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素养与物理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基本目标,物理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物理课程设计应以全面的科学素养观为指导,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织都应该渗透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以学生为本,具体包括:从“双基”到“四基”;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多类型课程体现目标;学生建构的课程设计,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实这些目标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课程设计、多元文化的课程设计、开放系统的课程设计等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难点。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课程设计要形成基于岗位工作要求的课程目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基于教学规律的课程组织和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4.
基于目前高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教学方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阐述了课程的改革,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为高职院校"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顺应了这些要求,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的个性需求。本文从通过对学习情境的具体设计过程,说明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方法、步骤和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科课程的改革,是一个课程设计的问题,尤其是一个课程设置和课程分科标准的确立问题,课程设计涉及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形式以及课程的具体内容等课程领域的许多因素。但是,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挖掘和具体化。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程经实施后对其功能进行评价和检验的依据。因而,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深入研究和明确高师教育学科课程的目标为基础,继而确立教育学科课程的合理结构、形式与内容,包括确定课程的设置和各科的分科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理论认为:网络课程设计包括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两个阶段,课程设计针对的是课程的形成,研究网络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和活动。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在课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内容的组织方式、设计网络课程的结构、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本文对以上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廷凯撰文认为 :课程的改革 ,不应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简单否定 ,而应是在继承以往改革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与超越。课程改革总是伴随着课程方法的创新。课程方法的创新包括课程设计方式、课程编制方法、课程评价和实施方法几方面的创新。随着主体性教学和发展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实践和传播 ,将可能大大改进和革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模式。课程方法的创新应是在继承原有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方法优点的基础上 ,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科学的最新进展 ,对原有方法体系的更新和改造。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职《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分析,从课程思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几个方面对课程设计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作为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小学科学课的特点和国际老师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小学科学教育类课程应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为主的必修基础课程,以课程设计,教育技术为基本内容的必修应用类课程,以科学哲学,科学史为主的科学文化类课程.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中小学STS课程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是在中小学阶段成功推行STS课程的国家之一。在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加拿大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体目标,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四个基础,并提出以统整性的"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作为实施STS课程的新方式。在加拿大,萨斯咯彻温省、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实施STS课程方面较有代表性,其课程设置和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对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方式的改革要适应世界课程变革的需要,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实现课程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课程的发展要与世界同步,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师院校物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践,通过对各个教学要素如教学内容、教材体系、授课方式及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初步探索出了一种适合高师院校基础物理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新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西兰教育部于1996年和2017年先后颁布了两版《编织的草席:学前教育课程纲要》(Te Whāriki),新版的纲要依据社会经济的变化,结合新近教育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对旧版进行修订。Te Whāriki课程纲要由教育目标、四大原则和五条线索编织在一起,具有高度的连贯性,主要表现在课程与本国文化的一致性、课程框架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课程框架与理论基础的一致性、课程理论与实践方法的一致性。我国幼儿园课程经历了3次改革,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协调和不统一。“新西兰模式”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应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纲要进行反思,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基础,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推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其作用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彰显职业教育特色、促使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互动模式是指实现学校、企业、课程专家和政府等四个课程开发主体间的有效互动,其具有课程开发主体互动意识明确、课程内容更新及时、课程评价机制创新等特征,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计划提出了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对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新工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开展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最后,以“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借助课程教学实现隐性课程思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围绕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通过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意见,旨在为教师进一步理解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高高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供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论以人为本指导下的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思想,对明确新时期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优化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深化教法、学法以及考核评价方法改革,拓展育人心理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素养是当代科学教育的中心概念。科学素养理念在理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落实情况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笔者整理出当下以科学素养为视角对"正式课程"分析的两种理论模型:"课程重点"和"课程平衡"。本文对两种理论模型及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了介绍、评述与比较,希望为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理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中理科课程设置长时间一直延续生物-化学-物理(B-C-P)的顺序。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目前正努力实现物理-化学-生物(P-C-B)的课程设置顺序的改变。这种基于科学素养提高的课程顺序调整,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理科课程实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