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基于减灾能力评价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若柔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126-126,174
我国作为世界上洪灾多发的国家之一,洪灾的发生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如何减轻洪灾损失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估洪灾损失是洪灾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在当前信息社会,水利部提出了实现我国水利事业信息化的总目标,各省市也相继开展了水利信息化的工程项目。GIS作为新型技术手段已逐渐被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其在灾害模拟与评估方面的发展为灾前预测与灾后应对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与手段。针对GIS技术在洪水灾害评估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亮  何凡能 《资源科学》2020,42(4):661-671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广泛重视。恢复重建规划作为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公共政策,对其开展实施评估将有利于保障恢复重建的高效实施与灾区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相关进展了解研究现状,为后期构建综合性的评估技术提供基础。结合对国内外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内容与方法的整理分析,对比归纳各类规划实施评估的经验与不足,结果表明:目前规划实施评估主要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传统规划为主,由于灾区具有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脆弱等特征导致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面临更多挑战;现有评估多以传统规划评估理论为基础,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灾害经济学理论等完善自身理论体系;评估内容较多关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还需对社会公平、文化保护等予以关注;评估阶段多关注规划实施结果,较少关注规划实施过程与实施影响;评估方法在各个阶段存在差异,定性与定量方法有待综合运用。未来需要通过设计全阶段的评估流程,构建综合性评估体系与开展灾后可持续性评估以提升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5-2009年日照市三个气象观测台站年平均雷暴日和2005~2009年雷电灾害损失资料,结合日照市地理、土壤、人文和气候等特征,提出了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日照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并进行了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日照市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不仅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还受地方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也取决于当地采取雷电防护措施的状况和防雷技术水平,日照市市区属雷电灾害高易损区,五莲县属雷电灾害较高易损区,莒县属雷电灾害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6.
采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出的最新风险表达式,利用基础地理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按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方面,建立基于评价因子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山东省潍坊市为研究区域展开风险评估研究,利用GIS技术绘制潍坊市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潍坊市干旱灾害风险最高的区域位于寿光市;青州、临朐、昌乐和潍坊市区为次高风险区;安丘、昌邑和诸城三市县为中风险区和次低风险区;高密市的干旱灾害风险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海冰灾害已经成为我国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的最严重海洋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科学评估海冰损失对于防范日益加重的海冰灾害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层次分析的方法,借鉴其他灾种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海冰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两个方面评估了海冰灾害损失,旨在为相关海域防范海冰灾害,减少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雾灾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需要,在识别雾灾风险的基础上,综合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借鉴相对成熟的地质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方法及经验,着重介绍了可用于雾灾风险评估的人工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度法、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评价方法、栅格叠置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并对各个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1953-2007年登陆或对浙江省有重大影响的台风历史案例数据,考虑影响台风灾害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台风致灾因子、承灾体暴露性影响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表示承灾体暴露性影响因素与承灾体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处理,提取主成分作为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在2006年和2007年影响浙江省的2个台风的实际预测中,主成分RBF预测能够减少台风灾害损失的误差。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实际台风灾害损失预测,有效地提高预测台风灾害损失值的可靠性,对于浙江省乃至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低空遥感技术与地震堰塞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无人飞机和直升飞机机载光学传感器,沿江河走向对5.12汶川地震产生的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貌变化造成的堰塞湖和相关灾害进行高分辨率、低空遥感的灾害信息获取和灾情评估技术;展示了部分灾后遥感影像;并给出了灾后应急信息采集技术框架方案.  相似文献   

11.
冰冻圈灾害特征、影响及其学科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灾害包括陆地冰冻圈灾害、海洋冰冻圈灾害和大气冰冻圈灾害,冰冻圈灾害分布广泛,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巨大。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越来越高,使冰冻圈及其影响地区消除贫困、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早期,冰冻圈灾害学主要以单灾种的致灾事件、灾害影响和防治研究为主,且多集中于雪崩、冰湖溃决和冰川泥石流灾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冰冻圈灾害学研究范畴扩大,冻土灾害、海冰灾害、冰凌灾害等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近10年,伴随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冰冻圈灾害学学科体系正在孕育发展,且在冰冻圈灾害风险、影响与适应方面进展显著。基于已有研究,文章详细阐述了冰冻圈灾害学学科内涵,评述了冰冻圈灾害时空特征及其综合影响,进而提出了未来冰冻圈灾害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正在成为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因素,能源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包括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在内的影响因素。本文旨在研究气象灾害对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的影响变化情况,将气象因素引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1987-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的分析,研究能源行业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历年敏感性影响,并具体分析气象灾害对能源行业产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气象条件变化对华北地区各省市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一,但总体而言对能源行业产出存在显著敏感性影响;②就整个华北地区而言,低温冰雪灾害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程度远大于高温、干旱、洪涝等灾害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程度;③从历年变化的角度来看,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对气候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变化情况,与各省市相关气象灾害的分布和损失情况存在某种一致性。根据敏感性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钟章奇 《科研管理》2020,41(2):94-103
基于自主体模拟(Agent-based Simulation, ABS)方法,本文将微观尺度上多区域间企业创新扩散和宏观尺度上产业发展联系起来,构建一个从异质性企业出发,到区域产业结构进化的解释框架,来探索创新扩散驱动下的全球产业结构进化,以期为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全球经济产业治理政策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发现:首先,对于全球各国家或者地区而言,过程创新更有利于推动其第二产业发展,而产品创新则更有利于驱动其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发展。而模拟研究则显示近年来全球产业结构进化主要受到来自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共同推动。其次,本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未来一段时间内(2012-2030年),对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第一产业的产出份额在国民经济中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分别约减少了6.12%、0.67%和1.23%。中国第三产业的产出份额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增加了约6.15%,其次是美国(4.20%)和俄罗斯(0.84%)。而就第二产业的产出份额而言,除美国和俄罗斯等地外,其他地区的份额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4.
钟章奇 《科研管理》2006,41(2):94-103
基于自主体模拟(Agent-based Simulation, ABS)方法,本文将微观尺度上多区域间企业创新扩散和宏观尺度上产业发展联系起来,构建一个从异质性企业出发,到区域产业结构进化的解释框架,来探索创新扩散驱动下的全球产业结构进化,以期为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全球经济产业治理政策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发现:首先,对于全球各国家或者地区而言,过程创新更有利于推动其第二产业发展,而产品创新则更有利于驱动其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发展。而模拟研究则显示近年来全球产业结构进化主要受到来自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共同推动。其次,本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未来一段时间内(2012-2030年),对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第一产业的产出份额在国民经济中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分别约减少了6.12%、0.67%和1.23%。中国第三产业的产出份额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增加了约6.15%,其次是美国(4.20%)和俄罗斯(0.84%)。而就第二产业的产出份额而言,除美国和俄罗斯等地外,其他地区的份额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暖是人类社会需要共同应对的挑战。但气候灾害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现有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本文搜集了77篇研究文献、1833个参数估计值,根据数据来源、灾害类型、灾害变量、恢复力因素、估计方法和发表特征等六方面的数据,采用Meta回归方法,分析了研究结果差异性的偏倚来源,总结了气候灾害影响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结果表明:(1)气候灾害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影响,但直接经济损失研究存在显著的发表偏倚;(2)灾害的时间跨度及所在区域的发展水平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较大,总体而言,气候灾害对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的影响更明显;(3)GDP、教育、投资、开放性、人口密度、制度水平及灾害援助等恢复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结果,但在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研究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最后提出,未来可研究各种恢复力因素的作用机制和具体影响,本文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是已有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潘航 《科教文汇》2014,(30):217-218
在对秦皇岛市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对秦皇岛市区域经济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市在经济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的优势带动作用,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的发展,以期消除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且主导产业各异,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依然面临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技术转化投资市场不活跃等问题,亟需开展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研究首先构建了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然后基于创新价值链对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过程按科技产出、物化产出和价值产出三阶段开展创新效率评价,运用DEA分别考察各阶段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差异。结果表明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优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但并非各环节均DEA有效,在物化产出和价值产出环节资源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投入冗余现象严重。研究提出了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通过梳理归纳疫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疫情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机遇,并从市场和政府角度分析疫情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疫情为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驱动力主要来自疫情冲击下的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需求。实施“增强动力型”结构改革是政府化疫情危机为产业发展新动力、培育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1997、2002以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中国经济产出对于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的诱发和依存关系,对1997-2007年间中国产业产出增长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最终需求对于中国生产的整体诱发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中国目前的生产诱发效果重心主要在工业部门,且迅速地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2)1997-2007十年间中国产业产出的依存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经济已经从"内需依存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3)1997到2007十年间中国产业产出的增长约有90%归因于最终需求的拉动,由技术进步所推动的生产增长约占整体的10%,但从产业结构上看,近年来中国经济重心过于倾向于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耀光  韩增林  刘锴  刘桂春  张璐 《资源科学》2009,31(12):2192-2200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形成的各种生产和生活事业的总和。根据国民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的内涵,海洋经济中的海洋产业也可以确定主导海洋产业。论文分析了形成辽宁海洋产业的资源基础、海洋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发展与结构特征等。由研究可知,辽宁主导海洋产业不仅随时间呈增长趋势,而且在地区分布上趋向于均衡。在确定主导海洋产业的方法上,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主成份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可以明确具有优势增长和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部门,通过主成份分析可以明确综合实力水平强的海洋产业部门。把2种计量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海洋水产、滨海旅游、沿海造船和海洋交通等为辽宁的海洋主导产业。论文最后对辽宁的海洋主导产业的布局提出了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