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是互动的,这种互动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激活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上。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品德的完善、人格的升华。因此,我们努力把德育的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和感悟,获得道德认知,并在活动过程中实现自我教  相似文献   

2.
一、确立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1.主体理念德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 ,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也要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 ,德育的主体应是学生 ,学校德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着眼于解决、满足、引导、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现代学校德育应承认和接受学生的差异 ,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判断、自我抉择 ,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选择 ,形成和发展道德的认知力 ,最终形成自己的观念。现代学校德育的功能就在于创造条件 ,为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体验、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对我国国民教育需要"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是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开展德育活动是学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促进学生自我育德、自主成长。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深挖活动中的德育资源和活动背后的教育意义,以积极向上、鲜明正确的导向激励学生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微观叙事"对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以及最终实现知、情、意、行共长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安全记心上》一课为例,剖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微观叙事"的教育策略,"微观叙事"的德育主题应链接课程与学生生活,并以"微线索"串联大情境,以"微活动"增强体验性,以"微话题"提升思辨性,实现学生情感的自主体验、认知的自主构建、行动的自我引导,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有两个必要的途径,其一是让学生作为主体出现在每一个教育场中,即实现其主体性;其二是将德育活动依附于现实的学习、生活,继而落实到学生个体,即实现其生活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置身于德育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道德认知与体验,实现道德的成长。而这两个途径都要求德育工作者树立立体的德育观,把德育的总体目标细化为若干个看得见、  相似文献   

6.
对初中生诚信道德自我进行测查表明:初中学生在诚信道德自我及其认知、体验和意志行动上存在着性别和年级差异,城乡差异不显著;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的诚信道德自我概念水平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诚信自我认知和体验水平高于自我意志行动的水平,显示初中学生在诚信道德自我发展过程中存在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自我认知与自我意志行动、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志行动不协调统一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7.
根据道德养成的规律,"无痕"和"有恒"是中学德育的基本特点和实践诉求,而阅读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情感培育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设计与德育目标相适应的系列主题阅读活动,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可以成就中学德育的"无痕"和"有恒"。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实效是在体验中发生的。德育基地是学生道德实践与活动体验的场所。把区域德育基地资源整合起来,并与学校德育活动衔接,使学校德育过程体现出系列性、专业性、特色性与制度性。奉化市通过"全面推进、典型培育与特色打造"的德育基地链操作思路和"主题化设计、模块化操作和自主化实践"的活动模式,促进了学校德育特色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主体参与型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活动,提高认识,养成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道德自我和情绪体验在个体发展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认知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较为忽视情绪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情绪心理学和品德心理学的新近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对学生的道德自我认知、道德自我情感和道德自我调控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应该坚持德育为先、全员参与,过程渗透。教师必须始终自觉地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学应该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现代的"情育、明理、导行"转变,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道德的生成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一种主体、参与、创新式的"体验生成"的德育教育模式;要遵循"活动—体验—领悟—内化"的过程,促进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以问题解决为触点的文化体验活动是备受教师青睐的德育新路径,其依据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文化涵育原理,在更新课程理念、转换活动方式、变革评价思路的基础上,遵循探究性、开放性、融合性、系统性等原则,按照"知—情—意—行"步骤,将多种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与德育结合起来,提高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促成道德行为四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和谐的统一体.教师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高质量的文化体验活动,将德育与文化更好地进行融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莹 《中国德育》2012,(17):69-70
所谓“快乐德育”,是指在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学生是道德情境中德育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参与的愉悦,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上获得学习与转变。同时,让学生走出自我中心,关注他人的需要,为他人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在克服自我中心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结果,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快乐和满足,成为学...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体验是学校实施生态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生态体验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增长生态道德知识、丰富生态道德情感,锻炼生态道德意志,养成生态道德习惯。实施生态德育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系统的生态道德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德育方法是德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手段。教育方法影响教育行为,教育行为产生教育效果。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育是知识性教育,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性"。实际看来,道德规范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具体化,学生只有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才会对道德规范所涵盖的内容和意义有所体验和收获。本研究以"道德体验法"为内容,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的"道德体验法"实施策略,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做人的教育.这不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工程.实践证明,情感在德育过程中往往起着关键和核心的作用,它不仅是行为的动力,而且也是接受德育理论的土壤.如果我们在德育中只讲道理,不培养孩子的情感,道德信念就不能在他们心里开花结果.因此,必须注重情感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心灵的自由和生活的幸福,体验德育理论的真正价值,并实现由德育认知向信念形成和行为实践的转化,从而达到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具体的、有细节的甚至是可以感受其状态的。关键的事件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认知上的升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获取情感的体验、道德意识的唤醒。德育应像呼吸一样自然,这种自然而强烈的冲击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高峰体验",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真实的、长久的震撼,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他们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加深自我体验、感受和领悟,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一、引发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产生道德内需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活动性,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情感体验中产生道德内需。因此,教学中对…  相似文献   

19.
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的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去自我体验、感受、领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善于营造恰当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我体验。一、激发情感,引发体验情感是儿童道德成长的纽带,道德教育应当凸显情感的价值意义,在情感体验的乐趣中培养惯。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力求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并使这种外部引…  相似文献   

20.
耳提面命式的谆谆教诲、"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导致学生的存在感缺失。习惯养成教育应积极构建道德学习的"有我之境",引导学生在道德观察的回望中,对自己的习惯、经验产生深刻的认识,使学生的道德判断在情境辨析中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活动,不断进行道德的再认知、再反思、再修正;引导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自我道德内化,收获自我的道德智慧,促进学生自我道德智慧在实践中外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