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僧人与道士形象本有区别,但是以《红楼梦》中癞僧跛道为代表的僧道形象却又时有交叉。这种僧道形象的组合与混同可概括为"一僧一道"与"亦僧亦道"。通过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考察,可以发现并列式的"一僧一道"与交叉式的"亦僧亦道"现象在四大名著中普遍存在。这是佛道理论交融互补、社会思潮兼收并蓄与文人创作杂取杂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张琪 《语文知识》2015,(5):40-45
《红楼梦》内容浩繁,主题深广,头绪众多。初读者如何尽快了解全书内容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研读心得,提出了整体把握《红楼梦》的八条线索,姑且称为“八一一”读法。有了“八一一”读法,可使小说阅读有“高屋建瓴”之感,收“抓纲务本”之效。一、一僧一道读《红楼梦》,会发现从开头到结尾乃至每到关键情节都会有僧、道的影子,不理解僧、道在小说中的作  相似文献   

3.
六、神秘而独特的神灵世界 《红楼梦》里的警幻、可卿、绛珠与神瑛、宁荣二公、癞憎与跛道等神灵人物的存在与活动,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有秩序的、独特的神灵世界。 1.“太皇”、“太虚”与满族出源 《红楼梦》的神灵世界,往往通过编织似有还无的神话故事来体现,故被称为是“亚神话”的建构。第一则亚神话就是宝玉的出源。作者提供宝玉的出源地是“大荒山无稽崖青  相似文献   

4.
何跞 《天中学刊》2014,(1):84-88
《红楼梦》第一回交代的小说题名和题名作者,都有着内在的寓意。在石头所题《石头记》之外,作者以情僧所题《情僧录》寓指小说的接受可能,以吴玉峰题的《红楼梦》寓小说的虚构梦幻性,以孔梅溪题《风月宝鉴》寓小说的儒家教化主题,以曹雪芹所题《金陵十二钗》寓此书的主情思想。而真正的作者则通过小说虚构作者和题名者的多种安排掩饰真正的作者——曹雪芹,他还通过题名点示了根源于“情”,由“梦”到“记”到“录”的创作过程,同时用诗语描述了喜少悲多的人生状态,通过僧道二人之语蕴含了关于人生如梦的悲观哲思。  相似文献   

5.
在理清了释道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唐五代小说中道僧相争和道僧混融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在理清了释道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唐五代小说中道僧相争和道僧混融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由一僧一道开篇,将佛道文化融入全书,展现出佛道相融并存的社会文化现象。小说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世界里佛道的“伪”,以突显“虚幻”世界的“真”。作者通过对贾宝玉和众多女性人物的塑造,生动阐释了佛道文化的众生平等思想。同时将佛道文化指向更为深刻的认知层面,主要体现在“由色生情,传情入色”的禅悟以及道家的“崇阴”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没用     
小文 《初中生》2009,(8):55-55
“那小孩向你扔石头时,”妈妈责怪儿子道,“你干吗不来告诉我,而向他回扔石头?”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戏曲《病玉缘》,该剧中的“奇情奇事”,可追根溯源至岭南的“过癞”奇俗。本文试从“过癞”“奇事”探讨其与戏剧冲突展开之间的关系,通过“癞”疾拷问人性的“奇情”,从而探讨“过癞”风俗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原载《草原艺坛》1995年1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石头作为意象的在神话与传说中即已产生,如“女娲补天”、“望夫石”等。其后,石头反复呈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成为原型意象。如《水浒传》中的“石碣”;《西游记》中的仙石;《红楼梦》中的“顽石”古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灵的、有生命或灵魂的。《石清虚》也可看作众多以石头为意象的作品中的一篇。小说写这块奇石与爱石人邢云飞之间的离合悲欢,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苦苦寻求“知己”、深感“知己”难觅的“感士不遇情结”。联系蒲松龄一生的坎坷追求,就更能触摸到小说的这种深层意蕴。作者以清虚石象征“士”,邢云飞就是那“知己”,读这篇小说,仿佛可以听到蒲松龄及其他古代知识分子渴望“知己”的殷切呼唤。但另一方面,“士为知己者用(死)”这句话在司马迁笔下是具有孤愤、叛遂意味的,从他自身的遭遇和《史记》中的人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服饰开始出现,并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变化中,形成了一些与中国传统服饰相适应的特点。僧衣的名称较多,形制也逐步中国化。道服则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白蛇故事流传至今,且文本内容随时代变迁而改变,其中人物形象之法海,并非故事中无关紧要的形象,从《清平山堂话本之西湖三塔记》,到张恨水的《白蛇传》等六部作品中,随着故事文本内容的流变,法海形象呈现出了清晰的嬗变轨迹,主要出现了正义道士收妖、得道高僧救红尘、善妒佛徒假慈悲、不相干的拆散者、佛衣肉胎的形象嬗变,随之也具有功德圆满、狼狈进蟹、模糊升天的故事结局。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文天祥的研究,人们往往比较重视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总体艺术特征、狱中诗、《胡笳十八曲》和《集杜诗》等。他的交往诗虽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研究的力度却不够。本文着重从复杂的时代思想、社会环境、城市时尚和江西文化等方面,来分析文天祥交往诗特色的成因,并探讨它对文天祥行事和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元代道教史籍非常丰富,可分为仙传、谱录、山志、碑铭集、游记等体裁;仙传又可细分为专传、类传、总传、像传等小类,这些史籍有着鲜明的特征,在文献学上也有相应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罗慕士采用的异化翻译策略使《三国演义》中道教士形象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了西方读者的眼前,让他们真实地了解到了中国的道教文化。在中国典籍英译时这种"洋气"的翻译策略能使本土文化在境外广泛地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6.
在唐代,道教极为兴盛,女性入道盛极一时。这种现象既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原因,又有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鱼玄机作为一名女道士,除了受社会原因的影响之外,还有其自身原因和经济上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朱明皇室在道教中扶持正一而压抑全真,生活在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面对权势,在定搞今本《西游记》后,曲折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从四种有关闫氏的传记看,他们不仅具有作为今本《西》书定稿者的才能、易理及丹学修养,而且也具有刊布《西》书的经费来源。序文作者陈元之,很可能是闫氏师徒化名,故其序也可能是定稿者自白,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以《全唐诗》为语料库,根据词的得名之由把僧道衣服词分为七类对唐诗中的僧道衣服词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郭璞是西晋后期打破玄言诗一统诗坛局面的作家。其儒道互补的双重人格 ,导致其心理的焦虑以及诗性的超越。他对心理焦虑的诗性超越 ,表现为两条途径 :一是创造出道士、蓬莱等诗歌意象 ,以神仙的逍遥、自在 ,反衬世俗的苦涩、艰辛 ;二是创作《游仙诗》 ,在登仙界、凌太清之时 ,以道家的无为之乐 ,化解儒家的功名之执着。其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