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洁 《高教论坛》2008,(3):159-161
人才测评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技术。人才测评技术主要有心理测量、面试、评价中心技术等。职业测评系统可以从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和职业兴趣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测评报告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2.
面试,就是用人单位为更深入地了解应聘者情况,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工作要求而进行的招聘人员如人事经理等与应聘者之间面对面的测试过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主考官的提问方式,进而了解他的发问心理,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职业倾向测评是界定人的社会职业方向的科学手段。职业倾向测评对职业教育具有提升入学新生选拔质量、帮助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自我认知、促进职业教育院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指导等作用。鉴于此.建议职业教育院校要面向学生提供专业免费的职业测评服务、开展学生职业心理测评后续职业咨询、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充分发挥基层院系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在职业教育院校中行之有效地落实职业测评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心理调查,分析学生在职业需求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的职业需求体系、注重学生职业需求心理的成长、培养良好的就业自我效能感、发展职业所需的能力和素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需求体系,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职业心理倾向结构及其测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个体职业心理倾向的发展水平与职业的具体要求进行比较,尽可能使多个维度相容,这就是"人"与"职"的匹配过程.影响个体职业适宜性的因素包括体质、职业兴趣、人格、能力等.在进行职业心理倾向测验项目分析,以及职业对从业者心理倾向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可建立职业心理倾向测评系统.实践证明,这一模型在实现"人职匹配"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法,它有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测评方法,内容涵盖了职业兴趣、人格、职业意图和工作史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发展、主要假设、职业兴趣类型和现实应用等内容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黎 《现代企业教育》2013,(16):129-130
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测评主要测试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格等方面,对大学生个性特点及职业性向进行评估,可帮助大学毕业生尽快在就业后适应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将职业适应性测评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通过对大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测评分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调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从而解决大学生求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摘     
人才素质测评的类型人才素质测评是以现代心理科学、管理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量、情景模拟等客观化方法对人员进行测量和评价,发掘人员心理状况、发展潜力等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信息,为企业用人、选人、育人等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人才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目的与用途可划分为五种类型:1.选拔性测评。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进行的一种人才测评,以选拔优秀人才为目的。2.配置性测评。这是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人才测评。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人  相似文献   

9.
兴趣测评是对兴趣的测量和评价,学习兴趣测评和职业兴趣测评是其两大构成。兴趣测评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在测量技术不成熟时,以定性评价为主,侧重论述兴趣在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中的价值;受心理测量技术的影响,兴趣量表随之出现,并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组织与人事管理等领域。职业兴趣测评是在继承、借鉴、融合的基础上发展的,在兴趣测评历史中占主体地位;学习兴趣测评的发展却经历了波折,尤其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到认知心理学革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习兴趣测评都被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大门之外,曾一度被动机、情感、态度等相关研究所取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又复苏。学习兴趣测评的发展水平不及职业兴趣测评,至今仍存在研究理论分散和研究结果孤立等问题。未来兴趣测评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测量技术、统计学、脑科学及交叉学科的技术突破而发展,并有可能在情绪评价框架下发展出整合较好的兴趣测评理论,推动兴趣研究到达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胜任力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辅导员选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任力是一种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具备的,涵盖了外在和内在表现的个人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等外显胜任力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等内隐胜任力.高校辅导员选聘中普遍存在重外显胜任力,轻内隐胜任力、标准模糊不清、操作方法单一等问题,胜任力理论启示我们在高校辅导员选聘中,需考核应聘者的性格、兴趣、特长以及内外环境与辅导员职业的匹配.方法上,在坚持传统的笔试、面试的基础上,采用包括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等在内的现代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