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苏渊 《云南教育》2004,(25):22-23
近年来,尊重学生,把个体生命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语文教学中,“感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这种感悟不是回到“自读自悟”的老路上,而是需要教师思考怎样提高学生感悟效率的方法。因此,语文感悟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学习中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  相似文献   

2.
阅读中的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是读者从对文本的表层意义的把握深入到深层内涵的认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感悟意识,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而“创设情境、加强对话、链接生活、关注空白”正是“获得感悟基础、丰富感悟内涵、体现感悟个性、实现感悟创造”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对感悟的培养大多局限于阅读教学,其教学策咯基本是诵读、体验、联想、想象而已,学生所获只是些皮毛之悟,造成大量的伪感悟。我们应正确认识感悟,并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感悟。创设“愤”“悱”情境,寻求“感悟”机缘,让学生获得认识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倡导感悟体验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其中有一种高层次的感悟体验,这就是审美感悟体验。搞好审美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体验能力,是教育方针和课改目标的重要内容。那么,什么是审美教学,如何创造审美教学情境?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体验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感悟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阅读、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知识自悟、顿悟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感悟教学就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没有感悟就没有政治课。那么,高中政治课如何实施感悟教学呢?我认为,应让学生在回归生活中感悟,在真情实境中感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多向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诵读感悟往往不被重视,使语文教学事倍功半。事实上,诵读感悟符合心理学,生理学原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在诵读中思考、释疑、感悟文本,无疑是给予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深深感到:切实地指导学生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只有提高了学生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学生的作文方能言之有物.且较有新意.颇有见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感悟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阅读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和体验,所依赖的只有学生自己积极的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说过:“学道学诗,非悟不进。”可见,读书感悟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传统经验。感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学生阶段是感悟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关键时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总评:1.读中感悟,读出情趣。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俞老师根据本篇课文文字优美、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的特点,.始终以读为载体,引导学生自读体会,齐读感悟,诵读积累,从感知到理解到内化,指导学生由读懂到读出感情。俞老师还注意抓一些典型词句,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塑造美好的、丰富的、善于感悟的心灵,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能力,学生的作文园地里才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崭新的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如阅读时间不充分而急于让学生感悟;忽视经验积累而强迫学生感悟;强调局部深入而忽视对课文整体的感悟;片面强调对内容和情感的感悟,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一味强调学生自得自悟而忽视教师的点拨、指导;注重强调个性化感悟而  相似文献   

14.
感悟题境是解题的必由之路.许多学生听得懂课,却不会做题,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感悟题境的能力较弱、招法不多.现在,经常有意地引导初中生学会题境感悟方法的教学还不多见,笔者主张从初中阶段就明确建立感悟题境的意识,并引导掌握一些基本途径,从而缩短初中生与高中生对题境感悟能力的差距.事实上,许多中考题就是培养学生感悟题境能力的最好素材.  相似文献   

15.
何谓感悟呢?感悟是指学生反复阅读文本,透过文本言语的表层意义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对文本进行一系列品味与揣摩、审视与重组、提炼与升华,从而领悟作品内涵,发现理趣。语文课的阅读感悟旨在引导学生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抓住文本中的某一点或某一面,深入挖掘,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开阔视野、丰富想象,进而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高感悟生活的情趣和能力。因此,在每一堂阅读教学课中,我们都应找到文本中能刺激学生积极感悟的动情点、兴奋点。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要给学生搭建探索的舞台,激发动机,树立信心,提供机会,体验成功,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感悟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感悟披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无迹可求。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感悟的策略基本上是诵读、体验、涵泳、联想、想象而已。去掉感悟的神秘主义外衣,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并把握它。悟,就是直觉。感悟,就是悟。感悟的关键是要有某事某物的“触发”。培养学生感悟,就要抓住“愤”、“悱”,寻求感悟机缘,“感悟”才会随时伴随学生左右。  相似文献   

18.
感悟作文教学是针对中学作文教学日益功利化、学生作文日益空泛的严峻形势,从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入手.训练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的一种教学尝试。本文在厘清“感悟作文”概念的基础上,就教学实践的层面提出几条具体可行的指导策略。探讨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从课堂、生活、社会各个方面获取感悟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以及适当的评改激励机制,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试用修订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一问题。   “感悟”应该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语文教学中一直比较重视“感悟”。古人识字发蒙之后,就走上了读书、明理、踏访、求证的路,直接从前人的文本中去“感悟”,工具与“道”可以得兼。同时“感悟”又是一个年青的话题,这是因为从 20世纪初以来,虽重视学生“感悟”的语文教师不乏其人,但在种种原因,“感悟”就不那么时兴了。追溯其原因不外乎从三十年代开始,片面追求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要依赖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语言积累越丰富,自我感悟就越强。要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就必须把课堂精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当然,感悟具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层次。因此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