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下,推进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同时各科课程与思政课紧密融合、同向同行,对实现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厘清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和主要原因,就“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难点破解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涵,以厘清其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从政治引领、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三个层面,剖析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在逻辑关系。探讨“同向同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根源,力图从内在导向契合互融、育人理念相辅相成、育人队伍着力点解释解决相关问题。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路径,以实践促进改革,用改革完善育人。  相似文献   

3.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 《教育探索》2021,(4):69-72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价值观,与思政课程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对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全局性战略地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以及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需要在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挖掘课程体系的思政元素、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并在落实党委育人主体责任、重塑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构建常态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新思路。当前,国内学者已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对影响"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开始尝试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并对"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尝试性实践。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改革,高校需以"思路攻坚"统一认识,以"师资攻坚"壮大力量,以"教材攻坚"丰富供给,以"教法攻坚"改善课堂,以"机制攻坚"明确方向。并在此原则下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体系,以道术合一推进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立德笃行推进实践课程协同育人,线上线下推进网络课程协同育人,善思善用推进项目课程协同创新,内外兼修推进补充课程协同育人,显隐相融推进专业课程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引领课程思政,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大德育、大职教、科学发展、追求卓越、成功教育等教学理念,全程指导教育教学各环节,强化政治引导功能.必须把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主线,全面贯彻思政课程标准精神、重点培养政治认同等五大核心素养,坚持四个结合以推进教学改革、守正创新,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确保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地位不动摇.借助中职学校教职工会议这一阵地推动形成课程思政的共识、以学生管理工作为阵地架起课程思政的桥梁、借助名师工作室等工作平台打造课程思政的榜样团队等途径,推动中职学校搭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同向同行的立交桥,形成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数学实现协同育人的问题,以函数教学为例具体论述中职数学函数教学内容和典型教学案例的使用、中职数学函数教学与课程思政理念的衔接点、课程思政理念指引下中职数学函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能力等内容,明确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学科协同育人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在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首先要明确思政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二者的共同目标都是育人,二者在育人途径上有一致性、课程内容上有互补性。思政类课程应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准确把握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但德育仅靠思政课程教育无法完成,还需与其他各类课程协同配合。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联系及协同要求,阐述目前在协同教学过程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原则,提取出教学目标协同、教学团队协同、考核反馈协同等协同育人机制理念,并对思政课程与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及思路进行说明,为后续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政元素,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际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典型案例,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理念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机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二者同向同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高职生物类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初步探索。实践证明,教师平时必须注重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充分挖掘生物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可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类专业体育音视频处理课程教学,探索体育音视频处理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挖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以学生视角,注重体验,形成体育信息技术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产物,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师水平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实现教育全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最初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来的,而课程思政所折射出的大思政观、协同育人理念、融合育人思想,对高中教育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以所在学校为基地,联合其他学校,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主阵地,以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为实施主体,整合利用课堂、环境、活动三类课程资源,开展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改实践,取得可喜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5.
赵菲 《辽宁高职学报》2023,(3):31-33+75
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探索各门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从顶层设计、思想观念、教学应用和实现路径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的困境,并从组织领导、转变认识、提升能力、联动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艺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极其重要,通过调研分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与区别,阐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从艺术院校教育教学实际和艺术专业学生个性特点入手,系统梳理艺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优势和不足。立足现实,提出艺术院校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对策,以期为艺术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探索非思政课程育人的实践路径,与思政课程"手拉手",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将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在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存在共同的价值引领,具有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新时代高校吴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进行铸魂育人的供给側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增强文化认同,实现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9.
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为了正确地、自信地全面推进这一教学改革,有必要立足古今中外全面考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可知,古代中国形成的德教至上、和谐教育等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特别是系统科学和协同学的合理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系统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列宁的课程教育观、中共领导人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关论述,各门课程的学科教学理论的有关内容,共同构成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深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情况,对莆田市 13 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学校)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内容少,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不足等因素造成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过程中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融合度不足,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项目任务设计的角度出发,讲述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