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加速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进程,有效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竞争力。【方法】 通过调研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和国内外期刊增强出版研究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微信公众号可实现学术期刊的增强出版,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论文检索平台的搭建、单篇论文增强出版、基于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的作者信息增强出版、整体期刊的增强出版、搭建读者与作者沟通平台等。【结论】 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增强出版的方法切实可行,操作简单,是目前学术期刊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网络平台在科技期刊出版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 结合《菌物学报》有计划地将稿件分类出版、征集专题文章及主动宣传出版内容等工作实践,阐述在数字出版时期网络技术和平台在各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结果】《菌物学报》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期刊网络平台组织自由来稿出版专辑、利用网站和微信平台征集稿件、加强网站建设、主动推送、制作电子专辑、推动移动阅读,提高了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结论】科技期刊编辑要抓住机遇,善于运用网络技术、重视网络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期刊主动适应数字出版潮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学科角度探讨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出版情况及存在问题,以期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方法】 以入选2014版北大中文核心的地理学期刊为例,选择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优先出版、期刊APP等进行调查。 【结果】 中国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绝大部分期刊是单独出版,力量薄弱,发展较为缓慢。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平台内容与官网相似度较高,缺乏特色,功能不完善、产品缺乏创新性。 【结论】 建议完善数字出版平台功能、探索科学合理的工作模式、加强数字产品的创新性、打造有特色的数字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思路,以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法,总结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设计策略。【结果】 “药学学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宣传推广文章和构建期刊社群,成功地辅助《药学学报(英文版)》全面提升了影响力。【结论】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可围绕宣传期刊文章,以及运营由作者、编委、读者构成的期刊社群,以宣传期刊品牌,全面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罗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1182-1187
【目的】一篇科技期刊论文从撰写到出版,作者使用Word来撰投,编辑部使用方正书版软件进行编辑和排版,论文需要在两个系统间转换,浪费作者和编辑很多时间和精力。方便作者撰稿,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方法】基于现有的LaTeX文档类和宏包设计一个LaTeX模板,实现论文格式和内容分开管理,作者和编辑使用同一LaTeX模板来编辑和排版论文。【结果】LaTeX模板可以让作者和编辑完全不用关心期刊格式要求,有更多精力去提高论文内容的质量。【结论】作者和编辑使用LaTeX模板来排版中文科技期刊论文,可节省论文的撰写时间,提高编辑的编排校一体化工作效率,缩短科技期刊论文的出版周期,提升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6.
煤炭类科技期刊集团化管理模式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煤炭类科技期刊群管理模式与路径。【方法】 针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所属20种期刊单刊运作模式存在的专业性强、期刊影响力小的弊端,通过集团化管理,在“集中管理、原位运营、名刊直管”运营思路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期刊群在质量管理、采编平台建设、集群网站建设、微信平台建设、期刊品牌打造、编辑人才培养方面的管理方法。【结果】 期刊集群化完善期刊质量管控体系,建立中国煤炭期刊网数字出版与服务平台,开通“煤传媒”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统一期刊论文采编平台。【结论】 期刊集群化发展对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群,实现煤炭类科技期刊的集体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语义出版中编辑活动变化的预测,旨在使传统科技期刊编辑了解行业趋势,把握努力方向。【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并结合成功案例,在研究当前中国科技期刊语义出版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探讨编辑活动变化趋势。【结果】 出版信息平台呈现智能化,数字出版市场服务由“推”转变为“拉”,中国科技期刊将以学科为基础聚类。其发展会对编辑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进行期刊信息的语义处理,分析作者(读者)“偏好库”,加强与用户的互动,结合全媒体技术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等。【结论】 语义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的效率和专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编校、数字出版平台的操作使用外,也会有新的工作内容出现。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有必要认识其发展趋势,从而在各个方面进行逐步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现状,为科技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参考。【方法】以533种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普查法获取其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及运营状况,调研截止到2016年1月15日。【结果】164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率仅有30.77%;出现一些亮点,如多种媒介联通互动,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分层、分类推送消息等;整体运营现状不佳,存在数字化思维淡泊、运营思维缺乏、用户服务意识匮乏等问题。【结论】学术期刊要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对此,全面树立用户观念,加快平台与多种新媒体融合,以期刊为基础、聚焦内容、凸显办刊特征,加大硬件与软件的双重技术投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中国地学类核心期刊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地学类核心期刊的发展需求,为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刊载文章发布、文章阅读体验、特色消息发布方面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按时将当期文章目次及摘要等基本信息快速推送给读者,为读者提供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推出专题文章、高被引文章、与期刊专业特色相符的科技消息等富有专业特色的内容;3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没有发布任何内容,形同虚设。4种期刊实现了摘要式浅阅读与全文深阅读的顺利过渡;18种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体验度较低。13种期刊发布了出版计划、写作技巧、学术发展动态等专业特色消息,但多数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只是进行简单维护,较少推送信息。【结论】 中国地学类核心期刊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仍处在搭建与简单应用的初级层次,在办刊模式转变、多期刊协同、平台宣传力度等方面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发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问题,总结可以借鉴的运营思路。【方法】 采取内容分析与定量研究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科技期刊公众号的研究,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结论】国内科技期刊应重点从公众号的定位、制定KPI考核指标、建立专业运营团队和进行跨媒体资源整合4个角度入手,建立科学、有效地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国医学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现状,探究现存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更多医学期刊发展微信视频号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网络搜索法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收录的医药、卫生类期刊名称进行检索,获取期刊开通微信视频号的情况、信息资料、运营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总结问题并提出有效发展策略。【结果】 医学期刊微信视频号存在开通率低、信息资料不完善、运营意识不强、推送规划不够、平台活跃度不高、渠道引流不足等问题。【结论】 医学期刊在微信视频号领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建议充分发挥新型视频媒介优势及自身学科优势,积极投身微信视频号,重视平台建设,提高运营意识,构建推送体系,并注重用户互动性及多渠道引流,提升微信视频号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实验中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在线发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发布科学实验所获得但论文未能涵盖的信息的可能性与具体措施。【方法】 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并借助数字化出版技术的应用,以期解决问题。【结果】 在数字化出版模式下,可以有效解决科技论文未涵盖的科学实验信息的发布问题。方案如下:(1)利用科技期刊网站发布科学实验的原始数据、视频及音频信息;(2)将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发布作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职能之一;(3)创新数字化论文的形态,扩充其信息容纳量和种类;(4)探索科技论文的可视化发表和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出版模式,增强对科学实验所获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效率。【结论】得益于数字化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普及,已能实现对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作者队伍的建设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方法】依托官方微信的优点,介绍了官方微信的建立和维护方法。【结果】 结合多家期刊的办刊实践,通过增加作者对期刊的依赖度、助力作者跟踪学科前沿、加速青年作者的成长和作者队伍的扩大等举措,可以促进期刊作者队伍的建设。【结论】科技期刊在官方微信的建立和维护过程中,可以调动作者的积极性来共同完成,同时依托官方微信的构建,加大对作者队伍的进一步完善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微信视频号的开设和运营情况,提出科技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策略。【方法】 以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280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利用清博大数据提取相关微信视频号2021年的传播指数展开分析。【结果】 截至2021年,280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中,共有67种期刊开设了微信视频号,占23.93%。其中,6.07%的期刊微信视频号由期刊编辑部开设,17.86%的微信视频号由主办单位开设。另有76.07%的期刊未开设微信视频号。已开设的期刊微信视频号存在用户定位模糊、运营水平较差、与用户的交互程度不够等问题,传播能力普遍不足。【结论】 科技期刊要明确微信视频号的目标定位,开展有效运营,强化与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的连接,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发现并解决人工智能应用于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现实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中文科技期刊出版全流程。【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文献调研、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进行界定,梳理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剖析可能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结果】 目前存在应用场景单一、技术层次较低、缺乏面向出版单位的系统性和一体化平台、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等问题,其背后是出版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服务商进入壁垒较高、底层数据利用不充分、核心人才缺乏这4个方面的原因。出版单位和技术服务商应从坚持需求牵引、加强技术储备、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加强技术开放、增强应用可信度、提高从业人员人工智能素养这5个方面促进人工智能在中文科技期刊中的应用。【结论】 人工智能在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仍不充分,应进一步加强探索与尝试,未来人工智能可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业发生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国内科技期刊在优先数字出版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各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期刊官网、国外数据库、国内如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调查50种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情况,分析其特点及常见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目前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正在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比例仅占18%,且绝大多数期刊选择国内外大型数据库进行优先数字出版,其中英文刊选择国外数据库,而中文刊则选择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的常见问题包括优先版本中编辑差错较多、版本更新不到位和DOI标注比例不高等。[结论]国内科技期刊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进程尚须加快,一方面须努力提高优先出版内容的编辑质量,另一方面应不断探索各期刊最适合的优先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出版布局、刊群建设和学会对期刊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我国数学领域学会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研究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建设情况,并总结我国数学领域学会的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结果】 创办新刊,发行电子期刊,OA出版,期刊集团化、集群化发展,建立国际化出版平台,建立评奖制度等是美国数学学会促进期刊发展采取的措施。我国数学领域学会在期刊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国际化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采取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结构布局、推进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学术出版和传播平台、加大对期刊的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策略,可促进我国数学领域科技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国际科研人员对我国入选Scopus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声誉评价,探索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对策。【方法】 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从一般印象、期刊论文、出版服务与业绩、办刊团队、目标与管理、社会责任6个方面考察国际同行对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主观感知,对7个学科的643份有效回收问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个学科的整体声誉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但是农业与生物科学、材料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在领域知晓、领域认可、学术贡献与应用价值的部分指标上获得的评分更高。【结论】 7个学科的英文科技期刊整体都需要提升领域知晓度、认可度和媒体曝光度。优势学科英文科技期刊进一步加强吸引国内高水平成果,提升国际知晓度和认可度;次优势学科英文科技期刊提升论文学术质量和国际可见性。期刊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健全科研评价措施和制度,引导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建立良好学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当前中国海洋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海洋学期刊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智库服务体系的科学保障作用。【方法】通过资料汇总调研,分析当前中国海洋智库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学术期刊发挥智库服务功能的普遍做法,探究海洋学期刊主动参与智库服务功能建设的其他可行路径。【结果】当前中国海洋智库仍存在前瞻性、针对性不强,品牌特色不明显,多学科融合不足和资政意识薄弱等问题。海洋学期刊应在向政府、企业、社会输送知识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需求为导向主动选题策划,以论坛、专栏等形式搭建平台窗口,以优先出版等手段提升成果产出速度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智库建设体系中。【结论】学术期刊应凭借多年办刊积累的信息优势,增大自身“扭矩”,主动吸引企业和政府的关注,聚焦重点议题,征集遴选出优秀成果,为政府、企业在增进科学认知、落实科技战略、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科学、权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