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专家说在共读图画书这件事上,一直存在着很多理念上的争议。比如,有的"派别"认为:不应该让阅读图画书有太多的功利性,就和孩子单纯地"在一起"最好;也有的"派别"就是专门指导父母如何用好图画书这个工具进行教育。再比如,有人说父母必须要亲自给孩子读图画书,也有人说,那么多讲得绘声绘色的音频故事,放给孩子听不就好了?那么,关于读图画书,孰是孰非呢?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幼儿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才宝贝"中国创始人刘慧琴女士,在天津举办育儿专题讲座。她指出,早教不仅要教孩子,家长的角色定位将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爱他,就给他最好的教育——很多年轻父母这样想。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适合您的孩子?父母如何  相似文献   

3.
主持 我们和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学习和使用英语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出于不同的心态,将孩子送到英语兴趣班,希望将来孩子在"地球村"中漫步自如。可让孩子在上学前就开始学英语,有必要吗?我们听听杭州安吉路早教中心父母们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在宝宝生命的头3年里,亲子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作用,"对得起"我们所付出的金钱和时间的投资吗?在这里,我们准备了一份早教报告书,帮助你对亲子班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亲子班热度测量同龄的宝宝们上亲子班吗?他们的爸爸妈妈对现在的早教机构如何评价?想知道一堂亲子课的费用是多少吗?《父母必读》对867位父母作了调查与采访。体验+数据,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吧!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父母心中永远的宝贝!作为母亲,关注孩子和自己的健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关心。谁不想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出现这样或者那样身体上不适的时候。上海是一个儿童医学科研与临床水准较高的大都市,然而,一旦有需要来沪就医的话,往往有些不知所措了。到医院应该怎么走,到哪里去寻找特色门诊、有名望的专家……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下面就请跟我们的特搜员安安与康康来为大家解读上海的寻医地图吧!  相似文献   

6.
张海艳 《黑河教育》2014,(11):84-84
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家长批评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看别的孩子为什么学习那么好......不知道这个时候您是否想到孩子已经被您贴上一张张你感觉不到的"标签"了呢?孩子被贴上"标签"之后,会失去信心,失去自尊,失去自我价值感。其实,这些简单的话语都会伤到孩子的自尊,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尊就是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被父母毁掉的。其实父母不需要投入太多,只要平时在与孩子的聊天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并且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欣赏并爱您的孩子。要知道您的孩子不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7.
0-6岁是儿童神经系统及各种潜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的早期教育阶段,许多家长把送儿童进早教机构等同于早教.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教机构只是早教的补充,不能替代父母的教育.为了保证早教的效果,父母才是早教的对象.父母应该首先接受先进的早教理念,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孩子施加影响,促进孩子早期健康发展、成长.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4,(2):14-15
正"亲子阅读就是一个有节奏的过程,要从父母单向读故事给孩子听,到孩子有一点点回应,再到亲子共读,最后到孩子的自主阅读。"蔡建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蔡建华主任以亲子共读举例,提出了"早教节奏"的理念。告诉父母们早教并非越快越好,很多时候需要等待,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不能一蹴而就。有时候过度刺激孩子的大脑,不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反而还会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他们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寄托在早教中心,认为每周上几节早教课就可以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却忽略了自身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教养的作用,从而走进了早期教育的误区。德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日本教育家井深大说:"孩子的教育从出生那一瞬间即已开始。"因此,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教育。要抓住孩子在感知觉、视觉、运动觉、情感以及语言等各  相似文献   

10.
"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我们常常听到子女们抱怨父母不理解,却很少见到孩子们理解父母用心、体恤父母辛苦。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血有肉甚至有难言之隐,我们做子女的为何不试着走近他们,体谅他们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11.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从0岁开始”,更有甚者将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这句话奉为家教圣经……随着这些观念的兴起,早教之风也愈演愈烈,全国很多大城市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孩子只有几个月时,父母们就开始带孩子参加各种价格不菲的早教班。  相似文献   

12.
正我为什么批评早教记者记者:现在社会上早教班盛行,您认为我们国家现在在儿童早教问题上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韦钰(中国工程院院士):早教班多是利益驱使,早教革命是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革命"。现在幼儿园教语文、数学,这不对。科学研究证明,孩子5岁以前没有情景记忆,到6岁才记得住,你叫他死记硬背没有用,他会忘掉的。6岁前学知识是在给孩子增加压力。小孩子早期学习不是靠记忆,而是环境。如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问与答     
《父母必读》2013,(3):108-109
多大上英语早教班? Q 我们家里大人英语都不是很好,但又想让孩子早点接触英语。请问专家,孩子多大可以上英语早教班?应该如何挑选英语早教班?  相似文献   

14.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大多数父母对待孩子早教的共识。只要有想法,总有实现的办法,可以这么说,经过了父母的努力,大多数孩子走出了输在起跑线上的魔咒,却又不得不面对新的尴尬:输在过程的沼泽和结果的陷阱中。  相似文献   

15.
五十多个健康可爱的孩子,不幸因父母感染HIV发病死亡成了生活无着的"艾滋孤儿".当地37岁的农民朱进中把自己的家建成了一所孤儿院,让这些孩子重新拥有了一个"关爱之家".然而朱进中本人也是一位艾滋病感染者,由于孩子太多他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难道真的让这些孩子重新回到"孤儿"的生存环境中去?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家长早教意识的提高及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早教机构相关活动,为婴幼儿的潜能开发及早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们该怎么理解宝宝的早期教育呢?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潘洁教授所说的那样,在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父母和亲情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尤其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来说.父母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悉心照料本身就渗透着许多教育因素,比如语言对话、情感交流、动作模仿、穿衣吃饭等.可以说,我们对宝宝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教育"活动.宝宝是在和我们的接触中,接收着各种生活和成长的基本信息,包括动作触摸、情绪情感、语言沟通、自主控制、人际交往和智力开发等.这些过程都需要家长有意识的约束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笔者主要从探讨0--3岁婴幼儿(宝宝、孩子)家庭早期教育的意义入手,从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粗浅的建议,以期为宝宝营造丰富多彩的成长氛围.  相似文献   

17.
《母婴世界》2014,(3):114-115
当国内首家拥有英国认证的婴幼“精英”早教机构出现时,社会上扰出现持续的热议。部分观点认为,社会资源的分化会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继承家族资源的孩子在能力上对比普通孩子有更多需求,所以提供的教育也必须是最好的。而另外一些社会观点则认为,“幼儿精英教育”夸大了早教的作用,同时过分强调差异化会导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也变相剥夺孩子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2020,(2):6-6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某种意义上讲,是养育孩子成就了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课程都补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修剪自己的生命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试想,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兴趣,又怎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又怎会去探索,去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呢?如果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开阔,这难道不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吗?所有这些改变,都表明我们在成长。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正>对孩子的教育,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多父母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揠苗助长,把孩子送到各种早教班。如果真有所谓的起跑线,我觉得应该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挫折、遭遇困窘、陷入僵局时,父母及时出手,引导孩子正确化解矛盾,破解迷局,放下顾虑专心学习。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家长往往很难准确把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或做出危险的举动时,父母必须学会说"不".怎样说"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家长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