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学生家长学历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劳动性质更偏向一种情绪劳动。中小学教师面对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生理与心理均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更需要把握情绪劳动的张力与限度。因此,中小学教师需要在情绪劳动的张力与限度中寻求超越的背景下,强化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在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机制中强化情绪劳动的价值与特点,构建中小学教师情感劳动的社会支持机制,优化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评价机制,以期在内外合力之下寻求其情绪劳动张力与限度动态平衡的可能性,进一步挖掘中小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在教育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和教师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情绪劳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一般来说,人们较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却往往忽视教学其实也包含着情绪劳动这一事实。从情绪劳动与教师职业关系的角度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组织、个体和情境是影响教师情绪劳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学校应从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薪酬设计体现情绪劳动的质量等方面着手,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以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情绪与变革总是紧密联系着,变革易引发教师情绪,教师情绪又影响着变革的进程。梳理西方教育变革背景下教师情绪的已有研究,主要围绕西方教育变革中教师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引发的原因、影响效果以及变革下教师积极情绪的建构策略四个主题展开。清晰、客观地呈现教师情绪研究的图景,有助于理解教师与改革的互动经验,进一步为构建积极、健康、支持教师的发展环境,激活教师发展动力,推动我国课程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情绪劳动的实质是教师在其专业规范和情绪法则的限制下必须从事的一类情绪管理工作。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农村教师成为了典型的情绪劳动者。认识农村教师情绪劳动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正视农村教师的情绪劳动,才能真正从人性化角度考虑如何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现状,采用《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问卷对安徽省202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在情绪劳动的表面行为、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有差异;个体因素中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专业对情绪劳动策略有显著影响;工作因素中的所教学科、收入水平、从教原因、是否参加过培训对情绪劳动策略有显著影响。说明中小学教师使用被动深度行为策略最多,其次是主动深度行为策略,最少是表面行为策略;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受个体和工作中的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为高情绪劳动者,其情绪劳动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关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采用实证探究的方式,基于对11位新手教师访谈实录的分析,探寻新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情绪劳动的方式及情绪失调原因。研究发现,将新手教师情绪劳动纳入充满“对话、协作”的人际和谐共促关系的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循环式系统”补充新手教师情绪资源的消耗,能促使他们面对真实自我,积极投身集体,赢得组织认同,获得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曹勇 《文教资料》2011,(20):114-116
从情绪劳动工作者的特征来看,教师是属于高情绪劳动的专业技术性工作者。但教师的工作是复杂且多元的,面对工作压力及各种刺激的冲击时,难免会引发负性情绪,导致更多的情绪劳动负荷。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勇于面对自己的负性情绪,不断丰富学识,才能积极调节情绪,适应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与需要。  相似文献   

8.
情绪劳动是一把"双刃剑"。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关注的是情绪劳动的负面影响,如由情绪劳动带来的工作压力、工作倦怠以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等。但在随后的研究中,情绪劳动的积极影响得到关注,如情绪劳动可提高员工的经济收入、自我成就感的实现等。本研究利用1040名各类幼儿园教师样本,探究幼儿园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情绪劳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很少"进行表层表现,"有时"或"经常"进行深层表现,几乎"总是"呈现自然表现;(2)表层表现和教师的付出、教学经验和家庭对工作的干扰有正相关系;(3)深层表现对情绪耗竭和低成就感均有抑制作用,而自然表现则对低成就感和去个人化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与传统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与学前教育工作在情绪劳动的特殊性方面密切相关,契合国际上重建幼儿教育专业的概念运动。可见,拥有专业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提高教师社会身份之关键,同时对完善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具有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象征互动论看来,我们可以从自我、人际互动以及社会三个层面上理解教师情绪劳动与其专业实践之间的关联:首先,将自我视为情绪的栖息之所,把情绪劳动看作教师运用情绪进行的自我表演;其次,在教师的人际互动及其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寻找影响教师情绪劳动的社会因素;然后,在教师专业的情绪法则以及教师的应对策略中把握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正>大部分教师专业化研究关注的是教师的认知、技能、专业自主权等问题,鲜有涉及教师情感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情绪归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然而,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和情感的活动,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情绪因素。只要这样,教育才是有生命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才是完整的。本文尝试将教师的情绪维度引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来,通过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揭示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Situated within a cohort of Chinese preschool teachers’ emotional experiences, this study shows that preschool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long duration, high intensity, and diversity in emotional interactions. The findings also reveal three rules governing preschool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including being adept in emotional control, active use of emotions, and keeping smiling service. In response to these rules, preschool teachers regulate their emotions with four major strategies of disguising, restraining, self-persuading, and releasing.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implications on how preschool teachers’ emotion regulation can be better supported.  相似文献   

12.
教师情绪劳动是教师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所作出的情绪上的努力,既可能是教师的真情流露,也可能是教师经过调节后表达出来的情绪。由于隐性压力无处不在,教师可能在情绪劳动中失去了对学生的道德关怀而不自知,表现为不健康的情绪情感教育、“去人性化”的情绪反应和自动化、无意识的消极情绪表达。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情绪调节策略塑造良好的情绪状态,并以关心为情绪劳动的基本准则,同时注重对情绪的监控与反思,如此才能重拾道德关怀,为培养学生学会关心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tests whether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in classroom settings is optimally conceptualiz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emotional labor strategy involved (genuinely expressing, hiding, and faking emotions), the specific type of emotion being performed in class (e.g., enjoyment vs. pride vs. anxiety), or both strategy type and emotion type. Multitrait–multimethod analyses of 1,086 Canadian teachers’ survey responses showed teachers’ responses to emotional labor items to be most reliably differentiated according to both specific types of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valence of the emotion being performed. Findings were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common “display rules” encouraging expression of positive emotions and hiding of negative emotions by teachers in classroom settings.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for negative emotions to be particularly contingent on the specific discrete emotion involved, highlighting the complexity of expressing negative emotions as a behavior management strategy.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剧烈变迁,教师劳动也发生了重构,其重构的结果便是教师劳动过程呈现出"普罗化"的趋势,即教师劳动逐渐从复杂的专业活动异化为以重复大量简单劳动为主的技术性活动。本研究在对一所小学教师群体展开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出在教师日常劳动中的普罗化表征:教师工作中缺失理念设计的话语权、专业工作碎片化、智识参与度低、深陷于日常繁杂事务。教师劳动过程的普罗化与教师专业化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张力,让教师群体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1281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support a second-order factor structu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t is found that teacher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their use of two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i.e., deep acting and expression of naturally felt emotions, but it is not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urface acting. Among the three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only expression of naturally felt emoti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eaching satisfaction. These findings could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various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六省10621名幼儿园教师为对象,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教师情绪劳动类型及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有较高的情绪劳动参与,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教师情绪劳动可分为积极参与型、中度参与型、低度参与型、消极参与型,城镇教师、民办园教师和教龄3年以内的教师积极投入型占比最低,消极投入型和低度投入型占比较高,情绪劳动亟需改善;不同情绪劳动类型的教师其工作满意度存在差异,积极参与型教师工作满意度最高,中度参与型次之,低度参与型和消极参与型较低。建议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特点改善情绪劳动的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重点关注城镇教师、民办园教师和新入职教师的情绪劳动,重视教师情绪劳动对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7.
教师情感态度是教师专业内容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情感态度在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提升教师德性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受科学唯理智主义以及知识激增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教师,尤其是社会转型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情况下的农村教师的情感态度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度不够。文献研究的结果显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间接性研究和把教师情感态度作为机制和外部表征等方面,缺少直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未来农村教师专业情感态度研究应该在教师培养培训情感的理论研究、农村教师个人生命史与性格特征研究、教师个人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机制研究、农村教师实习和个人化培养模式开发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普适计算环境下远程教育情感交互的设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中去,让人们关注的中心能从计算机回归到任务本身,这种理念对远程教育情感交互的实现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文章认为制约当前远程教育情感缺失的三大成因是技术主义思潮、师生分离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水平;而普适计算却能突破传统桌面计算的局限,使得远程教育在情感表达、情感传递和情感识别等的技术实现上有着无比的优势。文章在作者所构建的情感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普适计算支持的远程教育人机情感交互模型和人际情感交互模型。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需要"情感+智力"型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然而,教师专业素养是现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但是受传统认知教育观的影响,我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轻视教师的情感培养。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1]因此,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关注教师情感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