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苗岭的早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作曲家保留了原曲中苗族飞歌的音乐语言,同时吸收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结合小提琴的抒情特性进行创作。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了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以明快热烈的苗族歌舞和劳动节奏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如何让学生感受苗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点,在多种艺术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尘衣  乌篷船 《初中生》2005,(25):10-11
杨翊姚,女,12岁,苗族,湖南省会同县第一中学206班学生.爱好古筝演奏、舞蹈和写作,曾获湖南省第二届"三湘蒲公英奖"音乐舞蹈大赛舞蹈铜奖及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苗族史诗是苗族口传经典,它既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苗族史诗所反映的苗族社会历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苗族史诗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文化的嬗变。苗族银饰是苗族社会发展的物化形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族崇尚自然、浪漫审美的特征。随着旅游业地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影响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阐述旅游语境中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功能的嬗变,分析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苗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灿烂的苗族文化,苗族蜡染就是其中的一种。苗族蜡染的图案丰富多彩,不仅有几何纹样,还有许多自然纹样,这些自然纹样多数采用了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牛等作为艺术图案的原型。苗族蜡染不仅图案造型优美,还表现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自身的审美特点。同时,这些图案纹样的取材与苗族本民族的图腾意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苗族蜡染的图案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先的崇拜,充分体现了人与生命相联结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6.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分布面广的古老民族,是我国西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西部苗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以叙事长诗《盖绕和玛柔》和《昭蒡俭和高帕施》为载体,分析西部苗族迁徙、斗争、生存、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同时从苗族的源流,西部苗族的分布,历史研究渊源、内涵、价值、现状、保护措施等方面论述我国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价值及保护思路,旨在希望政府、社会共同重视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工作,以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为切入点,推动西部苗族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飞歌》是一首具有苗家族风情的现代室内乐音乐作品。四度跳进、三度和半音进行是作品中三个重要的特定音程。在音乐的流动过程中,这些音程亦是控制各个环节的有效手段。这与苗族飞歌的音调给作曲家带来创作的灵感不无关系。作曲家用西洋弦乐去歌唱民族音调时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和声织体、力度节奏、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对比,都形成了作曲家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苗族银饰瑰丽夺目,彰显着苗族艺术的魅力,带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关的呈现与苗族银饰中所蕴藏的自然美、艺术关、形式美、意境美等美学取向有密切的联系。这是苗族长期审美实践的结果,是苗族历史、苗族信仰、苗族习俗、苗族情感与审美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考察贵州西江苗族,对比亚鲁王的故事传说,指出苗族(贵州苗族、广西苗族、湘西苗族)的来源与迁徙,从亚鲁王的传说、苗族的语言、贾理、古歌等来梳理一条比较清晰苗族迁徙路线。  相似文献   

10.
以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从认同的角度来探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关系问题。苗族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苗族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形式,显现出苗族自身、苗族族群、国家权力和世界对苗族文化认同的多重认同形态。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苗族银饰折射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留存了他们的冶炼、锻造历史与技术,寻找苗族银饰的起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苗族的铸造历史,解读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保护、发掘、整理苗族频临消失的民族民间工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苗族服饰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淳美斑斓的苗族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记录了苗族历史发展,被称为是苗族"史书"。苗族服饰能获此美誉,是与其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密不可分的。以凤凰县山江镇黄茅坪村苗族服饰为例,对苗族服饰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苗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物化。  相似文献   

14.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中,苗族先民创造出了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互助合作的美德。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借鉴吸收苗族传统劳动伦理之精华,积极推动苗族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对于促进苗族地区社会发展和当代中国文化复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台江县是贵州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集中了实物个少数民族,以苗族同胞为主,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区域内苗族文化气息浓郁,古老的节日文化——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舞龙嘘花;别具一格的台江苗族婚姻圈和原始自然的日常习俗,赋予了这偏僻的东南深山神秘的原始气息。台江苗族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魅力无穷,保留了我国苗族几千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此为视角,介绍在当今文化不断同化和退化的趋势下尚存的一朵原始文化之花,希冀通过对台江苗族文化根源的初步了解,呼吁大家共同呵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湘西凤凰县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苗族人民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出的传统手工技艺,承载着苗族的民族文化,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精神与情感。目前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保护存在着行政保护机制不健全、社会保护缺乏有效性、传承人习惯性面临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完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保护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多途径强化行政保护、加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实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对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最近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伍新福的新著、近 50万字的《苗族文化史》。此系作者在苗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 ,继《苗族史》、《中国苗族通史》等专著之后 ,又一部问世的力作。苗族 ,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 ,苗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民族传统 ,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一、二十年来 ,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热潮中 ,我国学术界的苗、汉学者及各方有关人士 ,都十分重视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苗族文化史》 ,集学术界和作者本人多年研究之大成 ,对苗族文化和风俗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和历…  相似文献   

18.
《苗族理辞》是以民族古歌形式表达的民间规约,是苗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征。《苗族理辞》以史诗的庄严风格、宏大规模等艺术特性呈现了苗族民间规约的文化内涵。《苗族理辞》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既是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控制功能,人们根据"古理古法"维持一个有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苗族的枫树崇拜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包含了枫树生人、枫树生成天地万物等观念,在苗族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广泛收集苗族枫树崇拜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苗族的枫树崇拜进行梳理、归纳,探讨苗族枫树崇拜的文化内涵,分析其文化生态,揭示其与苗族风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苗族古歌中流传有大量的"年历歌"、"年节歌"等关于时间、历法的古歌,但这些古歌并非只是记载了苗族的时间和季节,而是将他们的社会网络与过节顺序联系在一起。苗族过节的日期往往是按宗族、姻亲网络分批过节的,这不同汉人社会;苗族的分批过节在于其时间与社会构成逻辑的统一,苗族的社会网络及其组织逻辑决定了苗族的时间观和历法体系,而不是相反。不同地域的苗族因社会组成的基础不同,其节日安排也有区别,如在重视婚姻圈的清水江流域,其节日安排顺序一般以姻亲网络和亲属关系的秩序进行安排;而以宗族为标识的黔中苗族往往根据血缘家族安排节日顺序。苗族的"抢季节"古歌以议榔的形式安排各村寨过节的秩序,体现了苗族"时间"、"历法"与"社会网络"的紧密结合,即以时间历法体制来展示和表现苗族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