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结合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从社会发展、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等方面出发,解读AECT新界定,试图开辟一个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广阔视角,思考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并根据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方法论原则,汲取AECT新界定的精髓,指导中国教育技术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贡献之一,而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质问,也是对唯物史观发起的一次重大的理论挑战。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了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枢纽。"现实的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人学辩证法。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人学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萨特"人学空场"的指责,对恢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原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人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确立毛泽东人学思想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毛泽东人学思想研究的新途径,对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忘"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又立足于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阶段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的最高理想和追求,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归宿.理解"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以从"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三方面入手.要在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价值取向、主体现、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的人学思想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有着必然联系,它们都是以人的本质为起点,都对资本主义和人的异化进行批判,都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区别在于二者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思想渊源有所不同,因此对人的异化和人的发展的理解也有所差异。通过比较研究二者的思想,有助于客观认识和评价马尔库塞人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学向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郑东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10-12
哲学上的现代人学转向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所具有的思辨特色的人学向度.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弘扬,二是对"人的能力"的重视,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具有适应和超越两种形态取向,适应取向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超越取向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导向学生完美人格的实现.在适应与超越两维之间,应关注职业技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有效避免工具理性的泛滥,找回和弥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视野中的人文缺失.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观的确立,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向的人学理论。这种理论是对以往哲学的批判和逻辑发展,使哲学真正回归到现实人本身。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研究和考察人,对人的问题作了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对当下我国人学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变化。这一变化与邓小平理论中的人学思想密切相关。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人民幸福安康始终是萦绕在邓小平心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理论探索结果,就是邓小平人学思想。人民本位的思想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基础;人的价值、人才、人的素质、人格、人权、人道主义等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人学思想具有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特点。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创新在于: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高举理论创新的旗帜,根据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突破了许多禁区,提出了许多新的人学命题;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对人的解放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实现人的解放的条件和路径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以人为本"人学思想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解读。从人学的视角来看,邓小平在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以“人民是目的”、“人民是主体”、“人民是准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以人为本”人学思想。研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一直关注着人,认为人具有自然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人的"三性"分别从人的自然本质、人与动物最终相区分的一般本质和人与人相区分的特殊本质三个层次上全面的界定了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完整形态.这为比较文学中分析人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主体概念和正确的逻辑基点.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和人的历史发展,是他们阐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三个主要角度,这三个方面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喜剧《皆大欢喜》是一部富于伦理内涵的剧作。剧中展示的多种人际关系,尤其是奥兰多与罗瑟琳之间的爱人关系,揭示了非整体主义的伦理观的弊端,间接地、象征性地提示了整体主义的伦理观的优越性。整体主义的伦理观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的实体作为伦理考量或者说伦理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能够解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如此,人与人便能构成整体主义的存在者体系,处于更加和谐的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将养生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其中有许多与音乐相关的养生学观点,尤其是通过对音乐的有与无、内与外及其与人的关系的论述,揭示了音乐与养性、养神及养德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淮南子》中有关音乐的存在本质、音乐与人之关系及其相关内容的梳理,探究其中的音乐养生学思维及音乐养生思想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诗歌里,“南山”意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列。深入探讨这个意象系列,可以感受到其中暗含的某种联系,体悟到“南山”意象背后先民对于自然的本能反应、本能反应背后的深层情感力量和共同感受,以及先民乃至人类审美反应的共同心理程序。“南山”意象的生成与承传,也集中表现了一个本体性的内涵:原始意象较之其它人类表达形式,更能深刻地切近人的本质特点,更能表现与集体无意识相关的人类复杂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5.
神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神是人心理的投射,是人类天性的自然流露,反映的是原初人类自身的状况;神话契合着原初人类的思维方式,成为推动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知人论世"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经历了不断地衍变与发展。它有着自身存在的文学理论依据,也在漫长的批评实践中证实了其有效性。但20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内部批评、接受美学的兴盛,"知人论世"也显现了理论的局限性。文学批评应立足文本,参照"人"、"世",以求对文本的阐释具有审美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神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神是人心理的投射,是人类天性的自然流露,反映的是原初人类自身的状况;神话契合着原初人类的思维方式,成为推动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达了不同文化的宇宙观或世界观。《淮南子》的创世论是以阴阳为基础的感应生成思想,从宇宙天地生成到人与万物的生长,从安身立命之道到仁义礼乐之举,都不能脱离阴阳感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我国开始在高校成立电化教育中心。电教中心为早期教育现代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又相继出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等电教机构。而目前这些电教机构正面临着机构混乱、职责不清、业务无足轻重及机构被边缘化的新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技术的普及应用、"电教办"的撤销、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机构成立与调整的随意化、原有阵地话语权的丧失等。新形势下高校电教机构该如何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广东省某高校、四川省某外语学院及深圳市某技术学院等三所高校电教机构的做法:做好本职,塑造优势;结合需求,开设特色课程;找准重心构建数字化资源新体系等,值得我们学习思考。  相似文献   

20.
就文化的广义而言,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文化化的过程。生活世界本身是历史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又是人的社会化得以发生、发展和延续的基地和场所。从文化视角来看,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人类文化生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类历史也是一部文化的生成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