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云平台的出现,全国不少高职院校以此为载体进行教育教学。思政教育为了适应这一信息化形势,也建立了相应的空间资源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教学。但网络空间资源课程建设只是利用这一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为了提高其质量必须展开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的评价研究。研究中分析和探讨了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评价的必要性和原则,提出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评价策略,目的是提高高职思政理论课空间资源课程的质量,最终促进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空间平台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应该改变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核形式。通过搭建教师网络空间平台,实施混合式学习,并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在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教学资源欠缺、教学认识偏失、教学评价不完善等弊端,地方高校要改变观念,从制度入手,通过加强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升教师网络空间教学能力,构建网络空间教学新模式,完善网络空间评价体系,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快网络空间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冲击下,很多老师不禁担心传统教学方法是否会被泯灭,甚至感到无所适从,一些新的教学名词如: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系统评价、数据分析等不断涌现,仅仅依靠教师端的传统课件已无法承载,而教师网络空间的出现,为老师们带来了一个强大的教学平台,它可以包容各种教学方法,实现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并让它们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巧用教师网络空间,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空间进行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内科护理学》网络空间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探讨应用网络空间教学平台为学生营造丰富、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促进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应用网络空间平台进行《内科护理学》教学非常满意,并认为该教学方法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因此,应用网络空间优势,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昌荣 《教师》2019,(16):83-84
当代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网络空间的优势,有效地开展主题学习活动,促成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近年来,作者参加湖南省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示范网络空间建设,为努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文章旨在透视当前学生学习活动存在的弊端,研究基于网络空间开展主题学习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网络数据相关知识点交叉和概念模糊、学生学习目标泛化和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根据信息学科的教学和教育目标,结合网络空间安全知识点的特色和数据科学技术的特点,提出以网络空间安全关键数据科学技术知识点为牵引的项目任务驱动式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平台、实验资源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从创设教学情境、再现教学过程、构建数学实验环境和提供信息资源这四个方面探讨了网络空间教学在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承训机构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明确培训效果的测评方向与内容,为科学评定培训效果提供量化指标与测评工具。在柯克帕特里克模型、CIPP模型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融为一体,构建出由6个一级指标(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师资团队、资源准备、培训实施、评估总结)和12个二级指标(团队管理、制度建设、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师资数量、师资质量、课程资源、实践基地、教学活动、过程监控、效果评估、资源积累)以及具体观测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黄芳 《教育》2024,(1):117-119
<正>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构建一个包含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介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确定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指标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1.
综合素质评价的提出是希望中小学通过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学生已经具备的个性特点,并提供适切的学校教育,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各学校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评价方案,才能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意义。文章从家庭文化资本的视角对实践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了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指标关注度的差异;同时,通过家庭文化资本指标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家庭文化资本中的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政治面貌对综合素质评价指标都有显著影响,并指出实践学校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可为之处。文章从实践应用研究的视角对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名人故居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对研究现状回顾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名人故居旅游开发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加权合成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湖南省怀化市域内15处名人故居旅游开发适宜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当前高校推进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依据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等原则,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信息熵赋权的客观赋权法,并用此方法对各级的指标赋权,同时还对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序,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科学、客观、合理以及方法直观简便的特点,在各类系统综合评价问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其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同时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算法在各类系统综合评价问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从服务基础、服务过程、服务效果、服务创新4个方面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改进的灰统计构建多层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3家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这3家企业的市场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客观的评价教师素质对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教师评优工作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中学教师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转化,从而全面客观地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坚持几项高职教育原则;指标体系设计了编写队伍、内容质量、出版质量、特色与创新、使用者评价等5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评价指标设置有创新,评价标准符合高职教学特点,教材评价主体的人员结构要求符合高职特色。  相似文献   

18.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筛选出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较大的四类因素,与其它的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本文增加了教学改革这一因素,对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了评价,然后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教学质量进行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形相符.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新型城镇化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内涵。分析得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基本框架即包括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在此基础上,遵循既定的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评价和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工科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是工科实践教学环节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之一。论文阐述了建立工科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实现我院校外实习基地的有效评价,促进了我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