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辽宁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传胜  朱珊珊  党丽娟 《资源科学》2014,36(8):1739-1747
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环境容量较大,现已成为全球经济、人口的集聚之地。海岸带同时具备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生物物种栖息地等功能,其资源环境的开发逐渐加剧了对生态空间的破坏。本文在建立海岸带生态空间类型划分的方法和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辽宁省30m格网的DEM、沿海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大调查的生态类用地、《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等数据,对辽宁省海岸带陆域、海域生态空间进行生态重要性和环境胁迫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的类型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辽宁海岸带被划分为4类重点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河流湿地保护与环境治理、海岛海岸保护与侵蚀防治。研究成果为规范沿海各类开发活动、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以及编制沿海各地区相关规划和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开展在不同尺度下对生态空间的划分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海岸带是全球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起多种资源与生态过程的改变.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不断加剧,耕地和水域是其变化的2个核心.文章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环境、水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分析表明,滩涂在合理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可使土壤达到淋盐增肥的效果;入海河道污染负荷成倍增加,居民工矿用地扩展是导致盐城海岸带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滩涂开发利用使生境压力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威胁盐城海岸带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新型微生物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文章简要评述了电微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态势和前沿科学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章提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发展,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国际合作,在应用层面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在基础研究层面部署重点研究项目,组织国家/国际层面的大型科学研究计划,甚至需要建设以"海岸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加强电微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利用新型微生物战略资源,有助于我国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姜正龙  王兵  姜玲秀  陈映  刘玖芬  任永吉  张贺 《资源科学》2020,42(10):1900-1910
海岸带自然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对沿海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缺少反映海岸带自然资源发育和分布规律、便于自然资源的横向对比和综合评价的系统区划。为此,本文从海岸带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影响因素着手,展开了反映海岸带自然资源分布的区划研究。分析了主要资源的分布特点,探讨了影响自然资源形成、发育和分布的气候、海岸带类型、水动力等多方面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和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了海岸带自然资源分级区划和命名原则,分为“区”和“带”2个级别。划分出黄-渤海海岸自然资源区、东海海岸自然资源区、东南沿海海岸自然资源区和海南岛海岸自然资源区4个海岸自然资源区,进一步划分为16个海岸自然资源带,并对每个区(或带)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介绍。本文结果可对海岸带自然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中科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12月31日。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骆永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张经院士,副主任为潘德炉院士和傅伯杰院士。实验室重点致力于开展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研究,阐明海岸带多介质环境过程、机制及效应,发展陆海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建立海岸带环境信息和综合管理体系,促进海岸环境科学、工程及管理技术发展,提升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 海岸带是基本国土单元,包括向陆部分、大陆架淹没的底土及其上覆水域(浅海水域、潮间带、潮上带、滨海农林草地等),与单纯的陆地或海洋相比,其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其自身的特点。山东省海岸带较长,其所属渤海湾、莱州湾海岸带是重要组成部分,但该海岸带纯属泥质海岸,长期以来道路建设受限,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成为全国海岸最为突出的经济凹陷区,搞好海岸带资源持续开发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动力引擎"的角色,与此相应,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开发利用广泛而深刻,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自然岸线消失和破坏的速度惊人、程度严重,围填海愈演愈烈,急剧的岸线开发和扰动过程导致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问题,对中国当前及未来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乃至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为严峻的挑战。文章概述了过去近70年中国大陆海岸线开发利用的过程特征,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海岸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及未来时期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点和策略,包括:加强以海岸线为重点的海岸带监测、观测和科学研究;加强自然岸线的保护力度,优化人工岸线的开发利用;开展"恢复中国的河口"行动,维持和强化河口的水文与生态连通性;以海湾为重要抓手,通过实施海湾分类管理促进大陆海岸线的保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多部门协同和区域协同。  相似文献   

8.
广西海岸带地区气候条件良好,海岸带土壤资源的农业开发利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文章根据典型土壤剖面的取样化验及实地调查结果,为了实现广西海岸带土壤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从土壤及生态角度出发,认为最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法应当是:要顺应自然条件,注意生态平衡,发挥土壤优势,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类型土壤的农业开发利用,加速海岸带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城镇空间扩展情景模拟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岸带城镇扩展及土地利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岸带生态安全。本文以滨海城市-烟台市为例,基于1990年-2009年间的遥感监测历史数据,将城市扩展动态模拟方法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相结合,模拟和评估三种海岸带政策管理预案条件下烟台市区2010年-2040年间的城镇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以及城镇扩展导致的海岸带资源损失和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烟台市区未来城镇化过程加速,开发区、莱山-牟平一带区域生态风险明显加大;若不加约束将有更多的耕地资源和近岸海域被侵占;鼓励海岸带开发利用与适度围填海的城镇发展政策,加速了岸线资源的损失,使得海岸带区域生态风险增大,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海岸带保护和围填海建设监管措施,降低高强度开发给海岸带地区带来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
杨红生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111-1117
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等背景下,我国海岸带区域发展遭受显著影响,生态脆弱性异常突出,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目前,海岸带区域相对独立发展的盐碱地农业、滩涂养殖和海洋牧场,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亟待查明陆海连通性的影响机制和调控途径,采用新设施和新工程技术,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新模式。文章以我国海岸带区域发展的典型和缩影——黄河三角洲为例,分析了海岸带资源、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海岸带区域盐碱地开发与海洋牧场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论述了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的建设理念、建设内容、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发展途径,以期为我国海岸带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浙江乐清湾资源环境特征及其邻近海岸带综合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灵杰 《资源科学》2000,22(6):57-61
海湾是海水、水盆、邻近陆域及其空间共同组成的综合自然体,处于陆地和海洋之交的纽带部位,在整个海岸的开发利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也是多用户利益冲突和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的焦点。本文以乐清湾形成的海洋地质地貌与动力沉积环境演变为背景,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剖析了在海湾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结构成分缺损、生态结构成分变化和生态功能失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ICZM是海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本框架是:①建立综合协调的ICZM体制;②制定有权威的ICZM地方法规;③编制区域一体化的海岸带功能区划与开发规划;④建立资源环境和管理信息系统;⑤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⑥调整修订影响海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制度;⑦推进公共参与ICZM的进程;⑧积极参与ICZM的国际合法等。  相似文献   

12.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敏感性分析是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及开发利用的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及分析得出深圳东部海岸带的主体地质景观类型为地质地貌景现共47个,占总体景点数量的72.3%,其中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貌遗迹和海岸地貌遗迹,分别为7个和27个.占总量的10.8%和41.6%.东部海岸地带面积约437km2,以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景点为主,数量及比例分别为22.44%和21,42%.以高程、坡度、植被、土地利用、道路距离、景观等级及景观类型等因子聚类,得到3种影响类型:未受影响景点类型、轻度影响景点类型、威胁严重景点类型.据此确定了9个要重点采取保护措施的景点以及26个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的景点.最后从景点的环境敏感性角度,对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统一提出了景点保护模式.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重点海岸带地下水资源问题与海水入侵防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海岸带地理、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我国重点海岸地下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脆弱。近年来,围海造陆等海岸工程加快,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制约我国海岸带的生态建设。文章分析了我国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海岸带地下水需求现状和不合理开采地下水所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指出水资源短缺、海(咸)水入侵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国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科学促进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海岸带湿地已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风险。文章通过对海岸带湿地退化多重因素,如海岸带围垦、城市化发展、海岸养殖、外来物种入侵、海岸侵蚀、环境污染及海平面上升等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适应我国海岸带地区发展特征的"与自然共建"湿地修复、湿地生态系统自然资本有效评估及补偿、湿地综合监测等应对策略,为实现我国海岸带地区科学和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岸带是基本国土单元,包括向陆部分、大陆架淹没的底土及其上覆水域(浅海水域、潮间带、潮上带、滨海农林草地带),与单纯的陆地或海洋相比,其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其自身特点。山东省海岸带较长,其所属渤海湾、莱州湾海岸带是重要组  相似文献   

16.
骆永明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0):1133-1142
海岸带既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陆海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又是复杂、动态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也是高强度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的空间单元。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十大生态环境问题,并以国际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计划(LOICZ)及国际未来地球海岸计划(FEC)为背景综述了国际海岸带科学研究进展与趋势,同时简述了国内海岸带研究进展与差距,进而联系海岸带变化问题,探讨了我国海岸科学与沿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目标和内容,强调了全球变化影响和人类活动压力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已超越传统地理学和海洋学的范畴,基于海岸带自然与人文因素探讨性地提出了划分海岸带为"特征性核心带(最强作用带)—相邻带(较强作用带)—外围带(弱作用带)"的"三带"概念,指出海岸科学是一门研究海岸带自然属性及功能、陆海相互作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叉性科学,是认识海岸带规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的浙江省海岸带统计数据报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  周斌  丁丽霞  王人潮 《科技通报》2006,22(4):500-505
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是沿海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以浙江省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对象。使用Micmsoft~SQL Server~数据库、Micmsoft~SQL Server~Reporting Senrices网络数据报表等技术设计了浙江省海岸带统计数据报表信息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浙江省海岸带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耕地、土壤资源以及海涂围垦等统计数据,通过Web浏览器和数据订阅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浙江省海岸带地区多角度、多时态的统计信息。系统可以为各级海岸带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海岸资源提供技术保障。文章还探讨了建设海岸带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实现海岸带资源管理的动态化、实时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蓝碳功能和固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以往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忽视了蓝碳固碳增汇技术,在项目实施及管理过程中对碳汇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系统评估也不够完善。文章提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蓝碳增汇理念,重点围绕土壤碳减排技术、植物固碳增汇技术、土壤微生物固碳技术、碳沉积埋藏技术这4个关键技术,探索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与途径。建议未来应从研发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加强固碳增汇技术的监测与评估、建立海岸带蓝碳碳汇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前瞻布局和系统研究,为制定海岸带蓝碳增汇途径和提升碳汇功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增加生态碳汇能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岸带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也是最脆弱、最容易被外来种入侵的生态系统之一。我国已查明的海岸带外来入侵物种有196种,占我国入侵种总数的1/4以上。人为引种和船舶运输是外来种入侵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海岸带生物入侵会造成土著种生长和繁殖受限、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等严重的生态后果,同时对海岸带渔业和农业生产乃至居民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为了科学管理海岸带生物入侵问题,建议尽早对我国海岸带外来物种开展全面系统的科学考察,实施主要外来种的风险分析,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外来种的入侵机制及其生态影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强压舱水管控,为海岸带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海岸带蓝碳是介于海洋蓝碳和陆地绿碳之间的一种碳库,拥有巨大的碳汇潜能,对其固碳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97年、2007年和2017年3个时间点的胶州湾遥感数据,在ArcGIS中解译获取胶州湾海岸带湿地数据,基于InVEST模型,对胶州湾海岸带蓝碳分布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来看:1997—2007年和2007—2017年蓝碳总量分别是3.49亿t和2.32亿t,呈减少趋势。②从空间上来看:1997—2007年间蓝碳最大值主要分布在潮下带区域和河套、上马、棘洪滩、九龙街道的芦苇、碱蓬、大米草和养殖池区域,2007—2017年间主要分布在九龙、流亭、棘洪滩、上马街道的养殖池和芦苇区域。③1997—2017年20年间胶州湾蓝碳总价值为8522.13亿元,海岸带拥有巨大的碳汇潜能,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刻不容缓。本文结果可为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