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张海峰 《云南教育》2004,(16):35-3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教学,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目标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广泛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语言实践。是学生在大量的了解内容、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发展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的语言活动。我们认为,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求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在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进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在具体的语言教学中,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身心,不断生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进而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文本语言成为学生生命活动中充满活力的心灵元素.  相似文献   

5.
李良玉 《考试周刊》2010,(39):63-63
注重实践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接触中,通过理解、感悟、积累、欣赏、评价等学习活动,真切地掌握一些运用语言的本领,使语言文字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成为学习人类文化的门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要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教学中就必须紧紧围绕语言这个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其次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学方法,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流程(课前,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导入1.课前,大家欣赏的音乐是什么曲子,知道吗?(教师板书:命运)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2.的确,这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它激励着无数的勇…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流程】一、复习字词,初步感知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荒、素、谦、受、朴、恼、吵、虚、嘴、感、怒、值、捧、陶,个人读、评议、齐读)2.学生再读生字,看看哪些生字能结成朋友,组成词语。(在学生回答时,课件…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不是语文学习的终点,大的语文观要求我们必须冲出这“高墙内的四角的天空”,放飞童心,放飞脚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搭建语言实践平台,从而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提高语文素养,升华人文内涵。不同的课文类型,语言实践所采用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4,(10):17-1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们认为,语文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除了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外,还要突出“三化”,把握好四个关系。一、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必须突出“三化”1.语文生活化——在模拟语境中培养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实践”的手段,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领悟语言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把人们共同使用的规范而又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把语感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要致力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学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贯穿新课标,贯穿整个语文教学。从日常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来看,也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才能让他们真正与所教的课文有一个心灵的对话和交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要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教学中就必须紧紧围绕语言这个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其次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实践,学方法,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小学低年级是阅读学习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人景生情、读中感悟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在大量而丰富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挖掘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经历语文实践活动,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教材,广泛探究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而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形成积累,完成构建。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对语文实践不够重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谢靖 《湖南教育》2005,(9):27-2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是实 “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更应注重实践性, 要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体验教学法正是这样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好方法。 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 最后产生感悟。此过程正好内在地吻合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外部世界(包括教材)的接受与内化过程, 有助于学生知、情、意、 行的有机统一,能动性的发挥,主体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