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教师教育"UGS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构融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为一体的开放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建构主体多元、主体间优势互补的合作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践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师院校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前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全国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重要技能课担任者的舞蹈教师,如何加强职后培训,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成为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职前培养的特殊性,提出了当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性,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职后培训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以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的教学问题意识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与焦点小组访谈,针对教学问题意识现实状况与提升路径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新入职教师的性别、工龄与受教育程度不会影响问题意识发展,教学问题意识各维度存在相关关系。新入职教师的教学问题意识发展在政策、学校以及教师层面等面临困境,通过专业知识深度与广度的积累、“引导式培养模式”、问题意识发展的空间建构,以期促进教学问题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全球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国际教师专业化标准有与教师资格标准相分离、与教师资格标准相挂挂钩和分类分级型三种,并形成以大学为本和学校为本相结合的空间模式、"作为专家的教师"的角色模式和"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在此格局下,本文认为我国高职教师能力培养要构建一个专业化制度保障体系,包括打造"高职门"、铺设"上岗路"、搭建"发展桥"、严把"评价关"和做好"双面胶";高职教师能力发展不能仅依靠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而要更加注重教师自我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来源和结构复杂,教师教育存在职前教育先天不足、入职教育培训不够、职后更新教育缺乏等问题。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现状,文章提出现阶段高职教师教育应实施分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培养标准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和规范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国家颁布了针对职后教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但对于职前教师而言,尚未存在统一的标准,培养模式因校而异。本文对位于新乡地区三所不同性质的高师院校职前教师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参考《标准》提出有效培养对策,以期实现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统一培养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高职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教育基本处于相互割据局面,严重影响与制约了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科学构建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高校、企业和校本培养培训模式的长效机制,形成高职教师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继续教育体系,保证高职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保证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宋维华 《中国教师》2009,(24):19-20
<正>目前,高师院校职前外语教师培养的标准和教师教育的内容没能与新课程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师范外语教育体制和模式已经严重滞后,职前外语教师教育理念、科研意识和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急需改革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教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职前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探索其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多元模式、全阶段学习、分科分类的思想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与建构,以期能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培养双重能力、引进兼职教师、实施入职认证三种思路,相应地有"双师素质培养"、"双师结构构建"和"双师资格认证"三种建设模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把握这三种建设模式的实施要点,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高职教师资格认证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性知识及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论知识,具有情境性、实践性、机智性和内隐性、缄默性的特点。当前高师院校对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还处于十分薄弱环节,为此,高师院校必须重视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注重实习、见习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情境教学,引导职前教师在反思和批判中逐步建构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12.
幼教学程是由台湾地区大学院校规划,并经教育部门核定批准的教育专业课程及教育实习课程,是参加该地区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必须修习的课程。其中,教育专业课程旨在奠定教师保教能力基础,教育实习课程聚焦教师保教实践能力提升。大陆地区可以以此为借鉴,通过拓展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渠道,完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优化幼儿园教师职前课程结构,提升幼儿园教师保教专业能力;建构幼儿园教师职前实习体系,营造幼儿园教师职前良性成长生态,来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入职期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校本培养是帮助入职期教师迅速完成角色转变,改善教学行为,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促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和教师和谐发展的必须、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从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就入职期教师校本培养的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模式构建和管理实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由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三大系统构成。学术性、教育性和职业性是培养的素质要求。文章对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三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并且思考建立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师院校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师教育基地,在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当前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的实际出发,立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一个机构合理、体系完整、内容科学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运行模式,是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针对高师院校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与教师职后培养衔接中的现存问题,以教师发展终身化为标准,依据资源配置原则,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师德教育程度四大方面,提出促进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衔接的策略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顶岗实习支教: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顶岗实习支教是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新形式,是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顶岗实习支教促进了高师院校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师职前培养与入职教育的桥梁,是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连接点,同时又促使高师院校进一步重视教师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核心因素。针对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普遍面临专业化基础薄弱、政策支持缺失、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明确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要求,完善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机制,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是全面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入职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入职培训尚未有统一的模式。本文在总结国外新任教师入职培训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入职培训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构建。  相似文献   

19.
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深刻影响了职前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模式。通过对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发展阶段分析,发现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演变动力为特殊教育教师的表象胜任力的范围扩大、内容更新;深层教师胜任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教师胜任力从静态走向动态。形成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与特殊教育发展现实紧密联系、基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的认识不断改革职前培养方式、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标准以规范职前教师培养的特征。最后,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现实,提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旨在探索和实现教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其关键在于促进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即从仅仅关注职前教师外在知能的增长转变为关注职前教师的内在身份建构。因此,分析我国职前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状态,借此透视我国现行教师教育的制度与模式,以寻找我国职前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困境及其成因,确定解困思路,是促成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