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自从我校创建特色学校,开展"诵读写"活动以来,中高年级学生人手一册《论语》,每周一、三、五早读都由老师领着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一开始学生诵读的兴趣很浓,铃声一响教室里就立刻响起琅琅的书声.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时间久了,新鲜感过去了,学生对诵读失去了兴趣.怎么办?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的任务摆在了老师的面前. 一、花样诵读,激起诵读兴趣 花样诵读就是变换着花样让学生读,如领读、轮读、分角色读、比赛读、配乐读等.传统的诵读法是老师带着学生读,或是老师一词一句地讲解.这种诵读方式实在很单调,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花样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热情,提升了他们诵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夜三点灯     
<正>据说黄庭坚五岁时已熟背五经。一天,他问老师:"别人都说有六经,为什么我只读到五经?"老师说:"你还小,《春秋》太难懂,算了吧!"黄庭坚不服气:"既然是经,那就要读。"他马上找来《春秋》,大声诵读起来。天渐渐黑了,黄庭坚点起灯继续高声诵读,直到夜深人静。家人担心他的身体,硬是熄掉灯,要他上床睡觉。黄庭坚躺在床上,怎么也睡  相似文献   

3.
曾听一位老师上公开课,讲的《我国古代的车马》一文.板书课题时,他将“车马”写成了“马车”.写毕,老师一言不发,学生在下边小有骚动。有的学生带着颇为惋惜的神情给老师递眼色,打手势,示意老师板书错了.这时老师好象恍然大悟似地用红粉笔将“马车”改成“车马”.这一场短暂的哑剧结束后,老师才开始了他有声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次被吴何千凡的才华吸引,是在批阅他高一刚入学的一次随笔时。在那篇文章中,他深情怀念初中地理老师,把老师的风采写得活灵活现。让刚刚接手高一学生的我喜出望外。后来,吴何千凡成了班级语文课上、学校活动中的活跃分子:上高一《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课的小老师.班级《雷雨》《窦娥冤》排练的主演,年级诗文诵读比赛《少年中国说》的领诵,学校新年晚会的主持人……今天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两篇洋溢着青春活力的习  相似文献   

5.
在诵读中走近李白——读得飘飘欲仙。为了读出李白的“仙味”,孙老师选了李白的三首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孙老师的示范读是自然的、情不自禁的,忍不住要诵读,没有说“听老师读”;是进入境界的读,读得让学生忘了这是在上课,读得孙老师“得意”地“讨”学生的掌声。李白是“仙”,写的诗极度的夸张、有着非凡的想象,但并不全部是浪漫。在诵读《秋浦歌》中第一句“白发三千丈”时。孙老师是“极度”的“夸张”,指导学生时要求读出“三千丈”,而不是“三丈”“三十丈”。孙老师收放自如,诵读得使人感觉仿佛站着一个李白,坐着几十个小李白。坐在台下的我也恍如走近了李白。在这人情入境的诵读中,孙老师和他的学生悄然走近了李白,有的说,要读出意境(孙老师随即表扬这是行家说的话);有的说,看似夸张却是极其的真实(孙老师很高兴,说这是鉴赏家的点评)。是啊,真实是可以用极度的夸张写出来的呀!诗仙,不愧是诗仙;诗仙,到底是诗仙。诗仙,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6.
刘成 《师道》2008,(7):51-51
日前,笔者听了两堂“同题异构”型诗歌研究课,课题为李清照的《醉花阴》。两位老师都注重诵读,他们凭借自己上乘的朗诵水平亲自作示范诵读,达到声情并茂的境地,赢得观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他们读得美、读得雅,读得有情有韵。可是许多老师却忽略了这样的细节,在示范诵读完毕之后,两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安排同学们进入自由诵读的环节,然后就开始鉴费陛的解读探究。其实笔者最期待的一个细节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师朗诵完毕之后,能够让一位同学作代表性朗读,教师以此为契机,  相似文献   

7.
暑假期间,我读了杨红樱老师写的一本科普故事书——《寻找美人鱼》。有一条叫波卡的鲫鱼,不小心被渔夫打捞上岸,当成诱饵去“钓鱼”。后来,波卡遇到了一个12岁的小男孩“小蛙人”。小蛙人救出了可怜的波卡,他们成了好朋友。波卡十分感激小蛙人,便带着他遨游大海。旅途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可怕的情形,多少次都是死里逃生。这些惊险历程让我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8.
龚维勇 《学语文》2006,(4):23-23
古时语文教学强调诵读。蒙童入学,老师只是要求熟读、背诵,诵读《三字经》、《百家姓》一直到四书五经,诵读一定量的文章后,老师才“开讲”。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先前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他们的想法未免素朴了些,然而他们的取经并没有错,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他又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巴金先生也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9.
正读《语文学习》2013年7-8期合刊中的《〈乡愁〉教学艺术镜头》,几个亮点让笔者久久不能释怀。一是几位老师都注重诵读,都以诵读贯穿课堂始终。恰如主持人肖培东老师所言,诗歌教学,诵读为本。一次次真心的诵读是我们走进诗歌的一座大桥,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从"小女生"到"成熟男生",到"伟岸男生",以至于耄耋诗人"嘶哑的喉咙里一样埋藏着绵长感人的浓浓乡愁"……  相似文献   

10.
笔者前不久接受邀请,听一节试教课,课题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执教老师用媒体出示一组词串,让孩子们诵读。紧接板书课题,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把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文言自读课上相当普遍的情况依旧是:教师絮絮不休地解词、译句、讲篇章,学生不停地记笔记,很难听到琅琅书声。张必锟老师的教法,则与此大不相同。他教《五柳先生传》,重在激活学生的诵读兴趣并对诵读作具体指导,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步加深理解和感悟,从而在短短的三十多分钟内达到了基本成诵。课堂的气氛轻松而又活泼。我以为这是一堂真正的文言自读课。张老师启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主要表现在导入和向课外延伸这两个环节上。他的导入方式很特别:从板书陶渊明《桃花源诗》中个别句子,自然联系到《桃花源记》中寄托了作者社会理…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2期登载了两个诵读课例,展示了两位教师对“诵读”的理解和探讨。这里我就唐老师讲授的《生命的意义》谈点个人看法。一、唐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4期上发表了关于诵读的精辟见解———《诵读,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中谈及阅读教学和诵读教学的区别:“阅读教学可以鼓励对文章的批判,诵读教学则应侧重对文章的体悟。”诵读应体悟文章的什么呢?最重要的我以为当推文章的主旨。《生命的意义》主旨应是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无产阶级革命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二是表现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  相似文献   

13.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腹有诗书课自雅。下校到洪山高中,听了一节龚光正老师的《死水》,他整节课都是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诵读主要分了五个层次:第一遍诵读,了解诗歌大意。学生在诵读中领会了现代新格律诗的几个主要特点,并让学生结合作者与背景了解了《  相似文献   

14.
吴兰芳 《学子》2012,(11):34-34
窗外,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教室内,笑脸灿烂,书声琅琅。孩子们津津有味地朗读《快乐诵读》读本,个个陶醉其中。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到校就大声诵读的好习惯。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光,总是深受感染,也与孩子们一同诵读着,不时地为他们送上一个表扬的微笑或是手势。"老师,书中有错别字!"小蒋匆匆地快步走进教室,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打开读本,指...  相似文献   

15.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梅兰芳学艺》时,曾在讲到“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一句时,让孩子们上讲台,与他比赛读这句话并做动作,体会梅兰芳刻苦学戏的精神。孩子们矮小,于老师就让他们站到椅子上表演。轮到于老师时,孩子们忘了他已年过花甲,非让他也站到椅子上表演不可。台下的人都在期待于老师用“教育机智”巧妙地化解这道难题,然而于老师没有半点犹豫,一抬腿就“跳”上了椅子;当他抖动着满头白发,用青筋暴突的手,带着眼角流露的孩童般的微笑投入地表演时,孩子们兴奋极了!而台下的人看着那么天真烂漫、童心…  相似文献   

16.
如何克服阅读教学过程繁琐化、程式化的弊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最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不合群的小蝌蚪》,颇有启发。《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三年级教材。课文通过日记的形式,写永敏和他的同学在春游时,发现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他们首先帮它合群,但它仍然自个儿独游。他们仔细观察了这种小蝌蚪与成群结队的小蝌蚪的区别,带着疑问向老师请教。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开了疑问。全文近600字,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用1节课时间,安排三个教学环节,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1根据课题中“不合群”一词,先让…  相似文献   

17.
周一,我班学生沈锦(化名)没有来上学,徐老师与家长电话联系后,才知道他早已经出门了——看来,孩子是逃学了。孩子的母亲找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他。傍晚,他按照平时放学的时间回家了,母亲当即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一气之下,还打了他。没想到倔强的沈锦不但不承认错误,还离家出走了,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回家。其间,老师和家长心急如焚,到处找他。后来,孩子终于回来了,上课也比较安心了。我找他谈话,询问他事情的经过和心里的想法。同时,我和《班级周报》的小编辑商量:最近班中同学最为关心的就是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做一个专题?于是,小编辑找到沈锦向他约稿,告诉他同学们都很关心他,希望他把这件事情写一写。真情难却,沈锦答应了下来。我敢断定,对这位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来说,这是迄今为止他最投入的一次写作。不久,小编辑就收到了沈锦交来的文章——《刻骨铭心的两天一夜》。文章写得很具体,感受也很深刻,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堂古文课。这是一堂以诵读作为唯一学习手段和学习形式的古文课。这是一堂没有教师的讲解而希望通过诵读来达到所有教学目标的古文课。我们的课题是《岳阳楼记》。我们的学习是从著名朗诵家童自容先生的录音朗诵《岳阳楼记》开始的。童先生的朗诵整整持续了12分钟。教室里寂然无声,音乐深沉回响,朗诵高潮迭起。我们似乎见到了童先生站在舞台上,慷慨悲壮,长衫飘飘。音乐结束好一会儿了,我才缓缓地问:孩子们,听了童老师朗诵,你的心情怎么样?童老师在朗诵的处理上哪些地方给了你启示?如此美妙的诵读,孩子们怎么会没有话说?教室里的手举起…  相似文献   

19.
贾会彬 《江西教育》2012,(Z5):74-75
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精彩纷呈,都温中老师以《乡愁》一课的教学感动了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毫无争议地获得了初中组第一名。都老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贴近文本,指导诵读时把感情和技巧巧妙融合,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成了大家的共识,诵读形式的背诵尤为常见,亲近母语课题组的"日有所诵",新经典诵读实验课题组的"新经典日日诵"在全国颇具代表性。为了保障学生背诵的效果,许多学校都以开设校本课程的方式进行落实。既然以课程的方式开设,就应该具备课程的基本规范,《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杨文华老师曾提到:任何课程的开发都应指向于孩子的生活,一切课程开发的原点应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