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孟浩  周立  何建坤 《科学学研究》2007,25(5):978-985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阐述了创新能力转移过程中创新参与主体及其关系,然后从公共选择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 这为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机制可以加快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及共赢。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阻碍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成功运行。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信号博弈模型,分析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成功运行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任务是转移、应用和创造知识。文章以面向协同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淄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实践为研究背景,协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的科技资源,促进了淄博区域信息沟通,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分析归纳了服务的效果、问题及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做法,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地方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区域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必要性,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分析了它与技术转移的区别,设计了相应的判别标准,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2011计划"的深入推进,探索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升知识转移效率与知识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是协同创新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构筑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此,本文通过对协同创新理论及其实践模式的深入考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协同创新组织的知识转移演化过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与验证。最后在此基础上,从4个不同的维度,提出了促进协同创新主体间知识转移效能的相关激励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年会上了解到,由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牵头组建的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目前成员已达158家,与国内5家重点技术转移服务联盟(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东北技术转移联盟、甘肃省技术交易服务联盟、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方刚  谈佳馨 《科学学研究》2020,38(7):1325-1337
为了探究互联网给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增值带来的影响。本文从知识生态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生态系统模型,并运用生态机制解释其中的知识增值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引用“华为&清华”协同创新案例,基于现实数据构建知识增值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研究表明,互联网可通过改善知识种群的知识创新环境、增强知识种群的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意愿、为知识种群提供知识服务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实现增值。最后,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在促进知识增值方面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凯  胡赤弟  陈艾华 《科研管理》2019,40(8):166-178
有关产学合作与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忽视了以“知识双向动态流动”、产学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本文基于能力和网络的理论视角,分别从20个省级区域抽取科技经费收入前3的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网络能力对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嵌入性关系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内部交流和大学领导的作用比较有限;嵌入性关系在网络能力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构建嵌入性关系是提升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9.
原长弘  张树满 《科研管理》2019,40(10):184-192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仅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基于中国转型经济情境,文章廓清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跨层整合了宏观层国家创新系统和微观层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并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框架。该框架打开了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互动下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自身技术创新的黑箱,探讨了企业家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机理。另外,文章拓展了现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基础上,提出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实质为协同创新生态网络的子网络.基于协同创新生态网络视角,结合已有文献相关研究,从政府、外部环境、内部环境3个维度提取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的因素,增加创新网络影响因素,采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权重确定.以西安市为例,得到影响其科技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其中宏观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最为关键,其次为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协同能力.最后提出完善政府支撑政策、提高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建立高端科技服务聚集区等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城市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全面覆盖科技创新产业链条的集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肖峰 《中国科技论坛》2003,(2):31-32,55
中国目前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通过消费创新可以形成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社会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创新网络、创新生态与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扬德 《软科学》2007,21(3):122-126
在介绍创新网络、创新生态以及自主创新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技术链上的技术合作视角阐释了企业自主创新机理,最后,从创新生态角度审视了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创新流程与创新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企业创新流程与技术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探讨了企业基于技术周期不同阶段的创新模式选择,指出了企业平台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区别和联系,并比较分析了海信集团与海尔集团在创新模式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概念的再界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共同构成了创新行为演进的主要形式,它们是同一创新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在个方面。知识创新是技术变革的基础,技术创新的实践反过来又能不断拓展知识创新的问题域,并为加速知识创新提供技术手段的支撑。制度创新,一方面保证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成果能在市场利益机制的牵引下良性循环、流动通畅,另一方面,制度创新的边界最终决定于知识与技术的存量,技术变革会直接引致制度边界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创新新模式--集成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复杂市场竞争、科技“大爆炸”以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不适用,取而代之的将是面向战略需求的集成创新模式。本文分析了集成创新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开展集成创新时应注意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16.
渐进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在性质上存在冲突,企业需要通过选择合理的创新模式来获取竞争优势.目前,学术界关于创新模式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创新模式的内涵、差异以及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本文围绕这三个方面对创新模式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严格说来,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均未形成完善成熟的理论架构,但已具有各自明显的研究范式特征。从理论源起开始,通过对二者在概念、分类、结构与机制等方面比较,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得以深入澄清。而对其研究方法和未来走向的进一步探讨,更加深了对二者的辨析。  相似文献   

18.
卢锐  吴云  王军 《中国科技论坛》2012,(2):42-47,63
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一种非连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低端破坏和新兴市场等独特价值进入非主流市场,建立起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改变了行业既有的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本文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技术和商业层面分析了比亚迪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比亚迪所存在的突出优势和弱点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传统创新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与传统创新相区别的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从破坏性和风险性两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异,并从组织结构、翻新流程、创新来源、知识管理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时传统创新管理的挑战,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培育突破性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短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只有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保证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了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营销创新、资本运营创新和战略管理创新,剖析了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高管团队的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的制度创新问题,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