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剧烈变革的阶段,各种思潮争相进发,互相碰撞,一些道德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作为媒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充分发挥引导舆论、传递正确价值观念的功能,原因之一则是媒体从业人员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欠缺。因此,在一个媒体社会化的时代,我们亟待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以推动社会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与媒介化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在当下中国媒介化社会语境中,社会舆论环境出现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增加了舆论演变的不确定性。中国边疆问题在国际视野背景下显得错综复杂,在媒介化社会这个维度上更加敏感。中国边疆对外传播同处于这个语境和环境之下,显得重要而艰难。在媒介化社会中,如何运用好全球化的媒介环境,是中国边疆问题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评论作为一种媒介直接表达意见和观点的新闻样式,在“观点竞争”的时代备受各种媒介所重视。党报评论在党报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媒介环境之下,是否能充分发挥党报评论的作用,关系到党报舆论引导效果的好坏。重视和创新党报评论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党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媒介素养教育以培育理性媒介观为核心。实践新媒介素养教育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从内容、道德、伦理层面引导公众理性地认识人与媒介的关系;新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培育公众的新媒介使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媒介交往能力;新媒介素养教育应从国家、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育。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作为当今社会情绪的“晴雨表”,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深远,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巨大.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实际上就是在高校网络舆论这一大环境下,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促使大学生群体的多样化的舆论观倾向主流化,最终实现态度的转变和认知的平衡.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使我们明确了网络舆论引导的媒介背景的重要性;态度改变理论为网络舆论引导指明了重点;培养理论为网络舆论引导明确了方向.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是使他们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达到促进精神成长的目的.根据培养理论的当代延伸,从社会网络舆论的主流和大学生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分析方面明确引导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6.
媒介在现代生活中影响深远,文章主要探讨了现代媒介舆论促进道德建设的方式,指出在陌生人社会中媒介舆论通过道德舆论监督、道德评价,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整合和净化,进行舆论引导,鞭挞落后的旧道德,倡导先进的新道德,展开民主、平等的道德交流方式,影响受众道德的知、情、意、信、行等,促进道德素质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多种媒介逐渐呈现一体化的融合趋势,广播电视是我国传统的媒介之一,由于其长期受到保守文化的影响,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广播电视在传媒界的竞争实力不断被削弱,在舆论的引导能力上也开始下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的现状,提出提升其舆论引导能力的措施,以期推动广播电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媒介融合"的洪流无法阻挡,对传媒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国新闻传媒教育都在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媒介融合理念积极变革。要应对媒介融合对专业人才舆论引导、信息整合及协同合作能力的新要求,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须采取调整教育目标、优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内容、完善实践平台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媒介素养研究范式转移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其社会空间视角的转向.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提出社会空间视角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基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阐述大学生媒介素养建构的指向.第一,基于社会资本、权力视角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建构,引导大学生思考、探讨媒介在社会空间生产、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社会资本变迁方面的作用机制等.第二,基于情绪感知、表达、传播、分享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建构,引导大学生思考媒介化情绪、情感的形成与分享的特征、机制、作用等.第三,基于社会时空要素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建构,引导大学生表现出特定时空下的应然媒介认知与行为.  相似文献   

1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媒介承担了营造舆论氛围和提供精神动力的职责。媒介在这一战略中,必须走出媒介歧视的观念误区,建设更加廉价和易得的媒介网络,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居民的触媒率,提供有用而且有吸引力的资讯产品,提高舆论引导的技巧和艺术,这是当前媒介参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媒介及媒介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日趋深入,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媒介作为媒介信息的制造者,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资源,又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本文从发挥媒介自身功能入手,指出要借助媒介信息特有的社会化属性,积极发挥媒介自身的教育引导功能,承担起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高校舆论引导工作面临新特点和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和厘清,从而提出应对策略,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水平.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就新形势下高校媒介舆论引导水平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者都未曾经过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的不足,是影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舆论引导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由政府、企业、教师、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建立一套科学的培训方案,以提高非公有制境经济领域从业者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4.
媒介逻辑与政治逻辑高度交织的政治媒介化,使得“以传播为中心”的媒介逻辑正上升为建构社会现实的存在,孕育着新的治理体系。媒介化治理不同于媒介治理、信息治理、舆论治理和技术治理,而是蕴含了独特的价值和实践体系,推动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再造和范式变迁。媒介化治理的价值内涵表现为媒介理念与治理观念共通的媒介化、治理工具与治理场景互嵌的媒介化、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共融的媒介化,从而在价值转向上体现出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媒介化治理强调“治”与“理”融合,植根于中国治理情境,通过发掘以“非对称治理结构”为前提、网络问政参政的“新群众路线”为价值取向、智能化技术运用为手段的媒介化治理本土资源,构建我国新型现代化治理体系,丰富治理理论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电视媒介作为在农村受众群体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传播媒介,无疑在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帮助农民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而农村文化建设也影响电视媒介的发展,如农村文化建设扩大了电视媒介市场、优化了电视媒介生态环境,农村的发展变革成为电视媒介变革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麦克姆斯和肖的《形成议题的研究报告》一揭示了一个重要理论,即大众媒介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形成或影响舆论。因此,议题设置成为媒介舆论引导的一个常用方法。但是今天的受众作为讯忠的接受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为此,在议题设置中要达到良好的导引舆论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议题的真实性,即议题必须建立在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议题设置要考虑受众的导向需求,即议题本身具有人皆共知的重要性,议题与受众有极大的相关性、议题包含很强的趣味性;议题量的控制,即媒介在一段时间内设置的议题应有轻重缓急、数量控制:议题设置的时机把握。一般说电视新闻有很强的短期效果,而报纸则持续更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媒介异化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媒介产品的异化、媒介组织和媒介从业人员在媒介生产实践中的异化、媒介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异化、媒介与受众关系的异化,并辅之以相关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邹媛媛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7):108-111,117
随着新闻舆论对社会生活影响的不断深入,媒介起到了越来越大的舆论监督作用,甚至对司法界的影响也逐渐彰显,"媒介审判"现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并成为新闻界、法律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现象。通过探讨中国"媒介审判"的形成过程,从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媒介审判"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引导舆论是媒介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同的引导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会软引导是媒介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相信和依靠群众,是媒介实行有效引导的前提;引导要讲究层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主体参与的传播环境下,青年群体的网络发声不再是以社交平台作为载体而进行的简单的意见表达,而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化社会情感结构之上的多方共建的传播格局。本文基于媒介化愤怒的视角,通过对一系列现实个案分析,透视青年群体的网络发声生成机制,主要包含了媒介议程设置,群体情绪感染以及个体身份认同表征三方面的内容。由于青年群体的发声是一种基于主观性情感作出的道德审判,互联网的匿名性和集群化一定程度上导致群体情绪狂欢,发声走向从众化,青年群体发声的背后有了更严肃的媒介素养问题。同时网络发声作为一种内容生产,它涉及到公共舆论和社会共识形成的问题,群体发声的“闯入”导致了主流媒体被边缘化,媒介化愤怒伴随着一系列与媒介伦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