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诵读”这个词,也许你并不陌生,但对于它的准确含义,恐怕就不一定了然了。先说“诵”。《周礼·大司乐》说:“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前人注释说:“以声节之曰诵。”由此可知,诵是有节奏的朗读。我们今天所说的诵,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熟读或背诵, 一是指吟诵。背诵,又叫“背书”。为什么叫背书呢?据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回忆:他小时候读私塾时,“每  相似文献   

2.
读为何物读为何物?有何重要意义?重新审视读之要义,对我们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不无裨益。读1936年版的《辞海》:(一)诵书也。见《说文·公羊传·定》元年:“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疏:“习其读,为习其经而读之也。”199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①看着文字念出声音。②阅读,默看(文章)。③指上学。④字的念法。诵《现代汉语词典》:①读出声音来。②背诵。③称述,述说。可见,“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义:一是“诵”,看着文字念出声音,有别于一般的“看”,这是“读”的最初意义;二是“看”,阅读,默看,“含于内而不宣于外,存于心而不传于人”,是在…  相似文献   

3.
来信谈到读书问题,很感兴趣。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帖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相似文献   

4.
格言,是言简意赅的一种隽语。凡能称得上格言者,都是广为流传、约定俗成、历久而新的语言。我们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岁月流逝,也许会淡忘了其内容,而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名句,这样宝石般的警句仍会在我们记忆的深处闪烁。这些格言宛如“金粒”照亮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诵读要求。那么 ,什么是诵读 ?为什么要重视诵读和怎样加强诵读的教学呢 ?“诵”,最早是指照着书本抑扬顿挫的念读 ,秦汉以后也指背读。东流的郑玄在为《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里的“以乐语教国子 :兴、道、讽、育、言语”作注时曾指出 :“倍 (背 )文曰讽 ,以声节之曰诵。”由此可知 ,“讽”是指忆读 ,而“诵”则是指照着书本有节律的念读。从“诵”的字形来看 ,按照《说文解字》上的说法 ,它“从言 ,甬声”。而从“甬”得声的字又多有跳动的意思。比如…  相似文献   

6.
吟诵法是传统教学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吟”是轻声地读或低声地唱,“诵”是进人文章情境而有所感悟地读。如何合理巧妙地应用这种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呢?  相似文献   

7.
阅读举要     
<正>阅读时候的心情得自己调整,务须起劲,愉快。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诵也是读,乃至喉舌绝不运动,只用目光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又按各句各节的意义,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大体总能听明白。最忌的是不能分解,不问关系,糊里糊涂读下去——这样读三五遍,也许还是一片朦胧。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人断言,当代中国产生不出大文豪,原因是缺少前人那种苦学的“苗子”、“种子”,缺少诸如大容量的诵、读、背等严格要求.这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不知它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这一方面的训练有无关系.忽视背诵,不是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进步,而是一种倒退和弊端.  相似文献   

9.
一、朗诵溯源(Tracingtheoriginsofrecita tion)朗诵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语言艺术。据《说文解字》记载 :“朗 ,明也。从月良声。”“诵 :讽也。人言甬声。”“讽 :诵也。大司乐。以乐语教国文。兴道讽诵之言。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 ,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也。又为吟咏 ,以声节之。……”在读字又有注释 :“读 ,抽也。……戏讽谓背其文。”(江苏广陵刻印社《说文解字》,段玉裁撰)据《辞渊》讲 ,朗有三义 :(一)明亮 ;(二)响亮 ;(三)高明 ;诵也有三义 :(一)朗读 ;(二)述说 ;(…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什么是“诵读”呢?从词义学的角度理解,有认为是“念(涛文)”的(《现代汉语词典》),有认为是“念、熟读”的(《辞源》),有认为“念、熟读、背诵”的(《汉语大词典》)。作为一种通俗的解释,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仅此解释,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够的。 “诵”和“读”,从词源上是有区别的。《说文解字》:“诵,讽也。从言,甬声”“讽,诵也。从言,风声。”许慎是将二字互训的,段玉裁作注时。依据《周礼·大司乐》对二字作了精辟独到的辨析。他说:“倍文日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而古诗文的传统教法往往是教师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结果是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学,既不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又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水平。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读为本,反复朗读,当堂背熟,培养语感”的诵读教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变古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诵读法的优点是:通过诵读有利于理解、吸收和熟悉课文内容,有利于体会文章感情和培养学生的语感。一、诵读法之“诵”、“读”训释“诵”和“读”,从词源上…  相似文献   

12.
归来兮,吟诵之教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吟唱诗歌的传统。这要上溯到先秦时代。那时崇尚“诗教”,学习“诗三百”,方法包括“诵”和“歌”等。 “诵”是响亮地读(含背诵), “歌”是演唱。根据陈少松先生考证, “唱”分成用乐器伴奏和清唱两种。清唱,古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心理、阅读训练、阅读测定的研究中,都不可避免地涉及阅读分类问题。因为阅读心理活动的特点随阅读类别变化而变化,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弄清整套阅读技能中各种技能的类别及其相互关系十分重要。现择其要者列举如下:1.诵读和默读。诵读是出声地读。它通过朗读、吟咏、念诵等形式,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气韵和感情色彩,便于读者集中注意、加强记忆和思维。诵读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识记效果。我们可利用诵读教学诗歌、散文,以培养学生语感。默读是无声地读。它通过唇读、心诵、视读等形式,视觉接收文字符号后,直接反射给大…  相似文献   

14.
伍火震 《学语文》2006,(4):54-54
“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方法之一”,“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读”。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教师的诵读带动。因为韵味是从吟中来体会的,兴趣是从诵中产生的,语感是从诵中来积累的,素养是从诵中培养的。  相似文献   

15.
李思超 《广东教育》2011,(12):53-53
语感首先就是寻求美和灵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涵诵,谓之“涵咏法”。其实我们所说的涵咏,并不像鲁迅先生所描绘的三味书屋里的读书那样:学童们在戒尺罚跪的严逼下,“放开喉咙读一通书”,“人声鼎沸”地乱喊一通。那“苦读”味如嚼蜡,实在很难达到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我要求学生必须根据不同的文学样式的不同特点,在认真诵...  相似文献   

16.
李诗家 《课外阅读》2010,(12):74-7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无疑强调了“多读”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作用。然而,在教育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很多老师认为,“读读诵诵”的教育时代早已过去了,当今时代应当推行的方法理应是“精讲多练”。笔者认为,“精讲多练”的确重要,但提倡“多读”、“读读诵诵”的朗读教学法仍然不能忽视。很多东西,看一两遍,乃至三五遍,难于理解,但反复诵读,甚至达到熟记成诵,那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其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小巷人家     
小城春色,小桥流水,小巷人家,多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啊!“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孩子时读的诗词,在高楼日益增多,小巷、水巷渐渐减少的今天,我想这些句子越来越值得歌颂与留恋了。也许过了多少世纪,小巷灭迹,然而人们还是在低诵它,向往它。  相似文献   

18.
从中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观、阅读意志、阅读情趣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日本就根注重这些。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我国传统的阅读观基本相同,把阅读归结为“赋、诵、读”。战后,情况大变。西尾提出了“通读”、“精读”、“达读”的“三读法”。他认为“读”是“解释”的准备,“读”是“解释”的基础,不建立在“读”基础上的“解释”,不能成其为“解释”。六十年代,儿童语言研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们的诗歌教学严谨有余,而灵性不足;解析明白,而诗意寡淡,也失去了诗歌张扬文化和疗救人心的作用。“读”,可以朗声齐诵,也可以意会默念,  相似文献   

20.
汪秀珍 《学语文》2008,(1):28-28
“阅读”,顾名思义,当然要在“读”上做文章。我认为,首先要抓好“诵读”,然后要抓好“精读”。“诵渎”和“精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