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梁小宁 《福建教育》2007,(12):37-38
一切阅读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换句话说,阅读离不开语言,数学阅读也不例外。数学语言能力是数学阅读的基础。准确、简洁、概括、凝练的数学语言影响着数学阅读的方式方法和学生的阅读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必须加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数学语言一般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以下结合这三类语言谈谈对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首先,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教学是离不开阅读的.大部分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正是因为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困难而造成的.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数学学习主要是包括对概念的阅读理解,所求问题的理解,只有这些环节畅通,确实读懂了题目的条件和要求,才会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这几年高考对学生的阅读数学的语言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懂数学语言,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不断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思维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筒约性和形式化等特点.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数学表达及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数学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语言的意义理解和表达,达成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70):91-92
数学作为一种交流形式包含的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与自然语言相差甚大。所以数学的阅读过程是一个转化、思考、理解的过程,它的改变对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具有重大意义。而当下"数字社会化"时代,大到市场行情分析小到产品的说明书都需要数学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阅读理解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来提出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有效对策。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扰,做到学生与老师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指描述科学的语言.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近几年来高考加大了对阅读理解题的考查力度,要求学生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描述.不仅如此,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学生总是反映只要题目内容较长,他们就会看不懂题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6.
数学语言,按其外形特征,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掌握数学语言的水平是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主要反映.近两年,高、中考试题中的阅读题悄然兴起.这类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数学语言的掌握情况.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语言有三种: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激发阅读的兴趣;二是指导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用于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语言称为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按外在特征归纳为三种形式,即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包括口头的普通日常用语).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以不同的数学语言信息形式进行沟通的.我们通过对问题的阅读理解、抽象思维、推理演算,直到问题解决,实质上是数学语言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或互译过程,也是数学语言各种形态的表达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语言的分辨、理解与使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发展,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我们教师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此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充分说明了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表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这里的语言是数学课堂语言,是将数学科学语言转化为易被学生接受的数学教学语言.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  相似文献   

10.
数学阅读是数学课堂教学重要构成元素,学生通过阅读将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相互转化,数学学习才会进入良性轨道.数学阅读能够成为学生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的桥梁,加强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理解答关键技巧,也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赵玲 《考试周刊》2014,(18):62-63
数学学科的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能让数学教学熠熠生辉。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增强数学阅读能力,使教与学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数学语言以严谨清晰、简练准确而著称,可以说数学语言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世界通用语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目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学者将这些课程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文化素养.其中,数学学科的学科目的有一点就是以数学方式表达及交流.我国现行《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也首次指出中学生应达到的数学语言能力的目标是:能通过观察、阅读和思考领会数学语言所表示的数学概念、原理;能正确使用数学符号,将现实材料模型化;善于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与推理的方法描述数学问题和证明数学问题,并且语言简约、条理清楚.  相似文献   

13.
数学的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各有优劣,若能在适当的时候将二者进行恰当的转换,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建立图形语言的角度不同,和对符号的理解不同,语言的转化也会激活解题思维,丰富解题的手段。数学语言中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的转化是重点,是触及数学核心思想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感悟语言的能力。因为阅读既是知识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读者与作者在情感上的联系与共鸣。所以感悟语言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一感悟语言所表达的基本意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新课程教材编写者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科书许多章节后都安排了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阅读材料”.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仅停留在书本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他们对数学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内化、加工和整理的过程,就是他们对数学材料中的不同数学语言进行转换的过程.数学阅读材料通常使用图表、符号和文字三类语言,有时单独使用,有时综合使用.通过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所阅读的材料,才能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蔺霄 《甘肃教育》2008,(5):49-49
数学交流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开展数学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与语文、外语等自然语言一样,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也承担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无论在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设置还是诸如中考高考等重大测评中,数学教育循序渐进地加大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考核,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依然不尽如人意.数学阅读能力是指从数学公式、图形、符号、文字等数学材料中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和智力过程的一种能力.我们认为,数学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数学现场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掌握好数学语言是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数学语言以严谨清晰、精炼准确而著称。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他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所以,学习数学语言是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约性和形式化等特点。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数学表达及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数学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应用和理解方面,数学语言有其自身特点,深层结构常重于表面内容,句法分析常先于语义理解。在数学教学方面,要加强数学语言的意义理解和表达,注意数学语言的语义转换、数学语言符号引入的自然性,以及教学语言句法特点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