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江西省赣州市十七所学校1073名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赣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情绪疲惫,而职业倦怠又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压力反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多来自可控性低的社会、学生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核心自我评价中的四个人格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高于压力变量,教师的职业倦怠状态具有人格基础。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的自由决策权,激发教师成就动机,加强教师专业团队建设,从而有效防止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能"乐在压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考察融合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市、厦门市、中山市的367名融合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融合教育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影响其职业倦怠。融合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既直接影响其职业倦怠又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对安徽省395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5%的教师有严重职业压力,43.8%的教师有轻度职业压力;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8.2%,7.8%和2.8%.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教师调查问卷》对高校266名在职教师进行幸福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幸福感的现状高于全国常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性别、文理科、职称及年龄差异,低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明显;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职业压力之间均呈负相关,而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进一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对39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位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社会背景和学业考试压力较高;职业倦怠属中等水平,其中情绪衰竭得分偏高,低成就感其次,去人性化倾向得分较低,三因子间存在两两显著差异;性别、年龄、任教学科和职称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各因子之间存在多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各不相同;社会背景对职业倦怠各因子的预测比较微弱,各因子对低成就感因子的影响比较微弱,职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倦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要从积极回应教师职业发展诉求、推动教育共同体融合发展、优化学业评价标准和助力教师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入手,着力改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原因,本文对1286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以及中介分析等方法对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职业压力水平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并且,工作满意度在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了稳定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要关注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注重学校在业余文化生活方面的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愈发凸显,这对小学教育以及师生身心健康均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微访谈的方法对赣州市5所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4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找出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调查结果显示: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较国内常模人群差;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职业压力是产生职业倦怠的有直接原因,倦怠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可以从教师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着手,改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环境,创造和谐、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北京大学等十所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受到职业压力的影响显著,且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主要受到职业压力中的教学工作直接压力、自我提升压力、职业环境负面评价的压力、信息快速更替的压力影响,而人际关系与机会竞争的压力以及管理机制的压力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72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预测情况。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中的工作负荷、学校组织氛围、角色控制等维度对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学校组织氛围因素对职业倦怠中的非人性化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待遇和社会地位对个人成就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必须关注教师,帮助他们消除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考察新课程背景下河北省沧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从而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朱从书等人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以整群随机取样方式选取沧州市市区和东光县、盐山县公立学校的913名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测试,采用SPSS 15.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当前沧州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属中等水平;职业压力的总体状况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教龄、学校层次、学校类型、任教学科、是否班主任等不同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两年参加河南省"国培"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测试,并对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心理资本的干预达到干预职业倦怠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不高,心理资本水平中等偏上,职业倦怠维度受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心理资本及其4个维度分别与职业倦怠及其3个维度有负相关关系,且大多数都达到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干预心理资本,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问卷,对913名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不同来源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入职教师工作价值观的对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7名新入职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对偶比较法,探讨新入职教师的工作价值观。结果发现新入职教师在选取职业时,总体上最看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工作的稳定性和帮助他人。其中男教师最看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帮助他人和工作的多样性;女教师最看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工作的稳定性和帮助他人。想当教师的人最看重的是工作的兴趣、工作的稳定性和帮助他人;不想当教师的人最看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休闲和高收入。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师范院校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教师教育模式,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教师职业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小学教师教育模式、初中教师教育模式和高中教师教育模式;按师范院校的层次特征,可分为传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地方新建本科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模式和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模式。此外,还可从教师培养年限、教师培养"开放—封闭"以及课程模块组合的角度来对我国教师教育模式进行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91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社会支持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与职业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据此,本研究提出教育建议:降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枯竭感,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农村地区,小学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和物质待遇低,工作繁重和学生家长的尊重不够,学校管理与教学自主权的冲突,自我需求高以及自身幸福认同能力低等。因此,提升其幸福感的策略在于: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平衡作用、强化学校主阵地的直接作用和发挥农村教师的自身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xa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well‐being among teachers in Finland who are over 45‐years of age (n = 1012). Occupational well‐being was described by affective (job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urnout), behavioral (job competence and aspiration) and health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nd work ability) components. The structure of well‐being turned out to be two‐dimensional, consisting of affect‐health and behavior dimensions. The level of well‐being among aging teachers was quite high, although 36% of the teachers had Problems of well‐being related to both ajfect‐health and behavior.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work ability index, only 4% of the 45‐49‐year‐old and 12% of the 55‐59‐year‐old teachers were classified as having poor work ability. Of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examined (sex, age, subject and teaching level) the most Variation in occupational well‐being was produced by subject and teaching level. The level of well‐being was lowest among vocational subject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highest among Special dass teachers in comprehensive schools. Attention should thus be directed to the work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teachers,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新的教学任务、新的价值感是否会导致其教学效能感发生变化?而教学效能感是否会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对350名广州市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人口学变量: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学历、任教课程、职称、月薪,以及心理学变量:自尊、职业压力,对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此外,教学效能感、自尊及导致职业压力的某些因素会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