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吸收和输出是其三个关键环节。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将语言输入视为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吸收是介于目标语输入和学习者中介语规则系统之间的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被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不等同于吸收,对语言输入的深加工有利于将其更好地转化为吸收。本文意在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输入,吸收和输出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听"、"读"等输入性技能培养,忽视或轻视"说"、"写"等输出性技能培养的现象,造成学习时间跨度长、"哑巴英语"及"费时低效"等现象.输入、输出理论启示我们单纯片面强调输入是不够的,输入只有经过学生理解、吸收,并伴以实践和输出,才能被内化和掌握.因此,处理好英语教学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对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为实例,以输入、输出假设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维度研究视、听与说,即输入与输出的转换关系,探讨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方法,旨在为我国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讲授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本文从输入、输出和吸收三个角度来探讨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指出口语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解性输入和输出,同时还要注重语言材料的吸收,只有三者平衡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才能得到逐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包括语言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环节,其中输入是基础,输出是补充.但目前高职听力教学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播放录音带的输入方式,削弱了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导致学生听力发展缓慢.本文通过分析语言输入和输出假说的特点,试图将这些理论融入到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探索如何科学地选择合适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最终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线 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教学双方都给对方提供信息,教学活动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师的输出对学生来说就是信息的输入,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归纳、记忆等活动接受、处理、储存、运用信息;学生的反馈作为信息输出对教师和其他同学来说又是信息输入.活动的每一步都是如此:信息的输入--转换--输出,通过反复、多项、多渠道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逐步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根据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input)→吸收(intake)→输出(output)的过程。有效的输入能够促进吸收并确保较高水准的输出。然而,我们在高中英语公开课上常见的情景是:教师在输入环节蜻蜓点水后,就忙着向学生布置一个又一个的任务,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输出的语言要么停留在初中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英语教学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在中国学英语和中国人教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的真实情景,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根据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输入说"的理论,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英语口语输入对学生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的英语教师本身也必须同时是英语学习者,需要大量的英语语言输入,提高自己口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保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外语专业,在非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均设置了二外日语课,这与我国和日本之间的文化、经济及其历史渊源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中国是一个单一的语言社会,在外部输入这一方面,学生语言输入主要是课堂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教师是如何与学生交流的,这种交流是否促使了学生将输入转化为吸收?本文将简单谈一下语言输入对于二外日语课堂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输入与输出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强调以"说、写、译"促"听、读",以输入为主的听力课和阅读课可以采用输出为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机结合输出与输入,既能提高学生吸收输入的效率和语言能力,又能达到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二语习得与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为基础,尝试着了解并分析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输入模式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试图通过增强可理解性输入来促进学生对输入材料的理解与吸收,最后使其有效地运用于写作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  相似文献   

15.
16.
17.
"错"与"读"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 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 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 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8.
依愚见,没有丰厚的学养而花大力气研究“教法”,好比习武之人内功不行便练花拳绣腿。古代青楼女子愈是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愈显浅薄恶心;而才女既出,娴淑端庄,气质逼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庄子.天地第十二》批评奇技淫巧:“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沉迷于“教法”者,当作何感想?  相似文献   

19.
20.
张国清 《初中生》2003,(21):56-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