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幸福为人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是人生永恒的追求。职业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个体寻求自我幸福的使命。职业院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完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幸福;通过引导,提升幸福追求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具有“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三重性”,是以超越生命为内核的一种价值存在和物质存在的统一。人的本性也是自我塑造的过程,这说明,真正的幸福就体现在人的无限创造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生活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认识自己的前进方向和目标,学生本质上也是一个由其内在能动性推动的、具有无限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动态生命创造体,并在目标的追逐、生命的创造过程中践行理想、体验幸福的。因而,教育需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身的个性化目标,还需关注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合乎人之为人的道德水准而非背离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创造幸福、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事业;追求充满幸福的教育、追求教育生命“诗意地栖居”,恰恰是班主任的理想与信念。有了这样的理想与信念,班主任就会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就会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面对工作中的一切艰难与挫折,不畏惧、不退缩,勇往直前,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把自己的专业角色演绎得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一种能力,体现在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等方面。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要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幸福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幸福学习的外部条件,引导学生以苦为乐地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德性,引导他们做善于交往的人,教给创造快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幸福教育是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打造幸福教育就要从构建幸福课堂做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忽视精神成长,学生被动学习,单调乏味,测试成绩不见得理想;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汗流浃背,面对的可能是学生漠然的表情。这显然不是幸福教育。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幸福课堂,享受幸福教育势在必行。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教师把教育科研作为一种提升自己教学幸福感的必修课,开展了"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题研究,创建校本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求得精神生命的升华与超越,让学生感受幸福,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幸福。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一种能力,体现在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等方面。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要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幸福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幸福学习的外部条件,引导学生以苦为乐地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德性,引导他们做善于交往的人,教给创造快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关注生命成长,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实现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生命意义的追寻。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生命存在的状态及内在规律和特点,直面人的生命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重视形式,漠视生命存在,注重“心理和行为”的辅导,忽视对生命体验的培养,简单统一的指导方式、方法,压抑了生命的创造力。同时教育的积弊,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造成了生命的异化和扭曲。心理健康教育要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生命,找回自我,真正实现生命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学前创造教育理论不断吸收各方面的营养,正在实现着从关注“抽象的幼儿”到关注“具体的幼儿”的转变,如关注幼儿个体成长和终身发展;关注幼儿的人生幸福;重视幼儿作为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促进幼儿的自我超越,提升幼儿的生命质量和创造能力;重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和前瞻性,并力图把可能性变为现实,使  相似文献   

9.
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3个要素构成,教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师传授知识,传播科学和人文,与学生和谐共处,合作交流,共同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和手段,教材从问题引导,传授知识,模仿、体验、实践,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激活创新,收获幸福等方面阶梯式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认知、情感、体验、理性、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等方面得到阶梯式发展,培养学生的幸福情感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使人人都能发现、创造、享受幸福,实现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10.
韦胜秀 《生活教育》2014,(13):28-29
本文主要阐释了姜山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教会学生科学生活,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培养学生超前能力,从而也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了解中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和体验以及影响他们对幸福认知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幸福观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从而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幸福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看,大多数学生对于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认识,从人生观的角度讲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从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看重,认为个人幸福与他人、与社会无关,对幸福谋取方式的不择手段等,这说明还是有一部分学生陷入了价值观的误区,出现了价值主体的个人主义倾向、价值标准的拜金主义倾向、价值取向的实用主义倾向、价值实现的庸俗主义倾向。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多渠道的幸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育、生活、幸福三者以人为联结点,水乳交融。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故教育以人的幸福为终极目的毋庸置疑。生命教育是引领人们通向幸福生活的阶梯。只有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才能引领受教育者在当下生活中寻求幸福,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幸福。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把培养正确的幸福观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切合点,能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使学生在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优良德性修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使网络道德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育创新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激活师生的生命潜能;追寻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师生生命的质量;彰显教师生命的本性,超越“习惯化”的生存状态;唤醒教师主体性,增强教师自主发展动力;彰显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实现教育创新的可能路径主要有:问题意识是教育创新的前提:自我反思是教育创新的途径;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6.
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异化了学生的幸福感。追求幸福是每个学生不可剥夺的权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幸福感,而且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日本和中国的“巴学园”为实施幸福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板。然而,幸福教育又与快乐教育迥然相异,幸福不应仅停留在追求快乐的肤浅层次。幸福教育植根于温馨和谐的校园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而不是工厂式的校园与无生命的书本世界。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是幸福教育的理论使命与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生活的主题,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是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幸福意指一个人热情而又执着地面对生活时所幸遏的一种和谐、惬意的存在状态。指向学生幸福的教育行动是多元化的,培养生活能力、教会学生欣赏、培育卓越品性、优化生活方式等都是教育者把学生引向幸福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与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内涵包含:生命本质观、生命价值观、生命实践观、生命发展观等几个方面。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基础上,有助于探讨当前大学生教育如何做到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知能力、反思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幸福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关注幸福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在幸福中国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发展和幸福中国的建设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幸福观教育的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为主导、借鉴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理论讲堂;搭建培养大学生创造幸福意识和提高其创造幸福能力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