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柴达木盆地南缘4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小灶火、格尔木、诺木洪、都兰)常规地面、探空资料及沙尘暴监测资料,对2020年6月29日至30日柴达木盆地南缘沙尘暴天气的地面及高空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其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期温度偏高、降水偏少,为沙尘暴发生发展提供了气候背景;高空槽及地面冷锋过境为沙尘暴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柴达木盆地周围为戈壁滩,为沙尘暴提供了沙源条件;就柴达木盆地南缘4站而言大风、沙尘暴天气出现在3小时变压梯度最大处,风向由正变压中心吹向最邻近的负变压中心,且+ΔP3中心一般比沙尘暴提前约2小时出现;沙尘暴发生邻近时次探空资料中,高低层有风切变且近地面层风速大于500hPa时,且200hPa风速有明显增大,预示着本地有较好的起沙动力条件;高层干冷、中低层暖湿的大气层结状态使大气存在层结不稳定的现象,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沙尘暴出现时次至下一时次气温下降3℃~5℃,且气温下降幅度越大的地区沙尘暴强度越大;柴达木盆地南缘4站中除诺木洪外,3站能见度与地面风速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沙尘暴发生时次较前一时次风速增加幅度为4~8m·s-1;29日测站地面减压为4~8hPa,减压强度越大沙尘暴强度越大,日气压最低值出现时间比沙尘暴出现时间提前约5~9个小时。  相似文献   

2.
在高空气象探测工作中,静风天气条件下的"气球过顶"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高空观测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流图探空站低空2014-2016年1月份地面静风天气条件下的测风数据,选取放球后第20 s和40 s时刻的高空风向,得出了低空300 m以下较为详细的风向频率,分析了地面主要风向与高空300 m之下的上层、下层风向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在地面静风条件下,海流图站的上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的一些规律,为找出海流图探空站在静风条件下的最佳放球地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海流图站300 m下的地方性风向也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便于指导人们预防和减小城市污染。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及地面加密风场等,对兴安盟2013年6月29日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2018年12月5日青海湖及西宁地区强阵风天气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强气压梯度和强变压梯度的共同动力作用是地面强阵风形成的背景条件。强阵风出现在午后气温较高、湿度较低且地面气压较低的时段。午后深厚的干热对流使高空急流北侧下沉气流将动量下传至对流层中层后向近地面层进一步有效下传,导致地面阵风增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济南国际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济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1月29日~2月1日济南机场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探讨此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环境条件造成青海乐都两次短时强降水的原因,本文以发生在青海乐都的两次降水过程,即2014年6月3日区域对流性降水和2014年7月25日单点对流性降水为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环境条件。结果表明:1."6.03"和"7.25"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分别为冷槽型和西北气流型,高空槽携带的正涡度平流及冷平流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地面干线是短时强降水天气触发机制;2.低槽、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地面干线、高位涡中心叠置区与强降水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6.03"和"7.25"过程层结特征阈值:850h Pa和500h Pa假相当位温差17℃以上,总指数44,威胁指数166以上,假相当位温大于366K,抬升凝结高度747m以上,对流有效位能857 J/kg以上,锋生条件84以上;4."6.03"区域性对流降水所需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高于"7.25"单点对流性降水,而"7.25"单点对流性降水热力条件好于"6.03"区域性对流降水,单点强降水需要储存较高的热量才能触发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7.
雷雨天气对飞行训练具有重大影响,其伴随的雷电、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天气现象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因此,准确预判雷电天气对保障飞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结合探空曲线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以及数值预报产品,针对遂宁机场2019年9月10日产生的雷暴大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副高位于湖南-湖北与重庆交界处且不断向西延伸,川西高原多低值系统活动,本机场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700hpa陕西南部至盆地有一切变线维持,850hpa辐合形势,从海面至本机场水汽通道畅通,水汽充足。地面东北面弱冷空气南压,冷空气不断向本机场渗透。同时不稳定能量较强,共同促成遂宁机场强雷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8.
应用太阳法和经纬仪对比观测法在海拉尔探空雷达站对L波段探空雷达天线指向进行了检查。通过对比发现:太阳法操作简便,精度较高,误差较线性,有利于后期数据偏差订正,且太阳法能够辅助检查雷达其他系统部件是否正常运行;经纬仪对比观测法实操繁琐,受观测员主观能力影响较大,对比观测数据误差相对偏大,且对观测时的天气能见度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湖州国家基本气象站2001-2011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杭州探空站探空资料,对湖州地区霾天气的地面天气类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州地区高压控制、高压底部、高压后部和地面倒槽类型天气形势对霾的产生较为有利,冷锋、东风带和气旋系统影响时霾出现的概率较小。(2)风向为东南偏东风、东南风和风速在2~4 m/s时易发生霾天气,24 h风速变化越小越容易引发霾天气;24 h气压减小比气压增大更利于霾天气发生,且气压变化越小越容易引发霾天气;24 h气温升高比气温降低更利于霾天气发生,24 h气温变化为1~2℃最易引发霾天气,且城市上空大气的逆温对霾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降水后的第二天最易发生霾天气,降水次日霾天气发生也较多,随着连续不降水日的增多,霾天气发生减少;大气稳定度表现为中性类时,即B、C稳定度等级,霾天气易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江苏省金坛市自2013年2月18日至2月19日出现了暴雪天气.从天气形势背景看,我地处于500hPa槽前西南气流、700hPa我地有西南风低空急流,本次过程是由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从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来看,金坛的降雪较大时段有两个,分别是2月18日22时至24时以及19日02时至04时,本次暴雪过程的云系是较为典型的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云中的回波最高值较高,部分云区有对流性特征;云低层液(固)水含量较高,水汽含量较充足,这些是出现暴雪的原因之一.从天气雷达速度图分析,零速度线变为“S”状,说明了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出现了暖平流且近地面是反气旋流场;在降雪期间,雷达速度图出现了“牛眼”的结构,该结构表明风离雷达中心是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在降雪的后期,速度图有“V”型,即近地面层是东北风,而高层已转变为西北气流,表明受冷高压南下的影响,云带开始南压,标志着我市降雪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MICAPS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图资料对2011年6月13日重庆地区一次雷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过程是高空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的结果.高空槽的发生发展为雷暴的产生奠定了形势条件;槽前的暖湿气流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条件;6月11日及12日的高温天气,为13日的雷暴奠定了层结不稳定条件;13日的冷空气冲撞为其带来的动力作用,直接促发了雷暴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和micaps资料,对2016年7月24日~25日呼和浩特市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是在中高纬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地面气旋、低空切变线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东移的弱冷空气与副高暖湿气流交绥是造成此次强降水天气主要原因。假相当位温有高能舌存在,而且从925hPa到850hPa等值面密集,梯度较大,形成深厚的暖湿气层,为强降水储存了潜在的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数据对浙江北部地区2022年4月25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 hPa高空急流、500 hPa槽、700 hPa切变线、地面热低压是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强对流天气自西南向东北移动,先后影响杭州、湖州、嘉兴等浙江北部地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前、低层切变线南侧的强盛西南暖湿气流中,是由地面低压倒槽内的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由于湿层浅薄,水汽条件一般,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以雷暴大风天气为主,局地伴随短时暴雨和小冰雹。从雷达数据分析,强对流天气东移发展过程中可见弓形回波、速度模糊等雷暴大风天气特征,强对流天气伴随回波带的移出而结束。  相似文献   

14.
锡林郭勒盟2015年3月14日和28日出现严重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均为PM_(10),污染物最大浓度分别为1 381μg/m~3和1 947μg/m~3。文章对两次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湿度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两次污染天气在欧亚高纬地区50N~0以北乌拉尔山至西西伯利亚都存在高空槽,中高纬为"一槽两脊"型,锡林郭勒盟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污染天气发生时,低层暖平流较强,地面均受蒙古气旋控制,整层湿度条件差,无逆温层存在。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17日,广东省受切变线和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出现了强对流天气,此次天气过程风力极大、灾情严重、局地特征明显,以佛山市受害最严重。通过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及雷达探测资料进行分析,高空涡槽和地面气旋是此次天气的重要影响系统,西北气流合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辐合上升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形成了强对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7年7月25日至26日地面及高空观测资料,对2017年7月26日土右旗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发生在500h Pa高空槽前西南气流里,暴雨区与切变线平行,降水在切变线到地面锋线之间。地面河套地区北部有低压系统存在,降水过程发生在负散度中心和负垂直速度中心的南侧、正涡度中心的西南侧,阴山迎风坡的地形抬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MICAPS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1年8月11日发生在日喀则市区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冰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动力热力条件、地面气象要素的响应变化、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热力和动力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区域,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原切变线,孟加拉湾热带低压外围云系所带来的西南暖湿气流给强对流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物理量场、地面气象要素、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晓烺 《科技风》2014,(5):179-180
初雷代表着一年中雷雨季节的开始,是天气要素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川机场初雷发生在4、5、6三个月,主要分布在4月和5月。一天中初雷的发生时间主要在午后、傍晚及夜间。初雷持续时间都在2小时以下,平均持续时间约为56分钟。30次初雷发生时天气现象中有29次有弱降水,1次小冰雹。形成中川机场的初雷主要天气形势为:500HPa受西北气流控制,700HPa受偏南气流或西南气流影响,地面有冷锋或弱冷空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多种常规资料,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相关物理量诊断、数值预报的检验等分析,发现此次拉萨暴雨天气过程在经向型较大的环流背景和500hpa低涡切变影响下产生的。中高纬度地区较大的经向环流形势,有利于的冷空气侵入高原,而孟加拉湾热带地区的热带低值系统的活跃及暖湿气流的输送给拉萨地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高原中东部天气尺度的西风槽尾的切变线给拉萨地区水汽的底层辐合上升提供了较强的动力条件。拉萨站处在切变线东南侧,地面辐合、高空辐散,高温高湿,对流云系前沿等有力的天气形势下,导致暴雨天气过程拉萨单站中低层存在明显的高温高湿区,高层存在干冷区,这种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发展,而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上升运动,从而导致强降水的发生。逐小时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的要素变化分析,有助于开展对单站的短时临近预报具有较好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2年4月19日入春以来发生在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一次范围最广、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时产生的沙尘暴天气,蒙古冷涡是造成这次强沙尘暴的主要高空系统,地面影响系统为蒙古气旋和冷锋,冷锋过境时,强烈的温度平流作用使得风力加大,垂直运动加强,将地面沙尘输送至高空,冷锋不仅是静力不稳定能量的机制,同时锋区内还存在对称不稳定,有利于垂直运动进一步加强,最终形成沙尘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