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智商、情商和财商,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开始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体商”,即提高其对体育锻炼的热心程度。为提高孩子的“体商”,美国父母鼓励孩子结交爱运动、体能好的小伙伴,聘请运动水平较高的大学生担任孩子的体育指导,发掘孩子的运动天赋,提高孩子的运动技能。他们鼓励孩子多接触和体育有关的信息。如要求孩子留意报纸或电视上的体育新闻,让他自编幼儿园的比赛报道,带他亲临赛场看球,或给球星写信等等。一些孩子并非天生不爱运动,只是因为肥胖、手脚笨拙、反应迟钝或身材过于矮小等原因,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对…  相似文献   

2.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一些“聪明”的出版社打起了孩子的父母的主意。几本由家长自己撰写,记述成功培养孩子的图书,如《素质教育在美国》《哈佛女孩刘亦婷》《放飞美国》等就是例子。透过此类进行素质教育的“家长用书”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热销的现象,我们看到了中美教育的一些差异。在中美两种教育体制中,学习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中国学习的感觉是“学多悟少”,在美国则是  相似文献   

3.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就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莉妞、彼德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本身,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启蒙孩子的呢? 理解能力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常常听到只是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内涵。如果孩子问父亲“爸爸,你可以陪我玩一玩吗?”如果父亲说“不行,你怎么这…  相似文献   

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下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常常扮演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黑脸”,比如,一个说:快去把作业做完,否则小心我揍你!另一个则赶快说:别那么凶吧,他还是个孩子嘛,他懂什么呢,来,乖乖,先把饭吃了再说。这种情况下,唱“黑脸”的管教体罚孩子,想使孩子感到惧怕;唱“红脸”的说情呵护,想使孩子感到温暖可亲,这种一严一宽,一硬一软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呢?我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法有诸多弊端。  其一,会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唱“黑脸”的在家时,他就乖乖听话;一…  相似文献   

5.
好习惯之六十四每天运动一小时培养方法b父母要帮助孩子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只有真正了解参与运动的效能、不运动对于健康的不利,才会下定决心参与运动,进而享受到运动的乐趣。b父母可以协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最好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自己定出目标,父母可以协助,但不要干涉。b通过简单的评价方法来检查目标实施的情况,以便对目标作出适当的修订。比如:让孩子学习跳绳,刚开始可以制定“一周内达到能连续跳过15个”的目标,但在实际练习中您或许会发现,孩子3天就能达到这个目标了,这时您要及时鼓励,并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6.
张薇 《教育与职业》2003,(12):43-45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发生冲在所难免。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或做出危险的举动时,父母必须学会说“不”。怎样说“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家长的成功做法。美国家长何时说“不”父母必须明确何时何地说“不”,以下是四种必要的时候。(1)当孩子们的健康或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地该说“不”很明显,当孩子们想吞食含铅的墙壁涂料碎片,尝一尝他在垃圾堆里捡到的有毒物质,或者在繁忙的停车区跑来跑去而不抓住妈妈的手时,父母们必须说“不”。当孩子前上学期间想晚上熬夜看电视或看成人电影时,也应该对他们说“不”。当…  相似文献   

7.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丽亚、彼得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关素质与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素质的呢?  相似文献   

8.
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美国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美国,并不把使孩子获得高分当作首要目标,而是在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就忙着设计背单词、做算术之类的“智力开发计划”。在美国,初等教育目标只有一个: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据了解,父母的“餐桌教子”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唠叨,等孩子一坐到餐桌旁,为了显示对孩子的关心,父母就开始问这问那,从学业、功课,到活动、交友,喋喋不休,孩子对此很厌烦,只好加快吃饭速度,草草结束用餐;二是批评指责,有些父母把孩子的一些问题搬到餐桌上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紫洋 《师道》2007,(10):60-60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成长教育,对父母来说可谓任重道远。父母都希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争当"三好"。我认为,"德智体"的新内涵应该是:情商、智商和体商(即EQ、IQ和PQ)。要从孩子的3Q着手全面培养,才能使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与“幸福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幸福的品质十分稳定,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过程是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家长参与"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提倡“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证明了下面的结论:当父母以各种方式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孩子的学业表现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次,父母的参与过程对孩子的成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3.
狼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们聪明,性格坚韧,富有攻击性,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不少作家都曾为它们做过文章,其中不乏对它们的赞扬和歌颂。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不得不有点“狼”的精神。美国父母深谙此道,孩子一出生,他们就给孩子灌输危机意识,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在父母的这种奇特的养“狼”教育下,美国小孩子不畏困难,充满竞争意识,一个个都具有“狼”的坚韧和顽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美国的孩子尚在年幼,父母就放手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活动。小孩子长到1岁左右能吃饭时,父母就将其捆在一个小椅子上,面前摆一张放…  相似文献   

14.
上小学时,孩子放学回家总要绘声绘色地把学校里有趣的事向父母汇报,可一上初中,便不再主动与父母说话。孩子进入初中,青春期悄然来临,身高、体重发展很快,柔韧性增强,力量增加,给孩子自己以“成人感”在心理变化上,由于他的独立性增强,故尽量避免对大人的依赖。渴求独立,不希望父母对自己过多的干涉,因而与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孩子此时开始重视与同性、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故可以与朋友尽诉衷肠,尽情欢乐,而不愿再对父母说心里话和表达亲密的感情。所以,对父母“疏远”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然,是孩子的独立性表现。父母应尊重孩子在家中的权利,有意地把孩子看成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天性爱读书,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公共汽车上,总能看到埋头读书的男女老少。借读书打发时间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美国人从小就被培养出爱读书的好习惯。父母每天须陪孩子看书半小时在培养孩子读书方面,美国父母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家庭甚至在孩子咿呀学语时就让他们接受知识的“熏陶”了。关于孩子读书的年龄,教育学家没有严格规定,很多父母都认为何时教孩子读书完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应该向家庭教育延伸,教师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也应该是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辅导员。本人结合教书育人多年的实践工作,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五要五不要”,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一、要给予孩子真爱,不要溺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爱护孩子是普天下父母之心,关键是如何真正地去爱。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视孩子为“宝贝”,含在嘴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摔坏,百依百顺,忽视正规教育,或不让孩子受艰苦磨炼,禁锢在家庭“安乐窝”中奉行“捧教育”和“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观念封闭,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面临着这样尴尬的事:自己苦口婆心指出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于是,一些家长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亲子协议”。在协议里写清父母和子女分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协议”保证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将“单向教育”变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  相似文献   

18.
应培养幼儿关心父母的情感□张凤珠在我国现有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大多数,许多父母把无限爱心倾注在子女身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孩子在情感上得到的是单向“输入”,却不知如何付出,也不知如何“输出”情感去关心父母和他人,其结果势必使孩子从小缺乏“爱心”,一切以我...  相似文献   

19.
明智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责任心,但怎么培养责任心,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责任心既需要孩子自己觉悟,也需要父母师长的“栽培”,而最好的栽培方式是给孩子机会,“知行合一”在哪里也没有在责任心养成上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孩子良好的审题习惯北京前圆恩寺小学赵仲国“望子成龙”是父母的共同心愿,所以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为了孩子学习好,“棒打”、“物质刺激”等方法都被家长启用了,但却忽视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岂不知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一把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