CERN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较高;技术研发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生产、生态要素观测两个方面,主要技术之间交叉技术累积优势明显;不同生态系统分别在不同技术领域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在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西藏科技》2006,(2):59-60
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召开了CERN数据共享系统发布会。这标志着我国长期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空间信息、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多要素统计数据等生态学各领域基础科学数据共享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研究网络(Global Atmosphere Watch.CAS-GAW)立足于中科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创建与发展,已完成了5个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和一个联网观测质量控制与管理(QA/QC)中心的建设,创新完成CERN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观测网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网络建设。CAS-GAW将建成国际标准的特色区域大气成分观测基地及环境、气候效应综合研究平台,继续主导和引领我国大气环境科学地基联网观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为大气科学以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外交谈判等战略需求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为生态系统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我国从事生态系统研究和生态系统评估的重要平台.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就开始建立野外站,在全国各地开展观测、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为了加强这些生态站的综合研究能力,进一步形成合力,1988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组建CERN,由29个生态站组成,目前已经增加到36个(图1).2005年在科技部领导和组织下,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也已组建完成,由分布于我国不同生态区、代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包括CERN在内的53个生态站组成,分别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等,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相似文献   

8.
CERN与LHC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位于法国和瑞士的交界处。CERN成立于1954年,是欧洲第一个联合科研机构,现有20个成员国,拥有近3000人的科研队伍,其成员专业广泛,包括物理学家、工程师、技术员、管理人员、技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1):F0002-F0002,I000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高速的农业发展和区域开发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为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科学院于1988年前瞻性地提出并创建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组织开展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观测、试验,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项目由孙鸿烈院士领导实施,该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Z1):88-88
CERN是我国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和实验示范的野外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也是中科院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1.
野外站是分布式的野外科技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特别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导、引领着我国生态系统领域国家站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十四五"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以下简称"野外站网络")的建设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全面布局,进一步明确野外站网络的定位和目标,提升野外观测数据的质量及其对外服务和共享;面向学科前沿、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突出科学内涵,重点建设野外站重点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坤脉工程")的立项,提升野外站网络的装备水平,增强野外站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推动野外站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改善野外站网络的科研环境;深化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凸显野外站网络的科学价值;建设与拓展专项观测网络;重视野外站网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and its mission, mandate,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with examples of research, demonstration and consultation for policy-setting.  相似文献   

13.
潜在蒸散(PET)是计算实际蒸散、评价区域干湿状况和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关键因子。本文基于1998—2017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分别采用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两种方法计算各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蒸散(PET_PMPET_PT),分析近20年潜在蒸散年总量的变化趋势及成因,并量化了基于邻近国家气象站观测数据计算的PET_CMA偏差。两种方法均表明,近20年来7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蒸散呈下降趋势。风速是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和鹤山亚热带人工常绿阔叶林潜在蒸散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净辐射主导了其他9个森林的潜在蒸散变化。PET_CMA年总量较PET_PM偏高,主要是由于国家气象站下垫面的气温、风速和净辐射均高于森林定位研究站,而相对湿度偏低。北部和东部森林邻近气象站的风速和净辐射变化趋势偏高,导致PET_CMA变化趋势偏高,而其他森林邻近气象站PET_CMA变化趋势偏低主要源自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偏高和净辐射变化趋势偏低。研究可为认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潜在蒸散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邓坤枚 《资源科学》1997,19(1):61-66
本文阐述了研制“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森林分布图编制范围”的重要意义与途径,同时,以鼎湖山站为例,依据“规范”对图例系统和森林分类  相似文献   

15.
赵苗苗  邵蕊  李仁强  杨吉林  徐明 《资源科学》2019,41(7):1286-1294
农业生产活动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作物栽培体系和管理方式都会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控制机理的研究,但关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科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为研究平台,通过对新(刚从旱田转为稻田)老(过去20余年一直为稻田)稻田进行连续4年(2013—2016)观测,分析稻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预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旱田转变为稻田后,前4年新稻田CH4排放通量显著低于老稻田,但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新稻田的CH4排放速率呈增加趋势,而老稻田的CH4排放速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耕作年限对CO2和N2O的排放速率影响不显著;新稻田的pH值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老稻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缩短稻田轮作(水-旱轮作)期(小于7年)能够有效降低稻田CH4和总温室气体排放量。该结果表明利用老稻田的CH4排放系数可能会显著高估新稻田的CH4排放量。研究结论可为准确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为区域农业温室气体管理和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量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但迄今为止对生态系统服务流量过程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薄弱环节。本文以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为例,以2005年-2007年3年的定位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流量过程。研究表明,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的年均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的范围分别为(497.48±33.66) 元/(hm2·a)、(2189.21±247.18) 元/(hm2·a)、(1432.40±454.32)元/(hm2·a)和(224.55±8.82)元/(hm2·a)。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流量均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和水源涵养服务表现为连续性实现,而土壤保持服务为离散型实现。年内某些日,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负的气体调节和水源涵养流量。就各月平均流量而言,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最大流量发生在6月份,分别为274.74 元/(hm2·month)和47.89元/(hm2·month),生物量生产的最大流量出现在8月,为65.19元/(hm2·month),最大的气体调节服务流量出现在7月,为303.67元/(hm2·month)。对于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夏季产生的相应服务价值分别占38.11%、37.15%,25.67%和42.53%。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与强度的认知,同时能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保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又复杂的工程,本文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科技资源的管理,阐释了CNERN科技资源及其生命周期,将CNERN科技资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资源需求、资源整合、资源保管、资源分析、资源服务和服务评估六个阶段。在分析科技资源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涉及的管理内容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CNERN科技资源管理框架模型,实现CNERN科技资源的全链条、系统化管理,以提升CNERN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促进CNERN科技资源开放服务。  相似文献   

18.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at CERN, 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is the world’s highest-energy particle accelerator. Its construction (1995–2008) required frontier technologies and clos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ERN scientists and contracting firms. The literature on “Big Science” projects suggests that this collaboration generated economic spillovers, particularly through technological learning. CERN granted us access to its procurement database, including suppliers of LHC from 35 countries for orders over 10,000 Swiss Francs. We gathered balance-sheet data for more than 350 of these companies from 1991 to 2014, which include the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at of the first order received. The study assesses, in quantitative terms, whether becoming a CERN supplier induced greater R&D effort and innovative capacity, thus enhancing produ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 The findings – which controlled for firms’ observable characteristics,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unobserved time, country, industry and firm-level fixed effects – indicat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rocurement events and company R&D, knowledge cre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correlation is chiefly driven by high-tech orders; for companies receiving non-high-tech orders, it is weaker, or even statistically not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9.
实物资源是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hinese National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NERN)的宝贵财富,对于开展联网观测、实验、研究具有广泛的用途及重大的价值。研究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相关问题,探索运行服务阶段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模式,对实现实物资源服务从服务科研创新向全面服务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探讨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内涵、特点、服务内容,并提出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实物资源服务模式,为"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技资源服务系统"的实物资源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模式,也期望为相关部门开展实物资源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In a series of three papers, we attempt to evaluate the past scientific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main particle accelerators at the Geneva-based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 over the period since 1960, and to assess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CERN and its users during the next ten to fifteen years.We concerned ourselves in the first paper (Paper I-Martin and Irvine [29])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CERN accelerators in world high-energy physics relative to those at other large laboratories working in the field. We dealt primarily with the period from 1969 to 1978, and attempted to establish how the experimental output from the three principal CERN accelerators, taken as a whole,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other major facilities. In undertaking this comparative evaluation, we drew on the method of “converging partial indicators”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of three Big Science specialties.In contrast, the second paper (Paper II - Irvine and Martin [24]) focused in detail on the scientific performance of each of the CERN accelerators taken individually. In particular, it asked, first, how the outputs from the CERN 28 GeV (giga or billion electron-volts) Proton Synchrotron compare with those from a very similar 33 GeV American accelerator at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Second, how great have been the experimental achievements of the Intersecting Storage Rings in world terms? And, third, how do the outputs from the CERN 400 GeV Super Proton Synchrotron and from a rival US machine at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compare? Attempts were then made to identify the main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scientific performance of each CERN machine.These factors are of relevance to the subject of this third paper (Paper III), which sets out to assess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CERN and in particular for LEP, the large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scheduled for completion in the latter part of 1988. What are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associated with LEP, and how easily will they be met? How does the scientific potential of LEP compare with that of other major accelerators under construction or planned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light of the previous record of the CERN accelerators, to what extent is this scientific potential likely to be realized? What spin-off is there likely to be from LEP to accelerator physics in general? Finally, how “flexible” is LEP -in other words, what is its potent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extent to which predictive techniques can be utiliz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scientific priorities, and of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science policy-making that such techniques might help add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