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冬梅 《文教资料》2013,(17):72-73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学术期刊多元化、产业化发展的综合态势给文字编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审视文字编辑的新时代命题,特别是文字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是转变工作思路、拓展学术期刊发展空间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2.
使用计算机辅助甲骨学研究,构建数字化甲骨刻辞基础词典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工程。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现成完善的数字化甲骨刻辞基础词典,本文根据甲骨刻辞词语所属类别进行了分类统计,构建了数字化的甲骨刻辞基础词典。该数字化词典不仅具有常规纸质词典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还具有实时词性词频统计功能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甲骨拼合集》学苑出版社2010年出版首都师范大学黄天树刘影莫伯峰李爱辉李延彦何会编著语言学二等奖一、篇章结构:此书一册661页,第一部分介绍黄天树所率领团队在甲骨缀合方面的成果共326则;第二部分介绍黄天树在甲骨形态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二、基本内容:《甲骨拼合集》是一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课本第三册中《从甲骨到缩微图书馆》一,错误地认为甲骨是书籍的雏形。甲骨是古代(尤其是商代后期)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一种古老字,其内容是当时人们占卜的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甲骨的这种性质和用途就决定了它只是当时字使用的一个特殊方面而已,不是当时流行于社会的主要字形式,甲骨卜辞更不是所谓的书籍。当时的书籍是先商时代就已经产生并一流传于后世的“典”、“册”。  相似文献   

5.
本全面梳理了甲骨“降”和“陟”的语义和用法,粗略显示了甲骨一对反义词的发展演变,并由此排除甲骨卜辞的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6.
《商代史料:中国出版的两部主要甲骨集》是美国著名甲骨学研究者吉德炜对三部甲骨集的评论,主要阐述了这些甲骨集的价值,如何使用这些甲骨集,以及使用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代史料》主要内容的综述,包括《甲骨文合集》、《商周甲骨文总集》、《小屯南地甲骨》综述三个小部分,第二部分分析了该评论的特点,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该评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商代史料:中国出版的两部主要甲骨集〉是美国著名甲骨学研究者吉德炜对三部甲骨集的评论,主要阐述了这些甲骨集的价值,如何使用这些甲骨集,以及使用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代史料》主要内容的综述,包括《甲骨文合集》、《商周甲骨文总集》、《小屯南地甲骨》综述三个小部分,第二部分分析了该评论的特点,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该评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赵久湘 《现代语文》2009,(7):158-160
本文对甲骨卜辞"贞,今夕其雨疾?"一句的句法结构的划分提出了不同意见,并通过与相似句式进行比较,分析"其" "雨"的词性和意义以及该句卜辞在甲骨卜辞中的定位,进行了多方论证,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9.
甲骨刻辞时代是否存在编辑行为和编辑活动,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如此,甲骨刻辞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编辑审美思想,诸如随形、对称、错落、整齐、图文合一等等。在这些审美思想的指导下,甲骨刻辞的版面设计达到了相当高的审美水平。除此之外,甲骨刻辞时代还存在着原始质朴的“成册”和“典藏”思想,最为常见的“成册”和“典藏”方式就是“有秩序的排放或叠放”。甲骨刻辞中“册”、“编”、“典”、“删”等字的发现,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甲骨时代编辑活动的存在和频繁。甲骨时代无疑是我国“文籍之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公文源远流长,最早始于殷商时代的甲骨,经过逐渐发展演变,至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殷商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商朝甲骨卜辞来看,商朝的王室十分重视利用神权维护政权,先鬼神而后人事,凡事必定卜问鬼神,一事常问多次。这些甲骨卜辞为我们留下了有关商朝宗教、战争、农业、牧业、手工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三十年代着力表彰六朝文,并将佛经翻译纳入其内,有意疏通这两者的因缘。这不同于以文白的更迭来结构译经史的思路,他从佛经骈散杂糅的角度进入,试图将文体新变的可能限制在传统文章的畛域内,以显示文、言分合之外,“文”(而非“文学”)的内部逻辑及自我更新的能力。而《域外小说集》所代表的周氏兄弟早年的文言译作,据周作人追述,正是取法于六朝的译经文体。这种骈散相间的文体,与其直译乃至硬译的主张如何可能在文本中共存,却有待于深入到原文与译本之间逐字、逐句地探讨。本文将小说当作文章来解析,内涵着一个判断:所谓“域外小说”还是作为文章——不是关系群治的经世之文,而是执著于艺术之境的“醇文”——来经营的。  相似文献   

12.
甲骨卜辞中地支单用纪日比较普遍,但囿于当时的材料,不少学者误认为甲骨卜辞中"地支"不能单独使用来纪日,或认为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对商代甲骨卜辞中的地支纪日现象,黄天树、常玉芝、甘露等先生曾做过很好的梳理和补充,但仍有遗漏。该文依据作者完成的商代卜辞时间数据库对遗漏加以补充,且全面整理确认。  相似文献   

13.
西周穆王时器《癎甗》铭文中有"夗事"一词,其意犹"转事",多指派属下往上级贵族处服务或任职。这是和谐上下级贵族关系的一种办法,也是虔诚致敬于上级贵族的表示。大概同一时期的《长盉》铭文虽然没有出现"夗事"一词,但其内容与"夗事"一致,也反映了西周时期荐臣的情况。西周铜器铭文所见的荐臣之事,实开春秋战国时期"荐贤"潮流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保留了汉字的本形,能体现造字意图,罗振玉据之纠正了《说文解字》的一些错误,大体上可分为析形、释义、归部三个方面,涉及70个汉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异”在三种甲骨文字词典中的义项分析,认为目前的甲骨文工具书的释义存在以下问题:所引辞例不够准确;成书年代已久;工具书对义项的取舍需谨慎。随着甲骨文新材料的陆续出现,新方法的大量引进,甲骨文字词典确实有了补充修订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图形语言、色彩语言、文字语言以及编辑语言的角度,解读装潢艺术设计过程中视觉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饶超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11):86-88
通过Word文档样式的制作以及公式编辑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处理,以实现迅速准确地完成数学论文的格式编排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汉译佛经被动式的研究,约略有四个方面:利用中古译经进行汉语被动式或佛经被动式研究;揭示汉译佛经被动式与中土文献不同的使用特点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挖掘,解释中古译经新兴被动式的来源、规律及成因;利用中古译经被动式的特点,进行早期汉译佛经的语料鉴别和考察。今后还应加强两方面的研究:揭示中古汉译佛经被动式的全貌;解释中古汉译佛经特殊被动式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文信息处理分词过程中对歧义切分字段和未登录词的识别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头上没有识别的标识,就此本文提出了CCSS(Case of Chinese Segmentation Solution)方案,寻求建立一套文本编辑软件及与之兼容的智能系统,将自动分词与人工分词相结合,在文本编辑阶段彻底解决汉语分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有怎样的编辑,就有怎样的期刊。就是说,期刊编辑水平的高低,决定期刊质量的高低,只有高质量的期刊编辑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期刊。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期刊编辑人员,除了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外,还要有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