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具有明确的先验规定性,并非指日常生活世界,而是指相对于客观的科学世界及抽象的逻辑理念而言的先验世界及直观世界,探寻的是生活世界之原初体验的普遍先验结构。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存在着悖谬与困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命题难以成立。"Phenomenological Pedagogy"应理解为"现象学教育学"而非"教育现象学","Phenomenology"的先验方法论与超越态度应与"Pedagogy"的学科视野在"Education"的实际"发生"或"充盈"层面得以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知识背景和时代要求出发,阐述了胡塞尔"视域"概念提出的内在逻辑及其在胡塞尔现象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指出"视域"概念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逻辑展开就是"主体间性"、"生活世界"等后期思想的重要概念,把握"视域"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对准确理解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建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对生活现象的论述与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命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比较陶行知与胡塞尔、范梅南等人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陶行知关于教育与生活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并启思于当今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活世界理论是胡塞尔晚期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按照这个理论,胡塞尔不仅对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作了区分,而且又把前划分为两个层次,即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前是出于胡塞尔对实践和现实的关注,后则是出于胡塞尔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其先验现象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批判实证主义思想、关注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世界"理论。本文试图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契机,分析幼儿教育和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并探讨当今幼儿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得出"生活世界"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批判实证主义思想、关注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世界理论"。本文试图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契机,分析幼儿教育和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并探讨当今幼儿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得出"生活世界"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生活世界理论是胡塞尔晚期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非课题性、主观性、相对性、奠基性等特征。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一方面,既是客观实在的世界;另一方面,又是主观先验的世界。“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只是通向先验现象学的两条通道之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最集中地体现着他的“生活世界”。虽然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有很多相通之处.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实际上已经包含和超越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一、生活世界与班级文化1.生活世界的概念阐释——教育学的视角胡塞尔将生活世界看成是一个"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被给予的并且可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1]。在他的哲学体系当中,生活世界是一个超验(先验)性的概念,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的、直观的、主观的自然态度的世界"[2]。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解释,就是一个没有"所谓客观科学的真理的衣服"的世界。这个哲  相似文献   

9.
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是进行先验还原的一个通路,用来克服他现象学本身存在着的唯我论的危机;同时生活世界的提出又是他对当时欧洲的科学危机、文明危机、欧洲人的危机等等现象的哲学反思,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然而这种思考同马克思对人的现实世界的深刻考察相比却缺乏实践的品质,这源自于胡塞尔和马克恩对康德哲学核心范畴“物自体”的扬弃之不同进路。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世界”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核心概念,“生活世界”就是强调具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活经验对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幼儿在园的生活是幼儿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的道德教育出发,通过幼儿的生活和生命体验来发展幼儿的道德素质是一种新的探索。笔者试以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游戏生活为例来探究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起初,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有教育,教育融入社会生产与生活之中。后来随着专门教育机构——学校的出现,教育与生活开始了分离,并且越来越表现为一种隔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斯宾塞提出了“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与哈贝马斯则从现象学的角度论述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这些都为当今理解“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生活作文在本质上述是超越日常生活世界的精神建构活动。超越日常生活世界可以从知觉、活动、反思、语言等不同维度进行。现象学语义观揭示了体验和语言之间本质联系,为探讨从语言维度超越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重要启示。文章提出了借助语言超越日常生活世界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e ambiguous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life is considered by recalling along with Hannah Arendt the old distinction between zoé and bios. Life as bios is the life of someone and always intrinsically relational and worldly, thus bound to the existence of a world. The first question for life as bios being not happiness, but meaning. Life as zoé, as bare life — sacred to the credo of our time and constituting the silent premise underlying much social theory and philosophy — in turn must be defended in its own name and for the sake of happiness against everything that is durable and limits its growth and fertility and therefore it includes deafness to the question of meaning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that is, of the conditions of human existence as bios. In order to help the preservation of a human life, the question of meaning has to be heard and the world has to be taken seriously. Accordingly, education should not so much orient itself towards the acquisition of the value of (bare) life, but above all help to avoid the time and space in which the question of meaning arises be occupied.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便有什么样的生活形式。生活过程是保证人成为人的重要场域,如果离开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及人类的发展都很难想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切,教育史上出现过“教育生活一体说”、“教育准备说”、“教育过程说”、“教育建构说”、“教育交往说”等,都是针对某一个时代教育与生活关系所表现出的问题而言的,都在尝试走出教育与生活脱离的困境。现代哲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为我们理解新时期教育与生活、教学与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课堂生活的构成出发,变革课堂生活的样态,进而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单一的教育“专业世界”回归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往的生命教育多是应对社会危机的产物,带有工具性和偶然性。生命教育应该基于生命的完整需要,致力于生命的统整,去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源生于一所天主教中学的伦理教育和宗教教育,具有深厚的西化倾向和宗教色彩,倘若普及推广于各地华人社会,有可能出现不相应状况,有待进行本土转化扩充与在地落实扎根。台湾生命教育偶然走上以哲学为核心学问的道路是其特色,转化后的“华人生命教育”将据此发展以中国人生哲学与生死哲学为中心价值的生命学问。这种“生命的学问”反映出传统儒道思想与民俗信仰的智能结晶,具有“后科学、非宗教、安生死”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命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随着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中国的生命教育也已扬起风帆.目前,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阶段是确立人生目标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走向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生命教育作为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从课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纬度,对学校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对生命教育意义的认识,也有助于对现代教育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生命化教育是近几年推出的一种教育理论,它是针对我国的教育现实中生命教育的缺失而提出的。生命化教育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塑造,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着眼于受教育者灵魂的“润泽”。生命化教育倡导的许多内容与语文教育不谋而合,笔者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提出了语文生命化教育,并对语文生命化课堂结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生命伦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伦理教育面临现代挑战和德育中对生命伦理的长期忽视,德育出现了许多违背生命伦理的行为和现象。生命伦理教育通过进行生命文化建设,培育新型的生命价值观,以及开展生命情感和意志教育等途径,以此激励人们注重生命,尊重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