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家关键技术遴选与评价一直是我国研究的重大课题,但技术强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影响我国国家关键技术的科学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在进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时主要以定性方法为主,很少系统考虑我国技术受限因素。深入探讨了基于技术受限的国家关键技术选择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国家关键技术创新过程如何实施,成为摆在我国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包括国家关键技术在内的技术发展活动处于一个复杂和特殊的国际环境中,国外技术强国由于各种原因,对向我国的技术出口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政策.目前,国内对技术强国技术出口限制因素下的国家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还存在着空白点和诸多难点.本文把技术强国对我国技术出口限制因素作为我国国家关键技术发展与创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NPV方法、实物期权理论方法、外部效应理论方法、连续序贯投资决策理论等理论方法,研究了我国基于技术受限的国家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投资价值模型.  相似文献   

3.
技术溢出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合作创新被普遍提倡的现有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更多的选择独立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理论和现实上的探讨.侧重于分析内生溢出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合作创新倾向.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专利难以提供有效保护并且在技术共享和关键技术交换安排方面不具有保障措施,因此考虑到合作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溢出风险,它们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保守商业秘密或者提高产品上市速度来控制技术溢出,这样中小企业在选择合作创新之前会陷入"囚徒困境",降低合作创新倾向.  相似文献   

4.
为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态势,认识未来将面临的科技风险,展望2035年,采取德尔菲法和扎根理论方法对全球科技发展、创新范式、基础科学、研发组织、社会影响进行态势分析,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研发组织发生进阶化演变,技术应用将重塑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中国作为科技创新领域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中美科技局部脱钩、国际技术出口管制、新兴技术应用受限、科研伦理不确定性增多等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加强对战略前沿技术的前瞻性预测,加强国家科技合作,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五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2月2日,西安科技大学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灾风险动态预警与应急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申报论证会在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院召开。会议由安全学院翟小伟教授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单位及相关课题负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内江市依靠科技创新助推制造业发展。一是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实施细则》,组织制造业企业围绕核心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攻破"高海拔盐碱环境长距离管状带式输送技术"等难题,金鸿曲轴与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实施的"轿车发动机曲轴磨削自动化高效柔性单元示范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开展高新技  相似文献   

7.
鉴于目前缺乏关于高速列车核心技术识别及其动态演化的研究,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全球高速列车产业专利数据,以A-U创新过程模型为基础分阶段构建专利引文网络,计算复杂网络节点中心度以识别核心专利并分析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全球高速列车技术发展分为流动性阶段、过渡性阶段与确定性阶段,目前处于过渡性阶段的形成期;核心技术领域呈现由基础技术领域到多元技术领域、再到关键技术领域的演变路线;核心技术研究主体早期以“两用”关键技术企业为主,后期延伸至综合性集团以及研究院所;依托研发合作取得核心专利数量增加但占比仍低。研究发现对于促进我国取得更多高速列车关键技术成果的主要启示是:准确识别并重点关注核心技术领域,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全球科技发展态势研判是对未来一段时期科学技术、国际竞争、产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趋势判断和分析,对做好科技战略制定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35年为展望,对全球科技发展、创新范式、基础科学、研发组织、社会影响进行态势分析,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研发组织发生进阶化演变,技术应用将重塑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中国作为科技创新领域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中美科技局部脱钩、国际技术出口管制、新兴技术应用受限、科研伦理不确定性增多等潜在风险。对此,提出应加强对战略前沿技术的前瞻性预测,加强国家科技合作,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五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战略意义、分析了当前创新发展的机遇和创新的关键点,提出了建立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联盟是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有效途径,并初步探讨了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联盟的主体及其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全球经贸与科技格局的深刻变化做了有针对性的部属。大变局的实质,是中国产业技术发展所依托的国际合作环境被他国人为扭曲。在此情形下,中国必须以发展新型举国体制来克服关键技术瓶颈,通过推动国家创新系统转型来走出新路,并最终建成有力的双循环。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研究制约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对于建成自主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基于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测算了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并从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角度,主要考察了自主创新、协同研发与外国技术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协同研发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外国技术却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反映出我国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有待完善;东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差异在进一步缩小;教育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作用,这表明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改革教育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广东通过改革创新全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探索构建了多主体、多要素、全链条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并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科技项目组织实施、科技项目管理服务、科技创新资源统筹配置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在全国形成重要引领示范作用。但对标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产出、研发与应用、固化与动态之间的关系,如何提升模式的情景适应能力和创新绩效?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铁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新技术合法化的过程,成功的高铁技术创新模式是我国实现重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典型范式,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对我国其他技术赶超领域具有更加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历史分析的视角,在引入技术合法性概念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技术创新和新制度理论,梳理了1949年至2015年7000余项科技创新政策并采用纳入政策维度的技术路线图分析框架(P-TRM),探索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政策对高铁核心技术创新、产品、市场的作用机制;结合我国高铁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的技术路径,分析我国高铁技术创新的合法化机制,探索我国政府主导的高铁技术创新的制度逻辑与变革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铁所取得的成就与强大的国家能力和政府主导的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密不可分。建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战略部署作用,充分利用我国的制度优势,根据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导向关系,推动重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战略性技术领域的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及时代特征,按照科研规律、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并以重大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为核心,构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项目战略决策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的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总结广东通过改革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探索构建的,多主体、多要素、全链条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及其实施科研项目揭榜制、成立项目管理专业机构、面向全国开放项目申请、推进省实验室重大平台建设等典型做法与经验,并进一步对标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产出、研发与应用、固化与动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为广东应对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我国以举国体制实现了“两弹一星”等重大突破,奠定了国家安全和迈向强盛的基石,积累了有意义的经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国家目标实现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为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上的关键作用,本文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关键领域科技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展开辩证研究,深入分析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本质,归纳提炼共性关键要素和国别特征,并着重探讨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优势、可能存在的实施风险以及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需要妥善处理的矛盾关系,提出要在辩证的利弊权衡中趋利避害,作出最有利的战略抉择和统筹部署,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集成创新,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以此实现新型举国体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最大助力。  相似文献   

16.
在对照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组建模式、原则、布局和机制进行研究,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体系能力三方面搭建建设模型,探索基于重大科技专项的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模式。从功能定位、顶层策划、建设布局、成果转化和运行机制五方面提供建议,为新的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提供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鉴于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监管与欧洲气候法律政策的立法模式都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且我国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初衷与《欧洲气候法》提出的最终目的 相近,从立法模式、监测、评价、报告和施策进展评估等方面讨论《欧洲气候法》的立法亮点,主要体现在其有远大的立法目标且立法重心突出,确立欧盟委员会的评估审查权,首次系统建立应对气候变化举措方面的监督评估纠正机制等.结合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监管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分析,借鉴《欧洲气候法》中关于减排监管立法的经验措施,提出我国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监管体系的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专门立法,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制度;通过实施阶段性报告制度对全程进行及时监管;设立专门监管机构,构建信息平台,对施策进展进行评估;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建立多元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人才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吸收国外发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和提升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管理学与心理学中激励理论对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启示;然后,总结与梳理了国外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对我国的经验借鉴;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