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本文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矫正研发活动的自选择效应,考察了食品企业广延研发决策的决定及其对利润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资经由产品多样化渠道和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显著地促进了研发企业利润表现,平均而言,食品研发企业通过研发投资能实现16.07〖WTB3〗%〖WTBZ〗的利润溢价,由此可以拒绝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研发投资与企业市场绩效无关”论断.食品企业在研发市场中基于比较优势实现分离均衡,大型企业具有引领研发投资的内在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推动产业重组,但须慎用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
依据中国367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7—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Sys_GMM模型,得到企业研发强度与企业收益、风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计算出企业研发投入的收益—风险耦合区间和积极退耦、消极退耦区间.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收益与风险并不匹配,落入耦合区间的样本企业仅占1.86〖WTB3〗%〖WTBZ〗.有94.79〖WTB3〗%〖WTBZ〗的样本企业落入收益—风险积极退耦区间,对于绝大多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研发投入是以较小风险博取较大收益的趋利行为.实证结果显示,12.68〖WTB3〗%〖WTBZ〗可被看作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上限.当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2.68〖WTB3〗%〖WTBZ〗后,创新活动将进入以较大的风险代价获取较小收益增长的收益—风险消极退耦阶段.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更客观地评价企业研发活动的价值、更全面地掌握企业研发收益的风险代价、更精准地实施企业风险预警,并为企业管理实践摆脱“高收益—高风险”与“低收益—低风险”的两难困境提供启发,为企业确立最佳的研发投入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了1995—2011年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了技术标准等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在证实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结论:技术标准每增加1〖WTB3〗%〖WTBZ〗,将使得技术创新效率提高0.081〖WTB3〗%〖WTBZ〗;企业规模与新产品出口导向对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在研发活动经费上的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鲍宗客  朱魏巍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91-1700
中国研发企业的生存问题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决定着这一战略到底能走都远。本文运用生物领域的事件史分析法追踪了2000年成立的研发企业生存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生存溢价。研究发现:首先,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研发企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生存溢价,如果把基于退出机制不完善而形成的僵尸企业排除在外,研发企业要比非研发企业多抑制7.25%的生存风险;其次,研发密集度与生存风险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研发密集度和生存风险之间存在大致的"U"型关系;最后,实质性研发企业能够显著降低生存风险,拥有较大的生存溢价,研发行为扭曲的企业则不具有生存溢价效应,其生存寿命反而要低于非研发企业。这一结论揭示了中国研发企业总体上不具有明显生存溢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发行为扭曲吞噬了实质性研发企业的生存溢价。那么,中国的研发激励政策在扶持企业进行实质性研发的同时,应当建立相应机制纠正企业的研发行为。  相似文献   

5.
使用1999—2007年中国〖KG(2x〗制造业企业数据,以新产品产值与研发作为创新指标,对中国的出口学习效应进行检验.首先构建Probit模型探究企业参与出口是否会提高其进行创新活动的概率;其次将样本按照所有制、规模和所在地区进行分类,研究这些差异对企业出口学习效应的影响.企业参与出口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产品创新和研发的可能性,同时出口学习效应还会受到企业内外部〖KG)〗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振伟  刘云 《科研管理》2017,38(9):52-59
本文基于软件与信息企业的微观截面数据,应用Tobit模型,检验了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及政府补贴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存在U型关系,国有企业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在研发投入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企业年龄、企业利润率与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政府补贴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出口、资本密集度对企业研发投入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2005-2007年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我国仅10%左右的企业有研发活动,在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中49.25%的企业研发活动不稳定;年销售收入大于3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其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0.52%;研发投入产业分布具有明显重型化工业结构特征、地区分布不均衡;政府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的特征明显;大规模、寿命期长的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比例高、研发投入总量大,但研发投入强度反而更低;研发投入集中度较高,约1/4的研发投入集中在有研发投资活动的3%的企业里,研发投资还没有成为一般企业的自主行为.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第一,企业规模、年龄等内部因素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总量,但显著负向影响研发投资强度,企业规模与“研发投资/总资产”表示的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利润显著正向影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但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第二,地区财政的科技支持、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显著提高了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对国有企业的作用大大超过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投入存在两难: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大、强度高,主要来源于财政和信贷支持,企业缺乏内生的激励与资金来源;私营企业创新投入有内生激励,但缺乏政府财政支持、尤其信贷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11-2015年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创业企业的统计数据,以销售收入、利润率和存活率三个不同指标测度海归与本土企业的绩效差异。我们首先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法将特征相似的海归企业和本土企业进行配对,进而采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海归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及企业法人代表的受教育水平和企业的研发投入两类知识资本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海归企业的三个绩效指标均显著低于本土企业,高学历和高研发投入均会削弱海归对创业绩效的负向作用。这表明海归在融入本土情境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其创业绩效的提升,而知识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海归的“外来者劣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建立因素分解模型,通过构建创新产出变化的LMDI分解模型,综合考量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研发强度、区域创新效率及整体经济发展4个因素对长江经济带的创新产出变化的驱动效应.以每万人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产出的解释变量,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3年的专利申请量进行结构分解,定量化各驱动因素的贡献.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率最大,为57.05〖WTB3〗%〖WTBZ〗,其次是区域研发强度贡献率为27.08〖WTB3〗%〖WTBZ〗,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为18.40〖WTB3〗%〖WTBZ〗,区域经济结构效应为负,贡献率为-2.53〖WTB3〗%〖WTBZ〗.最后,针对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匡桂林 《科研管理》2021,42(2):138-148
本文基于5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效应模型来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来发现员工年龄与人力资本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年龄的确可以揭示人力资本变动差异,这个可以通过边际贡献变动的差异来解释;第二,企业员工的边际贡献率曲线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形,在31~40岁达到了贡献峰值;第三,41~50岁人会对其他人产生“挤出效应”;第四,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后职业生涯阶段的贡献。因而,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或管理员工的年龄结构来改善经营绩效。 〖HT5”H〗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以研发效率为切入点建立基于生产率的R&D模型,推导R&D投入相对于研发效率变化的规律:在R&D规模报酬递减的前提下,研发效率和企业R&D投入之间的互动呈正向关系.针对2003—2010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个结论,并对政府R&D激励政策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检验结果还证明,生产率、市场竞争、盈利能力都能够显著影响R&D投入规模;资本密集度较高或者市场竞争度较低,R&D投入关于资本密集度的弹性为负,而当资本密集度较低的时候,R&D投入关于资本密集度的弹性为正;在自由竞争市场中,竞争有利于创新,而在垄断型市场中,垄断更有利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贸易摩擦是否影响中国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升级发展,企业附加值、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专利申请影响究竟如何,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现有文献为基础,构建了检验模型,以2013~2018年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贸易摩擦确实严重影响了企业附加值以及发展,研发支出对专利申请的影响效应显著,研发人员数量则无显著效应,专利密集度越高产业受到的贸易摩擦影响程度越低。据此,本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旨在检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支持对在孵创业企业研发活动施加的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孵化支持划分为桥接(bridging)、缓冲(buffering)两类机制,其中,桥接机制主要包括网络支持,缓冲机制包括资金支持和设备支持.通过对2008—2010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证实网络支持与在孵企业的研发投入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资金支持、设备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双边交互视角探讨企业研发人力资源对孵化支持的调节作用.数据分析表明,在孵企业人力资源减弱网络支持与在孵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倒U形关系,削弱设备支持对在孵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喻  王素  陈玉文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3):108-114
基于对中国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与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关系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医药本土企业研发投入提供参考。通过构建VAR模型,选取1995—2016年医药企业相关数据,对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和医药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动态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每增加1%,医药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加0.87%,反之不成立;且这种正向推动作用存在3年的滞后期。医药外资企业在华对研发的投入高于中国医药本土企业,且相比而言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国医药本土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差距与挑战,继续深化与外资企业合作交流,增强研发投入意识,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源”资本和异质性视角,本文采用2006-2017年“走出去”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研发投入这一“内源资本”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边际效应;并进一步讨论了“外源资本”政府补贴对这种边际效应的“杠杆作用”。研究表明:(1)企业“内源资本”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国际化绩效,且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部企业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具有稳健性;(2)企业“外源资本”政府补贴并未与“内源资本”研发投入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相反,还会削弱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突出地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部企业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企业中。上述结论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合理进行研发活动以及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并最终加快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步伐提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08—2011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税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为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提供微观经验证据.实证结果发现,企业税收负担改变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前期税收负担越高的企业,研发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强;税收负担越高的企业,报告的研发投入强度也越高.实证结果说明,税收负担挤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资,同时也强化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避税的激励.挤出效应削弱企业创新能力,避税激励导致企业报告的研发投入强度偏离其真实研发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企业研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激励企业研发活动的主要政策工具。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及配套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发布,标志着我国研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优惠度也达到了新的水平。本文基于对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128家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随机效用模型对我国现有研发支出税前扣除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也检验了其它一些变量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的新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大小对企业研发投资有正面影响,但并不显著。另外,资产报酬率、现金流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企业性质与研发投入负相关,但资本密集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背景下,将创新要素作为终极制造能力要素的沙堆模型不再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现状,本文将制造能力沙堆模型中创新要素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并采用IMSS2009数据库对调整后的沙堆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制造能力要素间的累积效应普遍存在,创新要素可以为其他要素的提升提供支持,制造能力提升的最佳次序是:“质量→交付→创新→柔性→成本”.此外,从学习的视角来解释制造能力要素间的累积效应,并讨论了不同战略选择下的企业制造能力提升路径.本研究对传统的沙堆模型进行了拓展,拓展后的沙堆模型更能发挥创新要素与其他制造能力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更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对制造企业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HT5”H〗关键词:〖HTSS〗 沙堆模型; 创新要素; 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武威 《情报杂志》2013,(2):191-195
以我国1998~2008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与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包括R&D投入和非R&D投入在内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对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外资研发通过显著促进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进而对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各区域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对外资研发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企业研发投入对其后续业绩的影响,并检验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提供的大样本数据,结果发现:研发投入能显著提升公司后续业绩;同时,公司融资能力越强,同等研发强度对后续业绩的提升越大.采用主营业务利润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两个指标度量公司业绩,同时考察后一期和后两期的业绩,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