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北省西部的太行山区现存着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民居,王硇村便是一例.本文从古村落和古民居的概念出发论证了王硇村属于古村落,其民居大部分是古民居,并通过分析王硇古村落民居的特色和现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区现存着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它们依山就势,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随着时间的流失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地处偏远山区的古村落出现了大量闲置民居。本文针对不同价值的闲置民居提出了创意性再利用的几种途径,并强调古村落民居的创意设计一定要以保持古村落的整体风貌为前提,使闲置的民居得以盘活,发挥自身的价值,自食其力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建筑的消防功能是目前对徽派建筑研究的又一新课题。皖南古村落呈坎作为典型的中国古代消防博物馆,从村落选址、水利建设、规划建设、民居建筑等方面给了我们大量信息,尤其其民居的高筑墙、高开窗、深挖井,对建筑各部分的处理和防火教育给了我们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20,(6):42-49
山西古村民居类型多样,是古村落重要的文化遗产,民宿业的发展为其活化利用带来了机遇。经过研究分析山西古村民宿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开发理念滞后、开发水平较低、管理人才不足和设施落后等问题。从资源挖掘、功能置换和文化融合三个方面探索山西古村民宿的开发利用思路,并探讨相关对策,有利于激发古村民居活力,实现活态化保护。  相似文献   

5.
现在徽州古村落民居的外部环境规划往往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没有充分体现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特色与优点,更没有涉及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以及周边绿化环境、水环境的营造理念和规划思想。因此,将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规划艺术应用到新农村民居建设,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规划艺术中的优秀成果,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使之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勇 《华章》2010,(17)
本文以山东民居中的影壁为例,结合影壁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功能与形式等方面的分析,集中论述了山东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民居影壁,并从影壁的形式特点、工艺技法、材料的运用等角度进行了探索研究.同时就民居影壁的区域性特征以及现状也做了相应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甘肃教育》2007,(4X):F0004-F0004
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安徽省黟县境内,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8.
婺源古村落生态景观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古村落从形成、发展、勃兴、鼎盛到衰落,历经一千五百多年,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和保留了传统的生态文化,古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装饰,都是在徽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其生态景观文化既具徽州古村落的共同特点,又有着独特的地方风格.本文在简述婺源古村落生态景观特点的基础上,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风水学说、宗族意识、历史文化、朱熹朴素美学等方面分析了婺源古村落生态景观的布局成因,解读了古村落生态景观中人与环境相互协调并行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六、七单元讲述了长城、秦始皇陵、布达拉宫、故宫、颐和园、明孝陵和十三陵、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等几项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古村落民居保护与开发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建筑。伴随着古村落的消失,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民族习俗也在消退。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村落被列为国家文物加以保护,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文物可以划分为文物实体和文物形态,利用产权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传统古村落民居的产权现状,及由此所引起的保护与开发的无效率性,可以给古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从江县有一个神秘的苗族聚落,叫"岜沙"(当地音读"bia sε")。当地人说,"岜沙"是苗语音译,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但是,在黔东南苗语中并没有"bia"这个发音。从意思判断,"岜沙"应该源自苗语"bi sai"。"bi"指"山坡","sai"意"荫茂",按修饰语后置于中心词的苗语语序翻译,就是"草木茂盛的山坡"。至于"bi sai"为什么会变成"bia sai",这主要是因为苗族在传播稻作文化的过程中曾与古越族结成苗越族群的缘故。"bia"是古越语,"sai"是苗语,两者结合起来才形成"bia sai"这个苗越混合语。笔者认为,"bia sai"是苗越两族共同传播稻作文化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大湘西古村落形态丰富,文化形态差异大,具有突出的建筑、民俗、美学、历史、旅游等价值。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质证,按照流域特点、城镇职能、地形地貌等要素时湘西地区的古村落进行了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湘西地区古村落划分为河谷盆地区和高原山地区。这些古村落呈集群分布,其发展演变反映了湘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物质载体,建议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差异开发、捆绑申遗、树立品牌.把大湘西古村落群打造成国际古村落休闲度假旅游名胜地  相似文献   

13.
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文化内涵散发着无穷魅力,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古村落文化旅游开始兴起,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成为古村落旅游成功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古村落旅游文化结构的分析基础上,尝试建立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模型,提出加强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与建立和完善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是提升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并通过浙江诸葛村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河南卫辉小店河古民居群保护性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旅游开发即将全面铺开之际,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小店河清代民居群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以期能对该村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古村落中孕育的传统哲学思想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在古村落的选址,空间布局,景观甚至是诗篇绘画中我们都可窥见一二。这些对于中国环境教育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源。通过利用古村落文化的思想资源,开发古村落文化的教材资源并加强古村落内外课程人力资源建设,可以让我们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中环境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如何影响普通老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传统乡村聚落和居住空间的历史遗存,古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景观形态和文化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宏村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视角对宏村的商业化现象进行探讨.面对当前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研究的薄弱现实,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分析得出了古村落宏村旅游商业化的特征.旨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加深对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古村落适度旅游商业化发展提供现实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传统古村落,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应用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重要方法,条件价值法(CVM法),计算支付意愿(WTP),得到结果为每年13.16亿元,其中存在价值5.559亿元,遗产价值4.100亿元,选择价值3.466亿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支付意愿受当地居民与游客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的影响。建议尽快解决当地居民与中坤公司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保护并永续张谷英村传统古村落。  相似文献   

19.
南海国族人源出东夷太吴、少昊和蚩尤三古帝南迁苗裔.史称“三苗”(后来未融入汉族的又演变为瑶、畲、苗三族,并继前三古帝联盟,以盘瓠为联合体总领),先后创造了吴城、大洋洲、浮滨文化。至西汉初建立了南海王国,拥有闽粤赣边诸地,置有天母寨、龟山二处祭天地的畴。王城在今潮州饶平南武山北的大质(挚)山东北麓。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外出旅游从单一浅层次的观光游,逐渐向体验式旅游发展。文章理论结合案例阐述了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面临的两难境地;古村落旅游整体开发及规划设计新策略。最后提出古村落的观光游和体验式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大部分历史文化积淀有限的古村落旅游开发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