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志范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5):132-133,128
在分析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过于集中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弊端,提出今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应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的投资区域,兼顾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积极慎重地发展对独联体和东欧等转轨国家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宾建成 《未来与发展》2007,28(11):44-48
文章针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过于集中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弊端,提出今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应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的投资区域,兼顾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积极慎重地发展对独联体和东欧等转轨国家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新建和并购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两种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式。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两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及论述影响新建和并购两种方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对新建和并购这两种投资方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最终得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主要采取并购的方式,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采取新建的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黄晓凤 《科研管理》2007,28(5):178-184,190
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是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技术转移能否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与促进世界农业技术进步的双重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移方式的选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技术国际转移方式的选择理论,继而分析了农业技术供需双方即中国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环境和技术、市场、成本等方面的条件,推出了中国农业技术向发达国家转移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出口和许可证贸易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有所不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主要为技术领先、技术控制和技术转让,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则主要为技术学习、政府扶持和后发优势.中国企业经营技术提升战略的内涵在于:企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走出去"通过合资、并购、合作等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快速提升技术水平.在中国跨国企业自身不断进行技术学习改进和形成后发优势的同时,促进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并提升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已成为一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并日前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无论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强调并鼓励本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任何国家的企业发展跨国经营都必须解决到何处去投资(区位选择)以及投资于何种产业(产业选择)的基本问题。综观20余年来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发展历程,在区位选择上,存在结构单一和盲目性。自1979年我国开始对外投资起,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先是集中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这些地区集中了我国对外投资的70%资本,进入90年代后直至目前企业投资者又看好香港地区。投…  相似文献   

7.
《科学学研究》2021,39(2):244-253
基于企业融资约束的类型,建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特定市场条件关联的研发投资决定机制,以区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企业研发投资机制的内在影响差异。基于2007-2016年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8583个企业相关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资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且中国及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内源性融资约束的缓解都能显著调节经济政策不确定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但发达国家外源性融资约束缓解能显著调节经济政策不确定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状况分析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状况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跨国经营的力度不够:对外投资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资源导向性明显:跨国经营的区域相对集中.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思路:宏观上,在继续选择传统区域的同时,注意开发新的区域,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微观上,采用贴牌生产模式,借国外品牌优势,发挥自身成本优势,将产品打入国外市场,实现跨国经营.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几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包括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过度资本积累论、投资发展周期或路径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企业如何成功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些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逐渐增多,专门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也日趋成熟.这些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都具有巨大的启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异质性投资东道国的视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不同投资动机OFDI的母国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借助国际研发溢出模型,利用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法进行了相关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投资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均促进了母国绿色技术研发.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OFDI的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存在差异,但均能有效促进母国绿色技术创新: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可以诱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绿色技术创新,且对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OFDI效果更明显;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绿色技术创新呈现U形关系.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大三角"格局中开始出现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海外R&D投资主要流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存在地区不均衡性。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市场规模、R&D人力资源、科技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是公司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区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杨烨  谢建国 《科研管理》2022,43(2):36-45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通过支持偏离自身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使本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得到了快速提升,但这种发展同时伴随着政府的市场干预和较低的资源利用效率。我们以政府干预为切入点,利用STIRPAT模型并结合GMM-System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在排除市场扭曲干扰时,出口技术“适应性”偏离比较优势的赶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考虑市场扭曲时,出口技术赶超的减排效应发生重要改变,具体地,市场扭曲使得出口技术较低程度的赶超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资源要素富集地区的减排,只有当这种赶超在较大距离上偏离比较优势时则会扭转消极影响,但目前并未实现;市场扭曲抑制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资源匮乏地区的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赶超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3.
田家琳  王惠萍 《软科学》2010,24(4):94-97
产业布局在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四川省产业布局存在"小而全、散而乱、优势不集中、特色不明显"等弊端,没有充分考虑到四川自身优势。为了促进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对现行产业布局进行调整,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抓紧做好产业承接与优化布局工作。针对四川省现行产业布局的调整提出可行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婷  张梦明 《科研管理》2019,40(11):155-163
中国政府“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收效甚微,反而使中方企业面临外商“合资-阴谋亏损-并购”的风险,外方“阴谋亏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技术控制。本文以2005-2007年间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构建中外合资企业面板数据集,实证检验了外方技术控制、合资企业研发投入、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合资企业被并购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外方可以通过技术控制阻碍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增加;合资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会使得其被外方并购的风险上升;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削弱会显著增加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研究结果对国家外资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引进外资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形成的内在动因,同时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也使企业集团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集团参股、控股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意味着其可以动用较多的金融资源进行产业多元化扩张。本文利用George A.Akerlof的掠夺模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婷  张梦明 《科研管理》2006,40(11):155-163
中国政府“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收效甚微,反而使中方企业面临外商“合资-阴谋亏损-并购”的风险,外方“阴谋亏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技术控制。本文以2005-2007年间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构建中外合资企业面板数据集,实证检验了外方技术控制、合资企业研发投入、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合资企业被并购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外方可以通过技术控制阻碍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增加;合资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会使得其被外方并购的风险上升;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削弱会显著增加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研究结果对国家外资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引进外资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赞  杨鸿杰 《科研管理》2022,43(1):153-160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是距离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为显著。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许多非房地产企业参与房地产投资,这可能会对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发现,房价的快速上涨吸引工业企业参与房地产市场投资,该投资行为在短期和长期中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对于企业经营效率则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从企业研发和创新的角度理解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许晖 《未来与发展》2007,28(8):11-15,10
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济的迅速崛起,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也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本论文以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为背景,通过京、津、沪、穗等主要城市在吸引外商投资服务业的对比研究,发现比较优势,探索我国吸引外商投资服务业的关键因素与路径选择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Matsuyama与 G-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错配等变量,系统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予以模型刻画,进而提出核心命题。利用200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在测算金融错配指数的基础上,从政策扭曲与金融摩擦双重视角对上述核心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尤其是对企业“创新质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揭示,金融错配会通过政策扭曲和金融摩擦这两条路径影响企业创新。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从微观层面揭示金融错配抑制创新的内在逻辑,同时从双视角进一步剖析金融错配的影响渠道,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翘楚  成力为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22-1032
摘要:在Aghion企业投资结构周期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现金持有对融资约束存在时R&D投资周期特征的影响,分析了融资约束和现金持有对企业R&D投资周期特征的影响机理,并用2005-2014年世界97个国家和地区17022个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一,不考虑融资约束时,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R&D投资的周期特征不显著,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呈现逆周期特征。二,考虑到融资约束,无论中国、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均逆经济周期,但高融资约束只会使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R&D投资变为顺周期,且高现金持有对R&D投资的周期特征影响不显著,而发达国家企业的高现金持有确保了R&D投资的逆周期特征。三,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R&D投资仅在繁荣期存在逆周期性,低迷期由于过高的流动性风险停止R&D投资,从而R&D投资无显著周期性且高融资约束不会在低迷期显著影响R&D投资,而发达国家企业R&D投资在繁荣期和低迷期均具有逆周期性;高现金持有在低迷期对中国、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企业的R&D投资均无显著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资金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