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传统思维具有重直觉整体、人伦道德、天人合一、中庸中道、平和谐调的趋向以及具有实用理性的特点。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多重挑战 ,正经历着现代转换 ,在中西思维传统的比较中可探明未来中国的思维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调整体统一、偏重知觉体验、崇尚中庸调和、侧重内倾意向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其封闭、保守、漠视个性、忽视理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阻碍。而注重知性思维,能够采用分析方法、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相结合的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性,对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自我扬弃,并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3.
在两千多年儒家化的熏陶下,我们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经学思维方式,这种重传统-重权威的经学思维倾向至今仍严重困扰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本对这种经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创造力形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和谐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传统学说的许多论述中都渗透和谐思维的致思倾向.在当代,弘扬和谐思维的精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思维可以为我们增添无穷的智慧启迪.  相似文献   

5.
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优势特征,具有与现代思维方式相契合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思维内容的偏颇、思维形式和思维手段的缺失以及思维倾向的封闭保守,则与现代思维方式相背离。以现代实践对现代思维方式的要求为标尺,施行优化实践方式和现代素质教育等措施,是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自我扬弃和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直觉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含着重要的创造性品质,这种创造性品质对于当代研究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研究生在吸取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形式的合理因素的同时,还应积极吸取其缺陷所带来的教训,把直觉思维的合理因素同逻辑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直觉思维的真正内化,促成创造性思维素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包括三个部分:自然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的自然观重整体轻部分,重政治伦理轻自然;传统的方法论重直觉顿悟方法轻科学实证方法;传统的价值导向注重经验实用轻理论。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出发,通过中西对比,揭示了中国传统思维下中国不能产生近代科学和技术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国际关系思维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自己鲜明的四个特征:1.家国一体式的人伦化政治文化;2.兼收并蓄的正统化政治文化;3.自律自强式的德性化政治文化;4.力求稳定的和合化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的这些主要特征在我国古代社会外交实践中得到了多方面体现,形成了古代中国关于国际关系的特定思维与朴素认识,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重道义、轻利益;尚和平、恶攻战;倡中庸、抑极端;扬王道、弃霸道。我国古代形成的这些对待与处理国际关系的思维取向,实际上反映出了一国和平外交的根本取向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和互补性等特征和优势。矛盾辩证思维方式长于分析,注重事物矛盾的对立性,同时又不忽视统一性。但是,人们对此未能完整掌握和彻底贯彻,片面地将其理解为“斗争思维方式”,结果使传统辩证思维方式遭受冷落。现代系统辩证思维方式是吸纳古今中外思维方式的优点整合发展出来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现实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唐代以前在中国社会中居主流地位,此后随着儒学的神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让位于本体思维方法。与本体思维相比,现实思维方法强调:(1)思维的问题必须来自现实,从身边的问题开始;(2)思维必须从现实的具体情况出发,而不能从抽象的理念出发,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道理;(3)思维必须以现实为依据,而不能用前人的、书本的、以往的经验裁剪现实。中国文化从现实思维方法为主流转变到以本体思维方法为主流,西方文化则逐渐摆脱了本体思维方法。当现实思维方法居主流时,社会就会呈现勃勃生机,反之则会裹足不前。重新认识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现实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探索中华文化的宝库、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倍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思想足以供给当代社会发展的理论需求。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倾向于整体的、辩证的、和谐的思维特征,它就是建立在生机主义基础之上的和谐化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是使事物之间趋向于相互依赖、相互生发的有机统一的和谐状态。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诉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必将在超越自己的过程中重放异彩。因此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基本特征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取象比类”句式具有由此及彼的逻辑关系特点,这种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通过“取象比类”句法关系的探讨,结合西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就可以透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古汉语句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找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影响古汉语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环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线性道德思维、中国的保守性道德思维与西方的批判性道德思维、中国的直觉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理性道德思维三个方面。中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天人、群己、义利、德力”这四对范畴上。要使中国的传统德育发扬光大.就必须使其思维方式培养出道德创新能力,使其价值观形成整合。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极端的实用性倾向。这种倾向使传统数学研究在指导思想上重算轻理,数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受到极大限制,中国传统数学中固有的一些科学思想和方法没有得以继承和发展,抑制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系统科学的兴起,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思维模式,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思维下发展观理性反思的产物,是系统思维方式的具体运用和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法律化中人格观念,在关于人的本质、人性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直接决定了中西方法律传统的不同。这些差异,是由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化类型及其思维方式和社会特点所决定。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仅在于制度层面。更应深入反思中国传统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巨大,它深深地渗透于中国文人的血液中,以致无论现代作家的创作主题和心理怎样变化,其作品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人格的关系,以及史传传统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诗教的传统,从《三字经》、《龙文鞭影》等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到传统文化在启蒙文学读本中的渗透。20世纪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也是从童诗开始的,如叶圣陶的童诗创作接受五四文化潮流影响,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因素进行了有力的揭示与否定。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童诗的创作相对于其他体裁来说要薄弱一些,但仍涌现出以金波、雪兵、王宜振、邱易东、谭旭东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思维活动的意象性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文章系统考察了意象性思维的起源、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指出,中国传统的意象性思维方式与当今信息时代有高度的相融性。对意象性思维的创造性转化,既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理生活质量,又可以增进我们的认知能力,是当代心理学研究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古老文化。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本文从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体、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以儒家经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如从众思维、定势思维、对权威的敬畏等方面入手,分析和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对当前创造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