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古歌鲜明地表现出苗族先民对光亮鲜明形式的喜爱,在先民的观念中美就是光亮的形式。虽然古歌文本涉及多种苗族先民喜爱的形式特征,但它们最终都取决于光亮鲜明的形式。而光亮鲜明的形式无非是苗人光明生活的对象化。因而对于苗族先民来说,美最终可以归结为以光亮鲜明为特征的苗人生活状态的彰显。  相似文献   

2.
中国神龙文化源自古代垅田文化,然而这个源头一直被历史所湮没,甚至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本文揭示了中国“龙”的原型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垅田”,并对其演变发展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常常在特定的文化仪式和符号中进行,丧葬活动就是一个重要的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仪式。苗人的丧葬文化在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田野民族志的记述和文化人类学的分析方法对梅江苗族丧葬仪式进行较全而的解析,以获得关于文化的一般性知识。  相似文献   

4.
陈全慧 《贵州教育》2011,(15):19-21
安顺是苗族、布依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苗族蜡染带着它古朴的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苗族、布依族服饰、银饰犹如一朵艳丽的奇葩,让人惊叹,让人痴迷,苗族芦笙舞更像陈年的美酒一样浓烈、醉人。安顺特有的屯堡文化更有着深远的历史,地戏可算是屯堡文化的精髓,古老、深邃而质朴,被称为我国古老戏剧的活化石。在安顺还有"黄果树大瀑布"、"龙...  相似文献   

5.
雷公山苗族"立房"的过程和仪式即是一次"家"的生命打造过程.苗族房屋的"物"的空间,通过性别和社会分类系统,表达了苗人的宇宙观与秩序体系,塑造行为主体对人与家的认知,体现社会的再生产.把丢苗寨是明代入黔屯军顾成后裔,作为军屯后裔顾氏的一支,因进入苗疆腹地而"苗化"",汉父苗母"性别观表达在"家屋"文化空间之中.苗族"家屋"文化逻辑反映了苗族"人观"与社会分类体系,展现了汉族入黔的"苗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龙的国度,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蔚为壮观。成语是经过高度提炼和概括的语言,龙文化遂在成语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龙与其他事物搭配而构成的成语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龙文化之一斑。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苗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情况,采用外来情绪Simon任务(extrinsic affectiveSimon task,EAST),对30名苗族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在反应时指标上,苗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上的EAST分数显著高于苗族文化;(2)在错误率指标上,主流文化和苗族文化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苗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态度更积极,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可能采用了同化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龙文化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文化体现的兼容综合、造福众生、开拓进取、与天和谐的主体精神,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章介绍了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龙的文化意蕴,分析了龙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苗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发展起来的形成具有特征的数学文化,至今在他们生活中有些仍然被使用。从2007年凯里学院理学院课题组申报贵州省教科所课题"黔东南地区苗族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苗族服饰中数学因素的挖掘与应用"得到立项起,就开始苗族文化中的数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汉民族在上古时期就把龙作为崇拜的图腾,龙象征着神圣吉祥。汉族自古把龙奉为祖先的化身,因而至今汉民族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以龙的子孙自豪。因而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龙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龙在韩国也有较为崇高的地位,与韩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龙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体现为和龙相关的熟语。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和龙相关的熟语的比较,分析龙在中韩两国的不同地位,以更好的了解中韩文化。  相似文献   

11.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苗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发展起来的形成具有特征的数学文化,至今在他们生活中有些仍然被使用。从2007年凯里学院理学院课题组申报贵州省教科所课题黔东南地区苗族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苗族服饰中数学因素的挖掘与应用得到立项起,就开始苗族文化中的数学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深入探究中国龙文化渊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龙元素在古代以及现代的应用情况,基于中国龙元素应用不够普遍的现状,结合中国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低和市场定位不准的事实,提出将中国龙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使旅游产品在形神等方面体现中国龙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一个"屙屎不生蛆"最贫穷的苗人山区石门坎,居然发展成为"西南最高苗族文化区",然后又昙花一现地消失。文章用主体性话语对此进行分析,认为苗人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的高低沉浮是这一现象起落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方方面面。苗族巫文化对苗族舞蹈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在巫文化的影响下苗族舞蹈可视为不同形式的巫术行为。二、舞蹈是苗族巫术鬼神观念的载体。三、苗族巫文化体现于苗族舞蹈的内容与形式中。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一位出生于清末民初的苗族人.湘西苗族的社会变迁与苦难历史以及沈从文苗族血统的迷瘴,对于作为文化人与文学家的沈从文民族心理的形成及走势,构成了既潜在的同时又具有某些决定性的影响.而沈从文的苗裔血统,使得沈从文经常在文章中表露自我民族身份、夸耀自己健康的苗人血液以及对苗族人民所受的种族压迫而鸣不平.沈从文为文则要尽可能地表现出其笔下主题、题材、人物等等的民族属性,精心地营构健康的苗寨人生形态.  相似文献   

16.
清水江苗族社会是建立在"家"及其姻亲网络基础上的社会共同体。明清时期清水江木材贸易和市场的兴起,为清水江流域带来了白银货币和市场体系,然而,苗人的社会结群逻辑并没有货币主义化或者市场化。清水江苗人的世系、鼓社、尤其是婚姻一直主导其社会。婚姻是清水江苗人联盟和交换的基本原则,在鼓社内部不能通婚,鼓社与鼓社之间构成了一个给妻者与讨妻者的姻亲网络。苗人对于姻亲网络相当重视,即维系固有的婚姻圈,对于跨越者实现集体排斥。  相似文献   

17.
戴维撰文《民族图腾与国家标志:龙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就中国龙在西方文化中建构的文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就中国龙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来看,中国龙形象多由西方主导构建,中方往往以“沉默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自我发出的声音很小。与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类似,中国龙形象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严重的“他塑”现象,长期处于“被塑造”的地位,甚至沦为西方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也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其创建的文化体系为奴隶社会文化,又称之为先秦文化;而在此之前的文化属于原始社会文化(包括原始群时期文化和氏族公社时期文化),又称之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文化,这里权且称之为上古时期文化。洞庭湖区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它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9000年前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发明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和陶器,建造了中国最早的“古城”.创造了中国最早的稻作文化。形成了洞庭湖区以稻作文化为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群体,为先楚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闪烁着历史文化璀璨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龙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龙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无论是对中华民族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龙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龙形象的形成与龙文化的内涵两个方面.龙复合形象的形成是氏族族徽、氏族之间以及氏族文化之间的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融合过程,是中国人综合运用综合思维对多种生物兼容并蓄的成果,也是中国人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粗具的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叙述了腊尔山区苗族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态,并重点分析该区域苗族传统文化建构的原因,指出民族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腊尔山区苗族传统文化的建构是当地苗族在应对特有的台地自然环境、苗族的特殊历史进程以及与各民族的族际交往时,通过不断地汰选、调适、适应而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