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圆的标准方程”是人教版高二(上)册第七章第七节“圆的方程”的第一节课。实际上圆是一种简单曲线,它是学生学习了“平面解析几何初步”部分“直线与方程”之后,“圆锥曲线”之前,从方程角度进一步研究圆及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是从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圆的方程”是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解析几何这一部分起着承前启后、巩固与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邵贤虎 《中学数学研究》2010,(11):F0002-F0002,1-3
《双曲线标准方程》这节课的难点是由双曲线的定义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面对生源状况不同的班级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很值得研究.最近,在南京市教研室的策划和组织下,进行了教研活动的新尝试.这就是先确定一个教学课题,通知来自不同区县的两名老师准备,在两个生源状况不同的班级开设“同课异构”研究课.笔者有幸开设了其中的一节研究课,参与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学生省时、有效地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讲解椭圆的定义以及椭圆的教学思路;第二,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教学思路;第三,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有心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推导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文[1]就椭圆标准方程推导过程提出了反思,并揭示了其推导过程中两个重要方程的几何意义,其中前者就是椭圆的第二定义.但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人教A版)已淡化了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只出现了例题),不再强调第二定义的一般形式.[2]所以笔者认为,将其交与学生在新课中讨论有所不妥,并进一步复杂化了其推导过程,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有没有更加简洁而又同样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通讯》2006,(4):88-105,I0039-I0047
实质追索 复习本专题我们应做到:(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圆锥曲线是平面解析几何的重点内容,而圆锥曲线定义又是圆锥曲线的基础,它不仅反映了这些曲线的本质,而且也是我们推导标准方程的依据和解决有关问题的一把钥匙,高中生由于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定义往往只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而把注意力放在解题上,针对学生这一实际情况,在圆锥曲线定义的教学中笔者着重做了以下两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数学概念常规教学是围绕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展开,这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时有冲突,容易造成易错点与难点.“双曲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采用学生动手实验、与椭圆对比研究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对学生操作中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原因分析及效果分析中,让我们看到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椭圆第二定义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疑点.其关键是做好从第一定义到第二定义的过渡.几次听课中,几位老师都是直接写出第二定义(教材中例4),然后化简,最后总结道:虽然两种定义形式不同,但轨迹方程是相同的,都是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感到茫然.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定义形式不同,轨迹方程相同呢?  相似文献   

9.
《平面解析几何》课本对椭圆第二定义的提出,是采用提出新问题,然后加以推证得出与第一定义相吻合的椭圆标准方程.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这条直线L:x=a^2/c是怎么确定的?“距离比”这个常数c/a又是怎么想出来的?总之,这个定义来得比较突然,为了荨找知识结构,我们以椭圆为例,从椭圆第一定义的概念引出过程中导出椭圆第二定义,使学生不感到突然.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在的学校曾举办过一次市级教学公开周活动,其中高二的三位教师上的都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使用的教材是人教A版《选修2—1》.笔者全程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其中关于课堂引入的研讨比较激烈.抛物线是继椭圆与双曲线之后的第三种重要的圆锥曲线,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坐标法,怎样合理地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1.
定义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一般来说数学中的定义都是充要条件,随带着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巧妙简捷的解题方法常常来源于恰当合理地运用定义,在高中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上)的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中,用  相似文献   

12.
某校招聘老师,笔者有幸听了一位优秀教师(说课比赛获省第一名,全国二等奖)的试教课,课题是“椭圆的参数方程”,该教师的上课流程大致是:首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已知圆心(a,b)和半径r,该圆的方程是什么?参数方程又是什么?(2)什么叫做曲线的参数方程?待学生回答后,接着出示问题(教师边叙述边画图):如图1,以原点为圆心,分别以a、b(a〉b〉0)为半径作两个圆,点B是大圆半径OA与小圆的交点,  相似文献   

13.
当下对于方程的教学,紧扣书本定义的为多数,真正挖掘方程本质的并不多。张奠宙先生质疑书本定义,并给予替代性定义,直指方程的本质。为此,笔者通过方程教学实践的探索,尝试淡化方程的泛化定义,把握核心价值,凸显知识本质,让学生的代数思维不断走向深入,最终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圆锥曲线的定义是推导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基础和根据,对于定义条件非常明显的题目不在话下,本文专门对圆锥曲线定义条件不明显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同学们运用定义解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一课内容包含一个概念、一种关系、一个定理.通过三个方程的引入,让学生产生困惑,激发求知欲,从而进入课题——利用函数的性质、图象去探究方程的根的情形.给出“函数零点”的定义,得到等价关系,探究零点存在的条件,引出“零点存在性定理”.对定理辨析,利用定理解决教材例1.再实战演练,归纳提升,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6.
1.问题提出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2第3.2.2节继“直线点斜式方程”后介绍了“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笔者在课上介绍完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及讲完例题后,在课堂训练环节,已知两点坐标要求学生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时,很多学生不太习惯直接用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求解,倒是习惯用上节课讲过的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求解.问其原因,学生回答说:其一,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推导就是用点斜式推出的,初中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就用形如y=kx+b待定系数法求解,形式上比较熟悉.其二,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结构复杂,限制条件较多,不易记住.学生的回答让笔者一惊,觉得颇有道理.从笔者平时  相似文献   

17.
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已知条件,根据已掌握的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求曲线方程.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本文谈求已知曲线类型的方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步骤为:定类型,定方程,定系数,简称“三要诀”.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拜读了贵刊2011年第5期王强国老师的《引领学生感悟方程的魅力》一文(以下简称《引》文)。对于王老师谈到的“方程遭遇学生冷落”的现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有同感.而且对于如何让学生掌握、熟练并自觉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提出传统高中数学教材对圆锥曲线部分的处理是通过公理化方法展开的 ,即首先给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轨迹定义 ,然后再通过推导其标准方程 ,去进一步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 .这样处理固然有利于把对象知识从纷繁复杂的背景中分离出来 ,使学生易于抓住知识的本质 ,但笔者以为这样做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缺乏对“圆锥”曲线的背景的论述 .为此 ,本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 ,设计了一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实验课 .目的是想借助数学实验帮助学生对椭圆进行必要的意义建构 ,并提出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以期…  相似文献   

20.
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至第2页例题1、2及配套练习时,设定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理解等式、方程、不等式的含义,能够通过对比辨析判断方程和等式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从两者的差别与联系出发深刻理解方程的定义,意识到方程是对现实复杂数量问题的一种直白式处理,是一种设未知数然后表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