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原名文氵睿,早年信仰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思想,改名为“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遂改名为“行知”。陶行知,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1986年,江泽...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濬。读大学时,因信奉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故改名为“陶知行”。43岁时,由于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而又改名为“陶行知”。陶先生的改名,体现了他教育思想的转变。他曾说:“行动是思想的母亲。”又曾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些精辟的话,形象地说明了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亲陶立朝原在休宁县万安镇经营酱园,破产后回家种田,母亲曹翠仂,除操持家务,协助劳动外,还为人浆洗缝补,家庭清贫。他从小就熟悉农民的困苦生活,这影响并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 陶行知,本名艾睿,学名文浚,因景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更名陶行知,取“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徐怀礼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安徽歙县黄潭源村人,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青年时代读书时,受王守仁(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改“文浚”为“知行”。后又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毛主席称...  相似文献   

5.
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他后来起的笔名。按他自己的解释,“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并以此自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两次改名。他原名陶文俊,青年时期因崇拜南宋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为“陶知行”。后来,实践使他明白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他又改名为  相似文献   

6.
陶文溶陶行知出生时,身为秀才的父亲为他起了个文绉绉的名字:陶文溶。溶是浚的古体,意为疏通和深挖。显然,父亲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人。陶知行陶行知1911年在金陵大学担任校刊《金陵光》的中文版主笔,发表了一系列探讨教育、探索救国之道的文章,署名为“知行”。因为当时,他热衷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认为王阳明提出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念是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一贴良方,为了表示他对“知行合一”说的服膺,遂改名为陶知行。  相似文献   

7.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知 ,指知识、知觉、思想、认识 ;行 ,指行为、行动、践履、实践。明代哲学家王守仁 (王阳明 )提出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1 ] (传习录上 ) “知之真切笃实处 ,即是行 ;行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18日是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陶行知从接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到形成“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从一个以教育为救国途径,热心改革旧教育的民主主义者,到献身于人民大众新教育事业的开拓和创造者;从立志自勉:“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的爱国赤子,到跟随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洪流前进,成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他的一生是为人民大众教育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生于1891年,卒于1946年。本名陶文,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行知。现代中国著名教育家。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关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知与行的范畴定义不同。王阳明从道德哲学的层面上对“知”和“行”进行重新界说。王阳明认为在表象的道德生活世界之上,存在一个道德的知行本体,正是这个道德的知行本体决定了现实的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能否合乎天理的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关键在于能否与知行本体一致。而知行本体的关键在于“知的本体”。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一八九一——一九四六)是安徽省歙县城西王墩源村人。原名文濬。因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易名“知行”。后又发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易名“行知”。陶行知先生家境清贫,幼受父教母爱,  相似文献   

12.
“致良知”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晚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命题,它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是其思想宗旨和最终归趣。从其心学的思想立场出发,王阳明赋予良知以多方面内涵,验证其先验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天赋良知通过“行”由本然之知转化为明觉之知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并进的致良知的过程。他对良知与致良知关系的规定,显现其统一先天之知与后天之致的思路,同时又构成了本体与功夫的逻辑前提。王阳明致良知的理论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将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相结合,表达了宋明理学“本体与工夫”结构的基本内涵,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认为人所获得的经验是实践的开端,知识经验是第一位的。而陶行知先生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而从幼儿园幼儿学习成长的角度来看,显然操作实践的意义对他们成长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在明代中后期曾经风靡一时,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仍保持着广泛的影响,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王阳明的整个哲学思想中,最引起当时与后世人议论的,就是王阳明在故乡天泉桥“证道”时所提出的“四句教法”,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从"知行"改为"行知",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从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到他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的转变,也是他始终遵循的要做真人的人格的体现。我想,今天学习陶行知首先就要学他的知行观和做真人,因为,这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有着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为我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勾画了宏伟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享有盛名的陶行知先生,是20年代到40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原名文浚,后相信知与行应该合一,改名为知行,以后进一步领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道理,再度改名为行知。他的一生有着崇高的师德修养,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被称颂为“万世师表”,是教师的楷模。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年轻时学习阳明学,信奉"知行合一"的理论,但是后来陶行知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提出了批评,陶行知认为知识的形成应该是"行知行"的过程,随之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陶行知师承杜威,他的"行知行"理论属于实用主义哲学认识论范畴,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概念是一个道德修养范畴的理论,"知行合一"立足于传统儒学的体用论。"行知行"理论并不是对"知行合一"理论的扬弃,它借鉴的仅仅是"知行合一"理论的字面表述,所以陶行知对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批判只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行知行"理论。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按他自己的解释,“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以此自勉。陶行知曾两次更名,他原来叫陶文俊,青年时期因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陶知行”;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第二次改名“陶行知”。徐悲鸿原名徐寿康。他幼时由于家境贫寒,衣着俭朴,也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学习过,常遭到别人的冷落。后来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于是他便向别人借,这使他感到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以后他一…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是我省歙县黄潭源村人。生于一八九一年十月十八日。原名文(氵睿)。一九一四年在大学读书时,受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影响,改名“知行”。后又发现“行是知之  相似文献   

20.
当代教育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要创设民主、自由、安全的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的班级气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变革观念是前提 观念是实践的向导。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班主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